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話情殺案--Dial M for Murder

电话谋杀案/电话情杀案

8.2 / 188,993人    105分鐘 | Portugal:88分鐘

導演: 亞佛烈德‧希區考克
編劇: Frederick Knott
演員: 雷米蘭 葛麗絲凱莉 Robert Cummings 約翰威廉斯 Anthony Dawson (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王胡走

2010-11-26 10:10:05

謀殺的藝術


這部電影簡練到讓人無法挑剔。希區柯克僅用了不多不少兩分鐘,瑪歌一前一後分別與東尼和馬克的擁吻,讓觀眾迅速釐清人物關係。隨後,通過人物對白進行鋪陳,交代二人私通的來龍去脈,並且埋下許多伏筆,也提出了很多問題。至東尼關門轉身的特寫,電影的戲劇性前提的建置基本完成。配上片名,觀眾不難知道這將是個什麼故事,卻只能得到一個模糊的猜想,因為導演給出的資訊只能讓觀眾知道這麼多。懸疑由此產生了。觀眾想看下去。
   從巡警背後的房子,觀眾得知故事發生的地點;從瑪歌的報紙,觀眾得知馬克的職業(這個很重要,正因為他是美國作家,才使後面他的推理在邏輯上成為可能)。這是在視覺上提供給觀眾的資訊,在聽覺上,即大量的人物對白,提出「遺失的信」這一議題,使觀眾與二人一起思考,是誰偷走了信呢?無論是否猜到是丈夫東尼偷得,導演目的已達到——觀眾被拉進了這一戲劇性情境。
   一切戲劇都是衝突,沒有衝突就沒有戲劇。本片的衝突在片名中已經透露了,即謀殺。毫無疑問,謀殺必然產生衝突,因為有人謀殺就會有人被謀殺,而沒人願意被謀殺。我們知道,主題通過人物和動作說明,沒有人物就沒有動作,而沒有需求就沒有人物。而需求,我們從主人公優雅從容的對白中逐步得知,他要的就是妻子的死亡。故事的主題也就顯而易見了。
   在主人公東尼與列斯謀劃完殺人計劃後,本片出現了第一個情節點,即列斯拿起沙發上的錢揣進自己的口袋裡,東尼面容冷峻。故事到這兒轉折,謀劃完成,謀殺開始。
   第二幕的結尾情節點在法院宣判瑪歌死刑。觀眾會發問,瑪歌會死嗎?如果說這一情節點之前她的命運跌進了谷底,那麼在這一情節點之後,必然地,她將從谷底扶搖而上,這即謂之轉折。
   找出了情節點,本片的段落也就出來了。即故事的四個點,開端、第一幕結尾的情節點、第二幕結尾的情節點、結尾。它們分出的情節段落依次是:瑪歌與馬克私通、東尼謀劃殺妻、瑪歌含冤入獄、真兇落網。當然這只是大致段落,可以在此基礎之上繼續分段。比如,在第三段中可以再分段,分為殺手失敗被殺、東尼處理現場、警檢方的調查詢問、瑪歌被宣判死刑。第四段也可分,分為馬克的推理、檢察長的探詢、三人交鋒、瑪歌回家、東尼自投羅網。
   作為懸疑大師,影片的情節設置自是不會讓觀眾失望。而懸疑效果的渲染,轉折這一技巧功不可謂不大,故事如果沒有轉折,全在觀眾意料之中,又何來懸疑?本片在一開始就運用轉折了,三人並沒有按原定計劃去看電影,編劇筆鋒一轉,東尼選擇留在家裡。東尼與列斯的談話,轉折可謂層出不窮,但導演煞是克制,硬是千迴百轉,最後才道出謀殺計劃,觀眾甚至都忘了,他們不是談車的買賣來的嗎?之後,瑪歌的鑰匙、東尼的手錶、殺手被殺、瑪歌被抓等等,轉折再轉折,觀眾難以猜到下一段情節,懸疑盡顯。
   張弛的技巧,只需拿出東尼與列斯的謀劃那一段看看就能管中窺豹。倆人起先話家常,氣氛輕鬆,緊接著隨著回憶,說到錢櫃的錢被偷,二人交鋒,稍緊張。但話鋒又轉,轉向二人的互相關心,聊家庭,再轉,談殺妻,又轉成平靜的敘說,再轉成慢悠悠的脅迫……起、落、張、弛,讓人嘆服。
   希區的懸疑在後面對檢察長的抑揚中也頗能體會出來,當檢察長不認可馬克的推理時,我以為他是真傻,後來才發現是裝傻。
   伏應手法就說一個妙用和一個遺憾。妙用在瑪歌的剪貼畫的剪刀,這是後面的殺人武器。遺憾在東尼細心處理指紋,後面竟絲毫沒有提到。
   至於選擇的手法,的確是最大化地推動了劇情。主人公每一個選擇都合乎邏輯合乎情理,使得本片滴水不漏。
謀殺的故事成了鮮活的藝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