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15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粉色牙印

2010-12-06 19:53:24

《趙氏孤兒》一點不是影評的觀後感


4號請十五位同事一起觀影

最後卻因為第二天第二天非加不可的班

請客的反而去不了

各種掃興

於是第一時間看了凌晨零點的首映

急衝沖地趕到電影院

沒有了等待電影開始前的期待只剩下來不及調整的呼吸

從現實遽然跳到另一個故事中

一開始便是帶著神經質的台詞

這種落差有點不能入戲



趙氏孤兒

與其說是趙氏孤兒的復仇

不如說是程嬰的復仇

前期有張力十足的宮廷政變

是讓人們茶餘飯後噓唏不已的傳奇 有匪夷所思的殺手秘技 有陰謀 有美人也有大忠大義

後期是隱忍蟄伏的養育之路

是沒有英雄的生活 只有夜夜秉燭夜談的老友 共同守著一個秘密偶爾苦中作樂

一張一弛

血淋淋的故事看著也就不那麼揪心了,偶爾會意一笑的小幽默也讓人輕鬆許多

這點很像之前看《劍雨》的感覺

平靜的生活潛伏各種危機

隨著孤兒一天天長大

讓人也不禁也為最後一天的結局擔憂

陳凱歌終究是文藝

本可以按傳統走常規套路講述古代趙氏家族的興亡史

卻不甘於墨守成規

相比殘酷的權謀與政治,他更想傳遞的是親情與友情

他電影的畫面結構、光影、音樂還有剪輯都賞心悅目

驚艷於程嬰寫下仇恨書時的皮影特效

透著一股情懷

是我喜歡的

都說電影是導演的藝術

幾年中國大片

只有看完陳凱歌的電影 腦子裡才映出這句話

雖然沒有復仇的快感

依然意猶未盡

很想再看一遍

 

話說不管是最初陰差陽錯

還是最後選擇韓厥暗殺

程嬰是個徹頭徹尾的復仇失敗者

沒有英雄

沒有大忠大惡

只有小人物的隱忍堅守與小心翼翼的不安

只為一個看起來可笑的結局「我要把這個孩子養大,讓他們相親相愛,再把孩子帶到他面前,告訴他,孩子是誰,我是誰。」

不過這種類似小人得志的復仇方式倒是和程嬰很契合

那麼當程嬰發現現實已經偏離自己預設的軌道

而最終不得已採取最傳統的復仇方式:行刺……

是什麼改變了堅持十五年的初衷

是復仇者十五年的悲哀

還是出於父親的愛?

到底是情感戰勝了仇恨

如果說想用現代人的思維去詮釋春秋時期的關於愛大於恨的復仇故事能合情合理

那麼當程勃面對十五年朝夕相處的義父把劍相向、毫無情義時

那種屬於家族使命式的復仇情感已經不是屬於我們這個時代所能理解的了

這個故事改編的……我不太喜歡

像一種悖論讓我有點糾結

不過很多時候人做事都不是需要所謂充分理由的



電影中唯一感動我的一幕是

終於釋放了隱忍十五年的仇恨而一朝得報的韓厥幾近虛脫得與程英的擁抱

其實復仇很簡單……

但是十五年的殺的是自己的心

說到韓厥

從整部電影的故事走向來說

倒是認為幾個黃先生的特寫可有可無

甚至感覺一瞬間模糊了矛盾焦點 讓故事橫生枝節

出現了具有故事性的特寫

卻沒有安排給他情節

反生遺憾

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陳導對黃曉明的特別優待呢

回想比較有意思的是韓厥搶孤那一組鏡頭

拖、拉、拽、踹、甩的幾個動作到位卻不失斯文哈哈

不見以往類似場面總是習慣來一番歇斯底里地搶奪 要嘛哭天搶地 誓不煽情不罷休

陳導說這部給黃先生的戲份太少,下部戲再繼續合作

我很期待哇



PS:非常不喜歡其中的一些台詞設計 淺白到讓我覺得有點囧

還有最後突來的浪漫……狗尾續貂……

難道是故意留下做為詬病?誘導輿論?哈哈

最後黃先生的毀容太不給力了啊

毀容了還是那麼俊俏

攤手啊~

下回戴個面具來「證明」你的演技吧

催悲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