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號
2010-11-29 00:23:13
感謝羅琳給予我們的這些夢想與美好.
背上自己大大的包,揣著自製的果汁,今天一個人去電影院看《哈7》
我相信每個人看電影時,總有自己最初的目的,有的人是和女朋友約會,有的人是去放鬆自己,而有的人則是讓自己的夢想漫溢。
影片結束後,我並沒有馬上離開,我坐在椅子上,安安靜靜地聽完了整部電影的O.S.T。第一次在影院整個螢幕都漆黑一片後才起身慢慢離開,走過對我略表不滿的工作人員身旁,竟不經意間落下了眼淚。
有的人說,大人是不會做夢的,因為他們的夢想早已被現實與生活的壓力所搗碎,如今已步入不會做夢年齡的我,面對這樣一部伴隨著我10年成長的作品,心中泛起的波瀾很難用文字和言語來表達。
10年前,那個初一的我,在這個年紀的小孩,有誰會沒有夢想呢?魔法,一個對小孩子很誘人的詞彙,每個小孩子都或多或少曾經夢想著自己擁有這樣那樣的魔法,比如能夠讓自己喜歡的女孩也喜歡自己,比如可以變出好多好多的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又如可以每次考試的時候都順利的通過……這些幼稚而可愛的想法,映射了我大半個初中的時光。
10年後,這個大學畢業步入工作崗位的我,日日加班到深夜,每天承受著生活與精神上的壓力,又想放逐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又苦於時間的緊迫與生活的無奈,似乎已經沒有再做夢的資格。
值得慶幸的是,幸好,在我能做夢也最會做夢的那10年,有這麼一部好作品伴隨著我的成長,讓我能夠通過文字,通過圖像去領略一個天馬行空的魔法世界,讓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如此美好的東西。我想,這,對於一個愛做夢的小男孩來說,應該就是莫大的幸福了。
10年間,每一部新書的問世或者是電影的上檔,都會引起人們大大小小的關注,眾說紛紜,大家都有大家各自的想法,但是那種期待的欣喜與獲得的滿足感都是共通的。我們這一代是群向性的一代,彼此都在尋找著與他人之間的共同處,一點小小的聯繫便能勾起我們內心的共鳴。這部伴隨著我們成長的作品,作為一個紐帶,聯繫起萬千我們這代人的夢想,讓我們笑,讓我們哭,讓我們罵,讓我們一起,哪怕只有一瞬間,體會到生活的美好,拾回那曾經屬於童年的夢想。
生活很現實,生活很枯燥,生活很不給力,但是,生活中也處處充滿著美好,一點點小小的媒介,就能讓我們發現它,並且樂此不疲好久,給自己的生活注入活力與幹勁,這本書,這部電影,也許就是那麼一個小小的媒介吧。
要感謝羅琳,感謝她用自己的筆墨,給了全世界的孩子,大人一個美麗的夢想。
走出影院的時候,我感到莫大的幸福,哪怕我知道這也許不會持續太久,因為馬上下午就要趕到單位去加班,但是我更知道的是,明年《哈7》下上映的時候,我還是會坐在這裡,繼續讓我的夢想漫溢……
後記:
下班回家的路上,腦子裡縈繞的還是哈利波特的主題曲,那略帶詭異感的音符久久不能散去,於是回到家,又想拿起筆寫點什麼。
哈利波特系列伴隨了我們十年,十年前的他們,雖然個個萌翻天,卻還只是小不點,平均每位主角都要比我小兩歲,十年間,我們見證了哈利從一個人見人愛的小正太,長成了三個人中最矮的一個,見證了羅恩從一個畏手畏腳的同伴,變成了一個有著自己鮮明個性的漢子,見證了赫敏的女大十八變,迷倒一國又一國的男生,見證了塞德里克變成了「偶像吸血鬼」征服一國又一國的女生,見證了讓人無比驚艷的盧娜,見證了老外眼中的美女「秋張」的離去,見證了許多許多……十年間,他們與我們一同成長著,我們在見證這部作品,見證他們變化的同時,也見證著自己的長大,自己的人生軌跡。有多少人曾經瘋狂的「使用」著各式各樣的咒語?有多少人看一篇語文書上的文章都沒有耐心,卻能看完一部長達幾千頁的《哈利波特》?又有多少人曾經和我一樣,在語文書或者數學書下藏一本《哈利波特》,或者是通宵達旦的去閱讀,去跟著情節跌宕起伏?《哈利波特》系列,就好似一個個精神的圖騰,插在我們人生道路的途中,隔幾年突然發現一個,讓我們的生活平添幾分快樂與欣喜……
我之所以不對電影本身做任何的評論,是因為我覺得,《哈利波特》系列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音符,有的人喜歡看電影,有的人忠於原著,展開自由想像的翅膀,這就像一部交響樂作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位與看法,但是合聲在一起,就成了一部絢麗的史詩,它所湊出的,是名為「幸福」的旋律,這裡我想借用豆瓣網友dnalwarts的一段話「事實上我看過的每一部哈利波特電影都給了滿分,那根本是不需要理由的,那種感覺就好像在表達一種謝意,感謝我們的時代,讓我們有機會看到魔法變成了眼前的景像,感謝這個時代的科技,讓我們看到了魁地奇。或者這種感覺,只有那種從讀者變成觀眾的人才有:把電影的好壞留給能夠評斷拍攝技巧的人去書寫,電影只是把我們最熟悉的那些片段重現了,而且重現得真實可觸。當很多人因為無法理解某些情節發生的原因而懊惱時,就讓我們耐心地講解給他們聽,用一種特別驕傲、得意的姿態講解給他們聽,心裡也覺得特別溫暖。」是的,無論是七本書,還是八部電影,對於所有我們這些哈迷來說,也許羅琳後面的寫作開始有點商業化,也許大衛•葉茨導演的電影無聊乏味,甚至略帶狗血劇情,但是我們還是要說這部伴隨了我們十年光陰的作品,也許不是最好的,但是已經足夠的好。
今天我在電影院坐了很久,靜靜的聽完了所有字幕的原聲,因為我不想錯過這部作品盛大落幕的每一個瞬間,猶記得多年前被《勇敢的心》開場原聲所震撼的感覺,當蘇格蘭的風笛聲在畫面中穿梭,整個人的身心也彷如融入了畫面,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愛上了電影原聲。
哈利波特字幕的原聲,可能大多數人並不會特別在意,我只是一個相當業餘的交響樂愛好者,略說說自己的感受,起先的音樂用的是打擊樂器做的承托,有如每部哈利系列電影開場時的那個主題曲一樣,節奏感很強,略帶神秘感,隨後進入的是絃樂合奏階段,突出了場面的恢宏與氣勢的磅礴,然後連續小號的高音強奏,表達了高潮的來臨與戰鬥的激烈,最後以優美的長笛獨奏收尾,有意思的是,這一段長達24分鐘的交響演奏並沒有配上任何的電影畫面, 有的只不過是不斷往上的字幕與電影製作資訊,但是整首曲子的旋律推進卻與之前電影情節的發展一樣,不得不讓人感嘆電影人在創作電影原聲上的精湛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