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15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愚人的國度

2010-12-05 00:05:34

陳凱歌,先活明白再來拍電影吧!別再糟蹋好題材了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1.

趙氏孤兒是個好題材。那麼多艱難的道德困境,那麼多複雜的倫理關係,那麼多折射人性的角度,這麼好的一個題材,好好選擇一個切點,解剖一個截面,都能成就一部傳世佳作,它可以是一部深刻剖析人性的電影,可以是一部單純的牛逼懸疑片,還可以是一部溫情的家庭倫理片。可遇到了陳凱歌這麼大的野心和貪心,硬要把所有東西都塞進去,結果怎麼樣,和《無極》高度相似,含含糊糊,模模糊糊,什麼也沒講清楚。

2.程嬰的不明白

大部份觀眾對這段歷史並不是很了解,這對導演來說是很幸運的。導演給予程嬰什麼樣的思想和命運,他就有什麼樣的思想和命運。作為男主角,程嬰身負重任,他必須承擔起整個電影的起承轉合,他的存在、選擇、矛盾、傾向、改變,務必清晰給力,才能推動故事情節,使觀眾對人物產生移情,達到共鳴。程嬰的所作所為,就是導演的所思所想。

陳凱歌對程嬰做了什麼?

首先,他把程嬰定位在一個小人物上。這是很好的。程嬰以一個醫者的道德和胸懷救了莊姬的孩子,目睹了莊姬的自我犧牲,這使他獲得了巨大的力量去保護趙氏孤兒,這是很好的。電影避開了讓程嬰在自己的兒子和趙氏孤兒中二選一的兩難選擇,而是設計為機緣巧合下不得不犧牲了自己的兒子,我認為是很巧妙的,非常好。這一點上,體現了導演對人性的觀察:一個偉大的人,可以偉大到為救別人而犧牲自己(比如公孫大人),但偉大不到為救別人的孩子主動犧牲自己的孩子。要真這樣,就大大的矯情了。觀眾該在第一幕就罵娘了。

到此為止,陳凱歌都做的非常好,所以大家對第一幕都讚不絕口。但是,從這開始,程嬰就開始模糊、開始跑偏了。

程嬰抱著孩子投奔屠岸門下的畫面是第二幕開始的分界點。這時程嬰卯足了勁,自信滿滿,「我要他們相親相愛,然後自相殘殺」。確實挺毒的,看得人心振奮。誰不想看相親相愛的人自相殘殺呢,這吊足了人們的胃口,又將是一個巨大的兩難選擇。接下來的情節發展可以有很多種可能性,a.程嬰不露聲色的含辛茹苦,終於讓趙氏孤兒和屠岸大人相親相愛最後把他們推到了自相殘殺的舞台上,趙氏孤兒殺沒殺屠岸都不重要,因為已經是個大悲劇了這是程嬰的悲劇,也是趙氏孤兒的悲劇,也是屠岸大人的悲劇。b.程嬰不露聲色含辛茹苦,終於讓趙氏孤兒和屠岸大人相親相愛,卻沒能讓他們自相殘殺。程嬰為了報仇,只能自己去殺屠岸。這也是大悲劇,但主要是程嬰的悲劇。c.程嬰不露聲色含辛茹苦,卻沒能讓趙氏孤兒和屠岸大人相親相愛,那麼不管有沒有自相殘殺,這個復仇都不給力。這也是悲劇,主要是程嬰的悲劇。d.程嬰不露聲色含辛茹苦,讓趙氏孤兒和屠岸大人相親相愛,最終放棄了把他們推向自相殘殺的舞台。這是個喜劇,是所有人都喜劇。……總而言之,在十幾年的時間裡,程嬰有多種可能性的選擇,都可以成就一部傳世佳作。

但是我們來看,陳凱歌為程嬰設計了什麼呢?在十幾年的時光里,程嬰像漸漸被時光風化了一樣,時而堅定復仇的信念,時而搖擺不定,模擬兩可。這還不可怕,可怕的是,連他的時而堅定、時而搖擺都顯得如此模糊,不僅動機交代不明,情節也不給力。漸漸蒼老的程嬰似乎已經忘記了復仇計劃,在他告訴趙氏孤兒身世卻被趙氏孤兒輕描淡寫的一句「你編什麼故事都不能阻止我上戰場」後,他在搖擺中徹底退縮。不是因為愛,不是因為看見了什麼人性的光輝,不是因為放開了胸懷,而似乎是因為他懦弱無能,復仇不能,那就算了。暗合了那句他對趙氏孤兒說的「打不贏,就跑!」。在復仇這件人生大事上,程嬰毫無疑問也是這麼做的,「復仇不了,就算了!」不是幡然醒悟的復仇中止,而是復仇未遂,然後,「算了!」。

程嬰的一生和陳凱歌的一生何其相似,從《霸王別姬》開始,陳凱歌卯足了勁,自信滿滿,誰知道在漫長的時光中,他開始蒼老,開始不給力,與其說是他江郎才盡,不如說他根本就不是江郎。程嬰自始至終就不是一個給力的人,一個不足以擔負起復仇大任的人,這就是陳凱歌!所以陳凱歌開始搖擺,開始模擬兩可,於是有了《和你在一起》,有了《無極》,有了《梅蘭芳》。現在,又有了《趙氏孤兒》。程嬰又不是一個豁然開朗的人,算了就算了,最後一刻,他又突然跑上去,一片胡亂中,死在屠岸的劍下。原來他想了想,還是要復仇,可是再想了想,都這樣了,還復仇嗎?想來想去想不明白,驚慌失措,死於混亂。這不是陳凱歌又是誰呢?一個自己都不給力的人,只能創造一個不給力的人物,只能拍出不給力的作品。

3.趙氏孤兒的莫名其妙

一個初生的嬰兒,一條嶄新的生命,是最清白無辜的。他要怎麼過他的人生,他要用他的心怎麼去感知世界,這是他的自由,更是每個人天生的權利。沒有任何人有資格賦予一個孩子所謂的人生使命,那樣的話,他的罪過比之前的仇恨更可恥、更殘酷。

所以,如果說整個故事裡有什麼是偉大的話,那就是趙氏孤兒程勃的生命。整個故事裡最有力量去承載愛、承載光輝、承載美好的,就是趙氏孤兒程勃的純白的靈魂。我們所要歌頌的人性的光輝,所要歌頌的大愛,應該是在生命土壤中萌生出來的靜悄悄的、不帶任何雜質的包容和溫和。這是一個生命對所有生命的接納和包容,更是所有生命對每一個生命的尊重和愛。

在一點上,程勃一直都是順理成章的。他同時沐浴在父親和乾爹的愛中,同時享受著拘束的愛(父親)和寬容的愛(乾爹屠岸)。屠岸和程嬰,一個像嚴父,一個像慈母,而程勃就在兩份關愛中成長。他是幸福的,他只感受得到幸福。其他的一切,三百口人命,復仇,敵人,自相殘殺,對他來說根本不存在。他不應該、不可能、也不會去承擔那些東西。那些和他的個體生命無關。所以,他才會在聽完身世之後說「無論你編什麼故事,我都要上戰場」。非常好。這就是程勃。看到這裡,我已經暗自為陳凱歌叫好。我以為他已經洞察到了人性。可後面又發生了什麼?原來程勃不是不去承擔,而是他根本沒相信!直到屠岸證實了有那個仇恨的存在,程勃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沒有掙扎,沒有猶豫,突然之間,自覺自願的淪為了復仇的工具,氣勢洶洶的向屠岸拔出了劍。這算什麼?十五年來度過的幸福的日日夜夜算什麼?陽光青草地上父子情濃算什麼?難道這些不是他真實的人生,不是他真實的體會嗎?這些點點滴滴的生活,才是一個人真實的人生,難道這真實的人生,剎那間就被一個仇恨的概念輕易抹殺?

4.人性的至美:諒解

什麼是大愛?什麼是人性的美?諒解:了解並原諒。不說前塵往事,就說程嬰、屠岸和程勃三人之間。無論仇恨有多深,故事有多糾結,悲劇是無法終結悲劇的。整個故事裡只有莊姬一個人活明白了,她說「不要告訴他父母是誰,也不要告訴他仇人是誰,讓他去過普通人的生活。」這份諒解是出於母親對兒子的大愛。這句話是整個電影裡最感人至深,最真切也是最實在的一句話。程勃雖然不是程嬰親生,但是在漫長的時光歲月中,程嬰應該早就對程勃視同己出,我不信他對程勃沒有這份大愛。既然有,他就不應該再將他推上復仇的舞台。趙家滅門慘案雖慘烈,但故人已亡,程勃要繼續他的人生,程嬰根本就不該告訴他什麼身世的真相。他告訴他了,並且告訴了兩次,還讓屠岸親口證實了。這是多麼殘忍,多麼冷酷,多麼無情的做法!這是程嬰在卸下自己的心理負擔,他為了讓自己好過,而將程勃推入了一個黑暗的深淵!

陳凱歌自己沒有活明白,他不懂什麼是真正的愛,他也沒有看清楚自己,他連自己要什麼都沒有弄明白,再努力也是徒勞無功。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