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清如許
2010-11-26 02:40:12
生如夏花,死如秋葉
剛看完《入殮師》,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徹底被小日本的電影打動,主要是被劇中對死亡的態度感動。男主人公,落魄的大提琴手,失業後偶然進入入殮這個職業,克服了平常人對屍體的恐懼,他看到了老社長-入殮師--溫柔地幫助死者完成最後的路程,死者及家屬,生與死之間最後的和解,他徹底被感動了,所以不顧朋友,妻子的反對,毅然決然地堅持做了這份世俗看來可恥、骯髒、不體面的工作。最後妻子看了他入殮澡堂老太太的感人一幕後理解並支持他,甚至為他感到驕傲。
整部片子,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乾淨」。劇中焚屍工人說「人的死,不是結束,而是超越,總會再見面」,特別感人。日本民族對待死亡的尊重、理解、超脫,值得「好死不如賴活"的中國人反思。聯想到我工作這麼多年,見過的各種死亡場面,感慨良多。很多病人在急診室去世時,身上被插著各種管子:輸液器、胃管、導尿管、氧氣管,甚至是氣管插管。最後的那一刻,真的是慘烈,既增加了臨終者的痛苦,也增加了世人對死亡的恐懼感。親屬盲目的追求延長患者毫無質量的生存時間,有時候其實只是為了世俗的所謂「盡孝」。最近管的一個患者,女 72歲,腦腫瘤,高顱壓,慢性腦疝形成。我們神內只能用藥降顱壓,但是時間長了很快會腎衰的,用了一些中西醫結合的藥物,但是根本問題(瘤子)不解決,好轉不了。所以我們查出來瘤子之後讓家屬儘快轉院,但是從來不出現的兒子兒媳一聽說要出院,就馬上來跟我們交涉,似乎把老太太扔在我們這裡,就是保險箱,他們就盡到了孝心,老爺子被這兩對小夫妻弄得沒了主意,也想賴在神內。其實轉往神外,儘快手術,老太太還是有救的,至少不是目前的等死狀態。最後我把嘴皮子說破,終於同意了轉院,這樣太極推手又拖延了1周左右,我心裡都恨不得抽那幾個矯情的兒子兒媳,這是為老太太好嗎?我現在想明白了,普通人對死亡是很恐懼的,他們未必能真正理解死的含義,那是生命最後的尊嚴,每個人都應該得到死時的尊重和人文關懷,而不是因為生者害怕死別,害怕背上不孝的罵名,就硬要醫生盲目延長臨終的過程。有希望救的,就應該盡百分百的努力去做,但是無意義的搶救,該捨棄還是應該捨棄。
我想起我第一次搶救病人時紅紅的眼圈;想起我見過的最孝順的兒子簽署放棄有創搶救他爹後,在地上梆梆梆磕的響頭;想起患者走後家屬慘烈乾嚎後在門口冷靜攤派喪葬費用;想起無恥「醫鬧」老爹死後不及時入殮,開始盤點醫護失誤準備官司。
中國人,什麼時候才能走的如秋葉般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