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15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leczy

2010-12-05 06:28:24

趙氏孤兒,——還我程嬰


陳凱歌,請你別再拍電影了。

好好的一個「趙氏孤兒」,被你糟蹋成什麼了!重然諾、輕生死的春秋烈士氣,士為知己者死的俠氣,哪裡去了?這麼多年,頭次在電影院裡昏昏欲睡,枉我特地趕個首映、第一場去看這場電影!電影結束,前排一對老夫妻,老大爺對老太說:「這電影,映不了幾天。」真希望如此!

陳導,如果你一定要繼續拍電影,還請你繼續去拍你的京劇、繼續去拍你的《無極》。至少,前者你還拍得不錯,而後者,也不致糟蹋歷史人物。——最後一句話:《趙氏孤兒》,千萬別去看。別說是在電影院了,就算放在電腦上,都還得拉著快進看!

相比《史記》版的故事,電影版沒有了震撼,沒有了感動,有的只是對程嬰「人性」的「再塑造」。可是陳導,你怎麼知道你想的程嬰就是真正的程嬰?

荊軻可為燕太子丹去刺秦王,慶忌因不願「一日死兩勇士」而可以放過刺殺他的要離,這是何等的春秋古風!需要用再塑造的「人性」去扭曲嗎?真正的男兒正該如此!

《史記》:趙朔妻成公姊,有遺腹,走公宮匿。趙朔客曰公孫杵臼,杵臼謂朔友人程嬰曰:「胡不死?」程嬰曰:「朔之婦有遺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 ——這才是真正的程嬰,趙朔真正的朋友,「有男,我養;若是女兒,我便與趙朔共(生)死」。

《史記》:居無何,而朔婦免身,生男。屠岸賈聞之,索於宮中。夫人置兒藳中,祝曰:「趙宗滅乎,若號;即不滅,若無聲。」及索,兒竟無聲。——把孩子放在褲子裡,如果該趙氏滅絕,就哭;如果不該趙氏滅絕,就不哭。而孩子竟然就一聲沒有出!因此得以逃脫性命。原版的故事多麼地有傳奇色彩!

《史記》:已脫,程嬰謂公孫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後必且復索之,柰何?」 公孫杵臼曰:「立孤與死孰難?」程嬰曰:「死易,立孤難耳。」公孫杵臼曰:「趙氏先君遇子厚,子強為其難者,吾為其易者,請先死。」——「吾為其易者,請先死」,怎樣的烈士才能說出這樣的話?慷慨、蒼涼,哪裡去了?

《史記:》及趙武冠,為成人,程嬰為「報趙宣孟與公孫杵臼」,決定自殺。趙武啼泣頓首固請,曰:「武願苦筋骨以報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嬰曰:「不可。彼以我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報,是以我事為不成。」遂自殺。——這才是真正的程嬰!

當然,《史記》里記載的程嬰當時並無生子,而是與公孫杵臼用別的嬰兒代替了趙氏孤兒。可就按程嬰、公孫杵臼輕生死、視死如歸的表現,真要是他們當時有才出生的孩子,並需要獻出去,怕也根本不會猶豫,而絕不會如電影中「被迫舍子」。

陳導,你不理解俠氣、烈士、節氣和血性,但不代表就沒有這樣的人!

好容易把趙武撫養成人,並幫助他報了仇、恢復了爵位後,程嬰卻執意自殺。他的理由是:「當初,公孫因為認為我能完成大事,所以在我之前死去;如今我不去覆命,就會以為我的任務沒有完成。」讀史至此,怎不令人潸然淚下?這才是真正的男兒,這才是真正的烈士,這才是真正的俠骨,——還是那句話,這才是真正的程嬰!

而又在程嬰自殺後,趙武為其守孝三年,給他安排了祭祀用的土地,春秋祭祀,世代不絕。一個為報知遇恩而冒死撫孤,一個為報活命恩而為之守孝三年。為什麼不把這個拍出來呢?多麼的傳奇,多麼的戲劇,並有足夠的衝突,有足夠的張力,且令人迴腸盪氣、不覺拍案悲歌。唉,我的程嬰。唉,我的「趙氏孤兒」。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