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99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春衫

2010-12-06 21:31:46

《趙氏孤兒》----聰明反被聰明誤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儘管已經把期望值從「陳凱歌」作品的刻度線下移了不少,但趙孤的平庸和匠氣還是讓我頗感失望,看完真覺得太不給力了。陳凱歌憋的大臉通紅強迫自己不去陷入太多形而上的「傳道」之中,為了市場工工整整老老實實的講了一個故事,儘管這個故事的基本內容是大部份看這部電影的人都知道的。

故事基本分成兩部份,與孤兒無關的那部份拍的是水準之作,整個宮廷政變的戲一氣呵成,波瀾詭譎(除了那個小蚊子我一直覺得設定的很可疑,大冬天的)特別是趙盾家奴救主那段,那個使大錘的哥們很符合我看東周列國或史記時候對那些生猛忠誠的死士的想像。與孤兒有關的部份,搗著戲裡葛優的小碎步一路朝著不著調的方向跑了下去,看的人心生悶氣。

但畢竟是拍出過《霸王別姬》且一度被很多人冠以「大師」名號的陳凱歌,他怎麼可能滿足於像個好萊塢商業類型片導演一樣,只是在經典故事框架上把故事用電影語言講圓講精彩了呢?於是,陳凱歌一抖機靈說,我要讓這部大家都知道內容的故事符合當代人的價值觀,於是乎,門客程嬰在自己的家主一門被屠後舍子救孤,之後忍辱撫養孤兒長大並助其為家族復仇的故事,搖身變成了郎中程嬰趕巧被託孤,沒算計明白後喪子誤打誤撞下救孤,之後將其作為自己復仇的工具。

這個讓陳凱歌覺得很聰明並得意的到處宣講的改動,在我看來真的是愚蠢且擰巴,而且正是這個自作聰明的本質改動,讓整部電影除了往賀歲檔里擠進去一部有葛優和幾個明星的「大片」,並且為2010年100億票房大計添磚加瓦外(個人覺得票房最多1.5億打住),幾乎沒有什麼存世意義。不,它的意義也許是告訴別人,經典的改編可以有很多種解讀和詮釋的方式,但千萬別像陳凱歌這麼玩,這不叫顛覆,這叫現眼。

我大致可以理解陳凱歌想去符合的所謂當代人的價值觀是什麼,不外乎是「尊重人性」,陳凱歌的意思可能是,你尊重人性就不能幹出拿自個孩子的命去換主子孩子的命這麼不人性的事,這樣不真實,不可信。陳凱歌也希望把他理解的原著里「忠義」二字留下,但把倆字前面那個「愚」去掉,於是他通過一年的思考和對劇本的修改,終於把「愚」放到了自個的頭上。

我不大明白「愚忠」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個人懷疑也是我國文化教育的產物。從小聽評書《楊家將》《岳飛傳》《呼家將》什麼的,每每看到裡面好人被奸人所害,比如勇猛的楊七郎被潘仁美綁在柱子上射死就抱著收音機大哭,聽到他們高奏凱歌打敗敵人也激動流淚,但後來老師說,那叫「愚忠」,我就特不能理解,直到現在我還是不能理解。按我們歷史說的一些說法,如果這個人所忠於的國君或朝廷是有錯的或者後來被歷史證明是即將失敗的,那麼效忠的那個人就叫愚忠。我們的歷史書說,岳飛不應該替朝廷征方臘,應該幫助他們推翻腐朽的封建政權,真夠扯淡的!

「忠」或者「義」之所以成為中國人追求的美德和風骨,很大程度在於其「純粹」,不講條件、不記得失,不摻雜念。你忠的人或事,其本身的對錯或其結果的成敗都不影響到你的忠。這就是為什麼程嬰能夠舍子救孤,為什麼豫讓吞碳聶政毀容的原因。這就是忠義,沒有愚或不愚。

探討當下中國人普遍的價值觀是什麼是個宏大且沒譜的事情,我不知道陳凱歌憑的是什麼以為自己這個改動就是符合現代人價值觀的,那些含著傳統忠義精神的各類戲曲還在各個地方演著唱著,老人小孩們都看的明白。那些兩千年前忠臣義士的精神拿到現在,還是能點燃我們的熱血,感動我們的靈魂。 原本的趙氏孤兒,我們都能明白,陳凱歌,你明白嗎?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