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15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莊常飛

2010-12-06 07:37:31

不懂義,不懂戲


雖然很難說普及到13億人、人人皆知的地步,但《趙氏孤兒》的故事也配得上家喻戶曉這四個字。故事情節是體現的是唯有中國才有的「義」:晉國大夫屠岸賈屠殺趙氏一門300餘口,並意圖殺害趙家最後的遺腹子。此時,公孫杵臼和程嬰二人挺身而出,以程嬰自己的兒子偷梁換柱,並讓程嬰假裝出賣公孫杵臼及趙氏孤兒,最終保住了趙氏最後的血脈。在程嬰忍辱負重將孩子養大後,最終將屠岸賈滅門。這個故事影響中國數千年之久。直到譚嗣同捨生取義時,還和潛逃日本的梁啓超以「程嬰杵臼」共勉。

除了跌宕起伏的情節之外,這個故事最吸引人的環節無疑是義的完美體現。在中國的戰國時期,忠這個概念是相對薄弱的,大家更多的講究的是義,也就是「士為知己者死」。公孫杵臼是趙家的門客,為趙家犧牲可算忠義兩全,但程嬰作為趙家的朋友,還能為其兩肋插刀就絕對是義了。

義有一個特點,就是不需要在絕對意義上是正確或正義的,所以這個概念在西方是沒有的。雖然戲劇中謀殺趙氏全家的屠岸賈一直都是以大惡人的形象出現的,但實際上他和趙家的恩怨更多涉及的是晉國領導層的政治鬥爭,撐死只能算是為利益進行的狗咬狗,很難說誰是誰非。實際上,之所以將屠岸賈逐漸演變成壞人,就是因為日後中國義的概念已經不盛行,所以才必須有了正義的名聲之後才能行義。

這正是因為義,所以整個故事最高潮的地方並非趙氏復仇,而是復仇後程嬰一意自殺,以此來向眾人證明白己二十年心血並非為了最後的結局,而是為了能夠對兩位友人有個交代。這種重視形式上的完美的思想正是義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但也正是因為義這一思想在後世逐步淡去,所以無論是今年看的戲劇版《趙氏孤兒》還是陳凱歌版的《趙氏孤兒》,義都是最被淡化的部份。而且,在戲劇中程嬰至少還是個義士,到了陳氏電影中則成了一位被捲入悲劇的普通人。

如果因此而說戲劇電影沒有文化似乎有些強人所難,畢竟西方傳統里沒有義的概念,但這並不減弱西方文化本身悲劇的厚度。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陳氏的電影繼承的更是西方將普通人捲入命運漩渦的傳統。

但即使如此,戲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也是有共通之處的。比如,戲本身要有一致性,不能想當然。因此,本片剝奪義雖然減少了觀影樂趣,但真正的致命傷卻是導演不懂戲。戲的情節並不是可以調整的,特別是經典戲劇設置,因為經典往往已經是最合理的配置,而任何改變都必然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

因此,當你隱去程嬰本身對趙家有義理、只是因為機緣巧合才牽扯在救孤一事之中時,那麼你就必須捨去「生死孰難」的抉擇,也就無法讓程嬰為了千金去「出賣」孤兒,也就無法為屠岸賈這一為了將趙氏斬草除根而不惜殺死一城嬰兒的惡魔找到一個不殺死程嬰手中兩個嬰兒的動機。由於導演大幅改變了經典設置,又沒有提供這種相應的調整,故事中充滿了各種不合理,要說可以說上一天一夜。

擁有平面人物不一定是壞事,但如果每個人物都根本沒有性格、而成了只是為劇情服務的道具就可悲了。在戲劇中,「程嬰卒與俱匿山中」的情節已經變成了把自己和孩子住在屠岸賈家中。這樣雖然刻意增加了衝突,但實際上弱化了程嬰完全捨己為人的人物性格和張力。但和電影相比,戲劇還是做了一些調整的嘗試(雖然並不全部成功),電影則完全沒有邏輯可言。這一致命缺陷再加上陳氏影視語言的貧乏和諸多笑場設置,使得《趙氏孤兒》成為了失敗之極的作品。如果說還有一點意義,就是讓更多的人知道了程嬰。但和各種戲劇化的嘗試相比,司馬公的「原作」要動人得多,那才是中國義理的本色。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