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15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胤祥

2010-12-05 07:04:45

趙氏孤兒:用三國殺單挑局分析的一篇扯淡文【更新】


本文緣起自看完電影無意間的一個吐槽。後半段葛大爺的扮相,活脫脫地是三國殺裡的華佗,更有趣的是他還有個桃(保命靈藥什麼的),被程勃或者趙勃順走了,救了瀕死狀態的屠岸賈……然後不可抑制地開始搞笑。但是這不妨礙《趙氏孤兒》有著10年來數一數二的劇作(個人認為水平在《色戒》和李檣三部曲《孔雀》《姨媽》《立春》之間),儘管後期完全做毀,但是劇作足可把本片抬到四星還多的……當然是一部值回票價的片子。本文的後半段會加以分析。而前半段便是惡趣味一番,當然方法不是我首創,卡爾維諾大神用塔羅牌擺過《哈姆雷特》,方法是一樣的,裝個逼就叫做結構主義敘事學,還是不裝了。用三國殺來分析,大概情況是這樣:

【@公子木gzmu老師說:最後其實就是個孤兒內奸順走反賊華佗一個桃救回主公,主公殺反之後內奸再殺主完勝的結局嘛……】【當然把誰當主公誰當反賊這本身就說明問題了……很有說道的哈哈】

個人認為本片可看做一個多武將單挑局:正方(趙盾、趙朔、莊妃),反方(屠岸賈及其謀士、趙靈公、韓厥),另外還有大批備用武將。另外還有裁判——編劇及導演陳凱歌老師。遊戲進程是這樣的:
陳老師放了一個南蠻。正方出殺且替反方無懈(MD這到底是南蠻還是五穀啊)。反方趙靈公出殺,用麒麟弓射了趙朔的馬,正方趙盾趙朔出決鬥,反方屠岸賈沒殺,掉血(被迫吃了棋子)。
接著是慶功宴。反方屠岸賈先樂了趙朔,接著發動武將計——嫁禍於人,雖然搞死了自己的武將趙靈公,但是同時做掉了趙盾趙朔。韓厥去做莊妃的時候(我真想打成甄姬啊……),莊妃發動武將計——其實她是個黃蓋——自爆,三血武將,爆血轉化韓厥為己方武將(嗯其實是離間了,韓厥是被逼反的嘛……),爆血啟動隱藏武將程嬰,爆血生成道具——趙氏孤兒。

於是裁判宣佈比賽規則為獲得道具趙氏孤兒的所有權。

莊妃自爆身亡。正方啟動隱藏武將程嬰之妻,繼續啟動隱藏武將公孫杵臼。反方屠岸賈攻擊力過高(一殺兩閃什麼的,呂布啊),用順手牽羊到處扒正方手牌,正方程嬰自帶道具牌嬰兒,反方其實牽對了,但是他們以為牽錯了(MD難道是於吉蠱惑了嗎……),總之最後殺到正方只有程嬰一個人(韓厥轉化後本輪不能使用),然後手裡沒有順手牽羊了,只好過河拆橋,程嬰的嬰兒牌被拆。

反方說老子贏了吧,導演說不你們繼續打……好吧規則又變了,不許殺來殺去,要爭奪趙氏孤兒的心。其實就是每回合兩邊判定拼點。反方贏的多,趙氏孤兒基本屬於反方一邊(略去反方新開的隱藏武將小皇帝——這條線一定被導演剪掉了)。屠岸賈此時成了劉備(鳴謝莫雨笙老師提醒),仁德分裝備牌,盔啊甲啊劍啊什麼的。終於有一天正方判贏了(其實是正方武將程嬰之妻的武將技——負罪,乾爹承認了往事,唔,原來她是半個神關羽,有夢魘標記的說……)。

後來導演又放了一張南蠻,趙氏孤兒代表雙方出戰,沒殺,掉血,求救,正方其實有桃但是趙氏孤兒不要(他不要他不要他不要……),反方出殺,導演一直放南蠻,然後出閃(其實屠岸賈是趙雲……),然後殺閃都出完的時候正方韓厥放了個萬箭……
然後反方屠岸賈瀕死狀態。
然後趙氏孤兒從程嬰手裡牽了個桃餵了反方……(餵你不是正方的人麼……)
然後雙方決鬥,趙氏孤兒先出殺,顯然打不過啊,但是不怕,有華佗……哦不程嬰,程嬰擋了一下,然後屠岸賈死了。
然後導演判定正方獲勝。

寫得我自己都糊塗了……看來還是講不圓哈。用卡公的方法應該沒任何問題。可見塔羅牌還是比三國殺博大精深。


不過這個分析確實能說明一些問題。比如很明顯地,趙氏孤兒其實是一件道具,他不是一個人,是一個被爭奪的客體。當然假以時日他會成長為一個主體,而這個過程表現為一個「尋回父之名」的過程,還表現為一個「認賊作父」然後「指父為賊」的過程,於是身份的焦慮由此凸顯,本片也就某種意義上呈現為一個頗具冷戰色彩的臥底故事——陳凱歌最大的改動大約是程嬰做了屠岸賈的門客,屠岸賈認了趙勃當乾兒子。在這個爹變得如此重要的時代,這倒是體現出某種症候了。其實我覺得本片真正重要的不是陳凱歌自認為的「殺人和殺心」,或者復仇和犧牲,恰恰是這個主客體轉換的複雜而有趣的過程。這就該寫論文去了。

所以看陳凱歌在《南方週末》那篇訪談,倒也是可以理解他想說什麼。如果把這種身份的混淆和他談到的文革聯繫起來就分外有意味了,那麼程嬰的臥底和趙勃的動搖還真是有所指。問題在於,今天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陳凱歌給力當然是程嬰的選擇,但是程嬰的選擇在故事的後半段完全讓位給少年趙勃在兩個「爹」之間的搖擺不定和身份混淆,回到趙氏孤兒的故事原型中,這個註定要去復仇的孩子在這裡有了較為複雜的(嗯其實我沒看過林兆華的那版戲劇)歷程。

好吧我不寫了……剛莫雨笙老師看回來對我進行了犀利的吐槽,並要我去看@編劇高璇的圍脖「我寫電影《趙氏孤兒》前因後果」,好吧,原來我所謂的十年數一數二的好劇作是前半部戲來著,我說怎麼寫到後來發現什麼敘事主體轉移了之類的。呃,回想起來確實是的,前半部戲看的真是霎時困意全無,只顧高興都忘了後半部的事兒了。看來不是我三國殺打得太多,而是最近不給力劇作看得太多了……

哦哦,還有個雷點,「你是個失敗者」,額滴神啊你直接講英文好了,有這麼說話的麼!

唔,我還要給這部片子打四星,因為它前一半真的很好。當然還有個問題是《梅蘭芳》時候留下的槽,某篇影評叫做「都去看吧我們欠陳凱歌的」,忽然想起來陳凱歌自己寫的下半部有句吐自己槽的話:不把那些人當敵人。哎,胡戈老師,我等又思念您了……

不寫了,這一篇純屬扯淡。最近沒心思好好寫影評。考慮期末論文拿這個片說事兒,所謂沒有錯誤只有症候,換編劇這個事兒是個很好的切入點嘛。
以上。輕拍。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