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10-11-21 09:55:14

其實,有信仰的人才幸福而充實


這是一部很沉重的歷史紀實電影。我覺得如果我是個德國人民,或者我對德國的歷史與文化有哪怕一丁點的了解、認知,或者哪怕我能聽懂一個簡單的德文字母,這部電影都應該會像當年的《南京南京》那樣,帶給我無限的心靈震撼,和引起我發自內心的強烈共鳴。但是很不幸,作為一個德國(文化)白痴,在這部優秀影片面前,我只能以一個隔岸觀火者的身份來冷眼旁觀西歐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所經歷的這場空前的災難。請原諒我不能對在電影中出鏡率並不高的、所有在戰爭中無辜送命的德國百姓們所歷經的災難歷程與肉體心靈之雙重創傷得以感同身受。
儘管我依然能敏感地嗅出其中肅殺的氣氛。
直到最後一刻,直到電影結束前的十分鐘,仍然有人頑強抵抗,仍然有人死去。或者根本稱不上抵抗——從希特勒因為沒有足夠兵力去進攻的斯坦納而抓狂,到元首希特勒、德國納粹黨人的精神領袖竟也自盡,到一些德軍高級將領指揮僅剩的一兵半甲負隅頑抗,到戈培爾以沒有武器的平民組成人民軍向蘇俄紅軍送死,到連送死的人都沒有了,只能殺掉背叛第三帝國背叛元首而妄圖投降的人,到局勢危急到再也不能阻止越來越多的人放下武器,只能堅持自己不舉白旗,到最後只能選擇舉起手中的槍瞄準自己的太陽穴,以此表明對帝國的忠誠……一步一步無奈的後退,一步一步迫不得已的妥協,後退到舉起的手槍只能瞄準自己腦袋的那一步時,那樣的抵抗不如稱之為感人的信仰。他們只是恪守自己的誓言,不投降、不背叛元首、不背叛第三帝國;信仰(儘管有些偏激)已經是他們的底線。在兵臨城下的最後時刻,沒有歇斯底里喪失理智的瘋狂送死,只有平靜地選擇賜予自己死亡。這是一種有尊嚴的方式,一種有尊嚴地堅守自己信仰的方式。
如果依導演之意,這部電影的拍攝僅僅是為了向觀眾揭露法西斯之瘋狂滅絕人性而進行,僅僅是以用還原真實歷史記錄的方式印證希特勒殘暴獨裁之慘絕人寰、以讓觀眾意識到戰爭所帶來的深重災難、以讓觀眾體會法西斯獨裁之下人民的水深火熱,為其首要意旨,那麼在我這裡,它顯然是徹徹底底地失敗了。相反,這些與導演以上所欲表達之主題所深深切合的、也符合社會正義的、同情弱者與反對戰爭的主流價值取向,反倒是在我結束觀看這部電影之前¬¬¬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地存在著——而不是看了電影之後。
這個兩個半小時漫長而逼真的記錄,向我打開了一扇門,呈現出另一個嶄新的視野。它讓我看到了信仰的模樣。是的,是信仰。在所有人眾口一詞批判希特勒獨裁統治之瘋狂,批判法西斯禁錮人民頭腦之殘暴,批判納粹分子對元首服從之歇斯底里之病態的時候,我反而看到了這群在人們口中本應受盡苦難無比悲摧的德國人,因為心中有了堅定不移的信仰,而呈現出了一種格外有魅力的生命狀態,一種內心世界得以充實、人生方向得以明晰、靈魂得以歸宿、痛苦得以解脫的光輝狀態。
事實上我總認為,信仰本身無罪。無論是信仰生、信仰死、信仰偉大、信仰偏執……信仰本身,總歸是一個個體對自身靈魂歸宿的選擇,它應該得到無尚地尊重。希特勒是二戰頭號戰犯不錯,是對世界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不錯,可是他身後也的的確確存在著一群狂熱的追求者。僅從此來判斷,也難說希特勒所鼓吹的納粹主義,即民族社會主義,和政治達爾文主義等理論,是完全沒有成立與存在之合理性的。希特勒和納粹主義的全部狂熱追隨者中,絕不乏政治科學社會菁英,至於其身邊的幾位虔誠信徒,則幾乎都是高級軍官學院高材生,在這樣的背景下而仍然能夠產生類似於戈培爾、魯道夫•赫斯等等此般虔誠到竟把「堅決不讓自己的孩子們在沒有帝國的天空下生長」作為替自己孩子選擇死亡之路的理由的信徒,可見希特勒與其納粹主義亦必有其過人之處,絕非以幾句簡單的所謂政治迷惑、所謂政治鼓吹便可為其蓋棺定性的;而選擇了這一理論作為自己終生靈魂信仰的德國人的信仰行為本身,無疑是勇敢而值得稱頌與羨慕的。
於是並不信仰納粹也極為反感法西斯的我,竟然偏執地認為,為帝國而自殺或堅守至死的德國人民至少比中國被無辜殺害的愚民幸福。至少他們的死,是為著對第三帝國對納粹主義的信仰而死,是在信仰的指引下自己選擇的死,是內心沒有痛苦的死去的。他們的死,在外人看來是跌入苦難的深淵,對於自己而言,卻是在信仰的指引下邁向光明之所在。而經歷過數千年封建愚民統治的中國人民的心中,已麻木到沒有信仰。
其實,有信仰的人才幸福而充實。
但在信仰本身贏得尊重的同時,不可否認法西斯分子對不正義信仰的偏執,已為世界各國人民都帶來了極為深重而幾乎不可彌補的創傷,這是無論如何都抹殺不掉的一筆血債。我並無意否認德意日三國法西斯瘋狂獨裁瘋狂殺戮瘋狂迫害無辜的一系列罪行。
所以,面對因為對希特勒的狂熱追求而義無反顧與第三帝國共存亡的德國人們,我只能說,我仇恨你們為這個世界無辜的平民所帶來的慘絕人寰的一場災難,但是我無比羨慕並敬仰你們擁有信仰的心靈,和對於信仰的敬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