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

硫磺岛的来信/硫磺岛家书/来自硫磺岛的信

7.8 / 171,781人    141分鐘

導演: 克林伊斯威特
編劇: 山下艾瑞斯
演員: 渡邊謙 二宮和也 中村獅童 伊原剛志 加瀨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Izual

2010-11-28 05:21:02

靖國神社與硫磺島之歌


首先向美帝致敬,梁文道曾說,歐巴馬的當選讓很多美國人相信,原來小時候在課本上讀到的東西是真的。這點從電影中一樣可以看得出來。
其次,批駁一下豆瓣上某篇短評,《公民凱恩》並不是如何宏大的作品,甚至是相當私人的一部片子,雖然它的名字和名頭看起來像是一部恢宏巨製。
接著來說幾個問題。
首先是本片的主題音樂和插曲。主題音樂很棒啊,找到某網站在線聽,然後到臨時文件夾里找,彌補了酷我沒有本曲目的遺憾,這首曲前面鋼琴輕彈,中間一段小號,很是曼妙;硫磺島之歌就是片中的那首兒歌,那是相當的愛國歌曲,基本和我們的國歌類似,大意是,硫磺島對於日本很重要,失了就有可能要亡國了,所以大家去保衛它吧。
這兩首曲目都很有愛,留存了,不過都是出於旋律的緣故。由硫磺島之歌聯想到《義勇軍進行曲》,不免心生喟嘆,所有政府,或者都有個人,會生產出這樣的慷慨作品,以此來激勵兒郎們去英勇獻身。他們痛心疾首,大聲疾呼,我們的民族或國家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了,再不變態就要亡國亡種了。亡國是有可能的,亡種的可能性不大。據說,蒙古入侵時曾有新婚享有制度,估計除了犒賞本民族之外,也有這個構思在裡面,但ms沒有成功吧。至於納粹的計劃,就有可能實現亡種這一偉大的人類構思了,不過那應該會犯眾怒。
其實,人種的滅亡大可不必血腥,可以學澳洲白人對付當地土著的辦法,把他們的小孩都要過來,說小孩跟著我們,有肉吃,有書念。土著聽了當然很開心啦,然後一代人之後,就再也沒有當地土著的存在了。假如希特勒多和華生聊聊,或許他也會採用這種溫和的作法,儘管最近澳洲總理向以前的土著道歉了。
這種作法,不是真正的亡種,其實只是亡了其文明,直觀的說,就是改變了人的生存方式。近代以來,西方人一直在用這種方法,這不是出於滅亡誰的壞心哦,而是出於好意,因為他們覺得他們的文明是先進的。
從中國開始落後,每個時代都不斷有人說外國的月亮不比咱們圓,強調我們文化的優越性。這個有人做過研究,例舉了明清的無數這類人物,有興趣可以看李敖的《為中國思想趨向求答案》。
不知道其他國家或民族有無做過類似的事情,這麼排外,這麼自珍。即使是現在,依然有人這麼認為吧?!統治者其實是樂於見到這種事情發生的,只有把人按國籍分開來,他們才能名正言順的統治。這個邏輯其實很破,被中國人統治,與被美國人統治,有區別嗎?或者說,被滿人統治,與被漢人統治,有多大差別,對於一個回族的人來說?可惜的是,有很多被統治的人,還覺著只要是被自己人統治,就比被外人統治要好。我說的是現在,不是清朝。
至於本片的敘事,其實倒是很普通,沒有驚艷的地方。但是角度是很讚的,在日本人裡面,有想投降的,有願意自殺的,有喊著豪言壯語要做人肉炸彈最後乖乖投降的,有投降被美軍槍殺的,有被俘最後生還的,有留學美國跟很多美國軍官做同學的將軍,有奧運冠軍,也有因為一條狗被開除憲兵隊的。這些人物的塑造,他們不同的心態與遭遇,擺脫了臉譜化的人物結構,而且,這是美國人拍的片子,美國因為有很多不同的人種,所以他們強調包容不同,儘管近年來的反恐與對外戰爭顯示這條路還很長。我們經常號稱有多民族,然後方法就是給他們好處,或者說表面上的蠅頭小利,因為有人認為,你們把我們的油都拿走了,所以我們這麼窮。想想也是,現在地球上有油的國家多有錢,假如他們也獨立為一個國家,難道不比現在過得好,油都可以賣,而不是為東部作貢獻。
最後說導演。我很喜歡導演,對於我來說,所有影片都是導演的,這也是道聽途說來的,以前聽人說,電影是導演的,電視劇是編劇的,電視劇不熟,反正前半句我是相信的。早幾天看了鏢客三部曲,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還是很帥的,當然再早之前看《廊橋遺夢》的時候沒有這麼覺得,也沒有覺得他的導演水平如何,《神秘河》也是覺得普通。最近看了《百萬元寶貝》和本片,發現水平還是很讚的,比起做演員來更有魅力,反正對我來說,鏢客系列是萊昂內的,不是他的。而這兩部作品,明顯是他的。不錯,值得追看的導演。
哦,忘了題目中的另一個主題了。靖國神社問題。想必很多同胞看到首相們參拜這個東西一定很憤怒,我也是這麼認為的。那時我的邏輯是這樣的,你看人德國,總是在認錯,每每舉行紀念活動的目的,都是要吸取教訓,謹防自己將來再犯類似的錯誤。而日本,卻總是祭拜戰犯,那些侵略者們,這說明他們並沒有認識到錯誤,將來依然有可能再那種事。
看了本片,尤其聽了那首硫磺島之歌,我明白了。或許,靖國神社裡面有很多戰犯,但,裡面也有很多人的親友,祖輩。那些小兵們,自願的並不多,如同我們自己的士兵們一樣,都是被抓丁的。或許宣傳上,都會說有很多熱血青年為了保衛祖國,自願甚至爭先恐後去的前線,對日本和我們來說,政府都會如是說。但,也許要親身經歷才能體會那種恐懼與無奈。比如說,一個木匠,手藝不錯,在村里還能勉強度日,會否有那麼高的覺悟?又比如說,如果現在戰爭來臨,又來個什麼自慰反擊戰,你是否願意跑過去發揚國際主義精神?
所以,對於首相的行為,這是明顯的一場秀,以對逝者的參拜,來誘使現在的青年和兒童,在將來祖國有需要的時候,做出狂熱者般的無謂與犧牲,這與我們現在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之類的東西本質是一致的,都是統治者的一種宣傳手段。而對於普通民眾,他們的祭奠,如果不是受了當局的洗腦,就是出於對親友的緬懷,跟戰爭的定性無關。好比說,如果我們有親友長輩在自慰反擊戰中喪生了,難道我們會因為對方給戰爭定義為侵略就不去懷念嗎?
戰爭,或許從來沒有正義與否,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戰爭肯定是殘酷的。如同千百年來一直為人詬病的暴秦,居然有主流導演拍片要宣傳他的統一宏願一樣,統一了才不會有紛爭,這顯然是對時局的一種有目的的粉飾。可是,那時的諸國,語言貨幣不通,應該就像現在的國家區別一樣吧?哪有什麼中華民族之說,是否現在我們也能甘願被人統一呢?何況,統一過程的大規模的死亡呢?
而硫磺島之歌中所唱的,硫磺島不破,日本無憂,事實呢?日本現在有很慘嗎?美帝是有多邪惡?奴役了大和民族這麼多年,然後汽車市場被其反超了。也許對於美日來講,他們的戰爭就像之前八國聯軍在中國時的相互爭奪一樣,只是資本主義之間搶肥肉的行為,並無正義與否的分別。
所以,作為個人,特別是大多做炮灰的小兵的角度來講,是不因支持戰爭的。當然,總會有大人物從戰略的角度會發動戰爭。
以前課本裡的東西差不多忘光了,現在記得的反而是古代的那些詩,長的也記不住的,意思還明白的,比如三吏三別中的那些,看了那詩我才知道,原來當兵是那樣的。當然,現在我也聽說,我們村要送禮才能當上兵的。歷史真是一個無稽的東西,不管你是身在其中還是之外,也許都無法了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