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士
2010-11-21 08:26:22
如何享受生活:Let yourself go!
第一次聽說「飯禱愛」是在TED上聽作者Elizabeth Gilbert的演講。當時印象最深的是Elizabeth言語之間滲透的那種真誠與平靜。後來上網查了一下才發現原來「飯禱愛」是紐約 Times上Non-fiction的best seller。不過書我一直沒看,因為覺得那是一本女性讀物,作為爺們,我更願意看飯島愛。。。
之後「飯禱愛」又被著名的同性戀導演Ryan Murphy拍成電影。與書不同的是電影版「飯禱愛」差評如潮,Imdb上評分只有5.0,rotton tomato也只給了5.3。這頓時激起我看次片的熱情。加上港台同胞們對片名矯揉造作的翻譯,我覺得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爛片。
看完此片後我失望了,我竟然覺得此片還行。難道我的欣賞水平就像傳說中的中國房價一樣完全脫離群眾,達到了遙不可極的高度?說本片還行是有道理的。片中比較真實的反射了各地的風光和風俗,每個鏡頭取景都很優美,從紐約林立的高樓到義大利的歐式建築,從印度的寺廟到巴厘的叢林和海灘。每一個場景都精心的展示了當地特有風光從而刺激觀眾的旅遊慾望。看的出作者Elizabeth和導演Ryan都是懂得享受旅遊的人。旅遊不是瘋狂的購物,也不是和風景名勝合影。旅遊的目的是換一個環境從而換一個心境。片中Elizabeth每到一個地方都嘗試著溶入當地的環境,學習當地的語言,嘗試當地的食物,接受當地的習俗。每一個地點都令她產生新的心境,改變著她對自己過去的感受。
本片另一個看點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對生活的態度和討論。在紐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間接導致了紐約夜生活的糜爛。紐約人有錢但是沒有生活。紐約人追求的是事業,生活的平淡和工作的壓力可以用放縱來彌補。相比之下義大利人追求的有情調的生活。每頓飯都精心製作,每瓶酒都特殊釀造,就連親吻都有講究。難怪他們二戰會慘敗,這麼會享受生活的人們你怎麼能讓他們去打仗呢?本片對義大利生活的描述是最到位的,其中最有趣的就是Elizabeth和幾個義大利朋友討論生活那個片段,在這就不劇透了。
相比之下片中對印度和巴厘的生活態度描寫的就比較混亂。在印度,Elizabeth從在寺廟裡的禱告和冥想中領悟的似乎是「放手」:一種原諒自己,放下過去,接受現在,迎接未來的心態。這個心態讓Elizabeth停止了對過去的糾結。但與此同時,劇中印度女孩奉旨成婚一事就讓人感覺比較矛盾了。我欣賞Elizabeth的地方是她有勇氣從婚姻的枷鎖中逃出來的,不幸福就是不幸福,硬撐已經死亡了的感情只是害人害己。但是印度女孩接受父命被迫加入豪門一事完全與這個思想背道而馳。不知道作者加入這段情節除了展示一下印度式的婚禮之外的意圖是什麼,至少這個意圖在電影中沒有很好展現出來。
在巴里島上遇到真愛的描述也比較牽強。讓人感覺 Elizabeth只是交了一個新的男朋友而已,哪看出來是真愛了?這和她在紐約的前夫和外遇男友的區別在哪?估計是我這個俗人無法領悟愛情的最高境界吧。
總的來說我覺得Ryan Murphy版的飯禱愛是一部不錯的介紹各地風景和文化電影。本片嘗試著進行一些對生活態度,面對過去的傷痛,感情和麵對自己的討論。可惜所要傳達的思想有些模糊和自相矛盾,但是足夠激起觀眾的反思了。整體來講這還是一部不錯的電影,值得看的。
Ps. 影評如果有點走題,責任由我中學語文老師全部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