電影訊息
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Ⅰ--Harry potter & The Deathly Hallows: P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哈利波特死神的圣物(港/台)/哈利波特与死圣(上)

7.7 / 601,947人    146分鐘

導演: 大衛葉慈
編劇: 史蒂夫克勒伍 J.K.羅琳
演員: 艾瑪華森 雷夫范恩斯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海倫娜波漢卡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馬馬馬可濕

2010-11-18 04:00:19

史上最給力的「前戲」


       很榮幸地參加了這一次媒體點映觀影活動。

      身為一個沒有看過原版書的影迷,只能稍微談一談電影給我帶來的感受了。從最開始的魔法石到最新的死亡聖器,每一部都貫穿著一個主線,那就是成長和冒險,電影的基調也是一部比一部黑暗,個人認為最好的就是第三部,而從第五部就開始掌鏡到現在的David Yates把第六部電影拍毀了之後就身負重任,一定得把大結局拍的漂漂亮亮的,看過Part I之後,觀眾可以鬆一口氣了,這部大結局的上半部份毫不拖沓地展示魔法大戰的前戲。

      作為一部續集電影,還是同一個導演拍攝的續集電影,它沒有給太多的前情提要式的線索,而是直接把故事鋪陳開來,黑暗和恐懼是影片始終沒有偏離的主題,正邪兩方這一次是撕開了假面具準備展開一場惡鬥,伏地魔召開「滅哈計劃」的會議,公開殺死魔法學校老師,佔領魔法部妄圖顛覆整個魔法世界,這些黑暗勢力可謂是無所不在無惡不作。而麻瓜世界的恐懼源自哪裡並沒有交代清楚,倫敦街頭照樣燈火通明,只是「滅魔三人組」逃難尋找聖器時候有一種殭屍片的感覺,彷彿全世界就剩下他們仨了,他們只能靠聽收音機獲取外界的資訊,不知道原著是怎麼描述的。影片的PG13的評級其實已經很不適合兒童觀看了,會被嚇到,但是成人觀眾會看得很刺激,那些驚悚場面和恐怖氣氛絕對不比一般的青春恐怖片要差,甚至還出現了慾火焚身的舌吻鏡頭。另外,主角們的服裝也亮點之一,基本上可以作為2010秋冬款的流行指標了,他們大衣,毛衣,襯衣,外套,圍巾都很好看呢!

     看過原著的朋友告訴我這部影片並沒有很大的改動,而且整個故事拍的非常流暢,2個半小時還不覺得太長,導演這次把大結局分成兩部電影上映,一是為了發行商的錢包,二是影迷書迷的雙重壓力。作為影迷,我可以感受到導演的用心,我也會關注電影,小說之外的爆點,這些爆點都是這部「前戲」的小亮點,讓電影有了很多驚喜,不像第六部,總是在等高潮,最後的結果是沒有高潮。回到這一部來,「滅哈小分隊」集結之後變得非常強大,阿茲卡班的犯人用來監管魔法學校的學生,犯錯誤的學生要接受肉刑,這是多麼的不和諧!魔法部長的位置被取代,變成了一個蠻橫獨裁的統制集團,印發和張貼了無數張通緝哈利波特的海報,視他為頭號公敵&反革命,而魔法部那些穿制服的警衛像極了城管,看誰不順眼或者可以就可以隨時架走。我們都知道這個邪惡的統制集團最終不會得逞,而消滅他們的希望就在「滅魔三人組」身上了,他們仨攜帶的那個有魔力的項鍊跟魔戒差不多,使人產生怨恨情緒說一些很傷人的話,為此還起了內訌,這些情節並沒有很囉嗦,畢竟作為原著小說的靈魂人物,他們是需要血肉和感情戲的。所以影片始終把90%的鏡頭都用在了他們身上,這樣的好處是觀眾不會太走神,跟著主角一起探險殺怪,多麼給力呢。這樣也有壞處,就是讓很多配角沒有發揮的餘地,而很多配角都是相當有性格的,比如伴隨他們成長的海格大叔,就在片頭充當了一下空中摩托車司機就不見了,瘋眼老師直接被秒殺也不見了,起碼應該給我看看他是怎麼被秒殺的嘛,這些都是好人這一幫的,壞人方面全部是配角,包括伏地魔本人,特別是他那幫小弟,凶神惡煞的,個個都是臭臉,叢林激戰那一場戲來的太突然了,很奇怪那幫人怎麼就不認得被打腫的臉的哈利呢?沒頭腦的壞人一般會出現在B級黑幫電影裡呢,魔法世界裡還有蠢貨打手這還是第一次看到。當然,也有很驚奇的配角,第一個是伏地魔的寵物----愛吃人的超級大蟒蛇,這個殺人利器放在任何一部怪物片裡面都可以當主角,另外一個給力的配角是多比,那個很會說話的小精靈,他是不是看了《XXX的說話之道》呢?好人壞人他都能靠嘴皮子惹得大家不忍心傷害他,這個謙卑的精靈最後還是被一個頭髮燙的很失敗的瘋婆子給殺了,很可憐。

     導演把最終章一分為二,讓觀眾在過足癮之後,在最恰當的地方喊卡,就相當於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歡樂前戲之後,突然停止一切活動,我們也只好等待明年暑假的大高潮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