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99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youki

2010-12-07 01:26:15

陳導的大耳刮子


     看《趙氏孤兒》完全是偶然:好不容易團了張票進電影院看哈7,到了才知道昨天已經放完了最後一場,面對著《大笑江湖》和《趙氏孤兒》,我只有選擇了後者——不是因為對《趙氏》還抱有希望,只是對於老趙和他的妖嬈弟子實在不感冒。話說老趙的事業這幾年紅紅火火,大有隻手遮天之勢,成龍大哥愛作秀也就不說什麼了,不知道王家衛等人的文藝腔兒怎麼跟二人轉接合的,求解中~~
      把話題轉回《趙氏孤兒》,說實在的,剛開始的時候我著實被驚艷了一下下,或許是影院的大螢幕和音響原本就使人容易被感染,當趙氏父子被當朝陷害,趙氏一家慘遭滅門,我的眼淚幾次忍不住要奪眶而出了。看著范冰冰身著一襲紅衣在白沙地上優雅地死去,我第一次發現金鎖原來出落得如此漂亮啊。然後葛優(葛爺的面目實在深人人心,於是我悲劇地把程嬰忘卻了——也好,反正此程嬰和彼程嬰關係也差得遠了去了~)抱著趙氏孤兒倉惶逃跑,去找公孫杵臼,回到家裡——看到這裡,我一向尊重歷史的朋友開始不滿了:不是這個樣子的嘛,他們篡改了歷史!我連忙讓他不要大驚小怪,並且認真地向他解釋:現在改寫歷史才是潮流!你沒見一代梟雄曹操為了小喬而發動一場戰爭?人家這將「還原現實,凸顯人性」,懂不懂!
    憑心而論,我對於這樣的改動還是蠻欣賞的,在我看來,把程嬰寫成一個小人物,反而更能夠凸顯出他在忠義和親情之間的抉擇:他並不是一個偉大而又無情的視「忠義」高於一切的冷血英雄,只是身不由己地捲進了一場不屬於自己的戰爭,在面臨抉擇之前,他也肯定經歷過複雜的心理鬥爭和生死抉擇,這讓我在敬佩之中又平添了一份同情與感動——然而,我錯了,在葛優悲痛的「你騙我!你騙我!」的大喊之中,我終於明白了:他始終是個小人物,可憐、可嘆,而又可笑。原來他真的沒有想要用自己的孩子去換趙家的孩子!原來他這悲劇而又喜劇的一生一直生活在騙局當中!原來公孫杵臼這個大忠大義之人也是個騙子!
    話說程嬰把孩子抱回家細心撫養,做出釘死屋門等一系列令人費解的舉動,我正在猜他的用意時,韓厥出現了,揭開了驚天的謎底:原來程嬰撫養嬰兒,投靠屠案賈門下,竟然是為了「把他養大,把他(孤兒)帶到他的面前,告訴他這孩子是誰,我是誰。」這一宏偉的目標。原來我們的葛優叔叔,忍辱負重(我都不好意思用這個詞,話說程嬰被天下人唾罵,真的是忍辱負重,而葛爺除了大老爺們養個孩子不容易——就這還博得了眾人的同情,再就是投到仇人門下心裡不痛快之外,他受了誰的辱了?他養大孤兒就是為了給他老婆孩子報仇,差點把孩子弄成心理畸形,負的又是哪門子的重?)就是為了讓別人知道:「我是誰!」,這是多麼高深的哲學問題啊!
    再說韓厥,這個在史記中為了保護嬰兒捨身取義的人,不知道導演是為了增加他的戲份還是其他的緣故,他也被改編了。一開始似乎他是屠案賈的人,在屠案賈陷害趙氏一家中也做出了一點點貢獻,雖說最後一念之差放走嬰兒,但若沒有那條魚(看到這裡我忍不住狂笑,黃哥還是一如既往的"一三」啊~),若不是公主那句「就算發現了也不是你的錯」的保證,不知道他會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可惜屠案賈太過冷酷,一甩手就把一個花樣帥鍋給毀容了。於是乎韓厥決定報仇……他找到了葛爺。於是乎他們兩個人開始了長達十五年的復仇之旅,主要內容就是——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葛爺把趙孤關到房間裡,靜靜地等待著一聲鈴響,兩人徹夜長談葛爺的「宏偉計劃」,一遍遍溫習著成功的美夢。話說韓厥好歹也曾是一員武將,功夫應該了得,就算屠案賈手下戒備森嚴,暗殺不成也算是成就了他劍客的聲名。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潛力股」,硬是陪著葛爺秉燭夜話地絮叨了十年,也荒廢了十年!一開始我還有些疑惑,看了專業人士的評論之後才明白過來:這裡面的確暗藏玄機啊!放棄一生的理想(復仇好歹也算個人生大事吧~),心甘情願陪著葛爺玩過家家,一不小心還有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危險,這需要怎樣的深情和摯愛呀!
    而在韓厥和葛爺的秉燭夜話中,趙孤卻和乾爹屠案賈之間培養起了深厚的情意,這使得他在一開始並不相信葛爺和韓厥的真話,一心袒護乾爹;另一方面也使屠案賈在得知趙孤真實身份之後,還是將他救出敵人的包圍圈。為了救屠案賈,趙孤甚至不惜和父親大吵爭執,取得救命藥丸,使葛爺悲痛絕望,收拾起衣裝——看到這裡我心有竊喜,原來導演是要倡導消除仇恨、天下一家親,這是多麼符合天朝的河蟹政策啊;另一方面又忍不住擔憂改動會不會太大了點,而且搗騰了一個多小時這樣結尾也有些餘力不足吧,怎麼著也得有點心理掙扎?事實證明編劇和導演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屠案賈一句話點醒了趙孤,他回到家裡,質問葛爺……後面的劇情,我沒法再講下去了。總之最後該死的還是死了,葛爺也了卻了心願,追隨自己老婆孩子去了,也算是個圓滿結局了。作為觀眾的我該鬆口氣了吧?可是沒有,我還在想著趙孤。
    話說這孩子小時候我就替他捏著把汗了,從小就被葛爺當作復仇工具,時時刻刻都要看著他,還得忍受家裡動不動來一個凶神惡煞的疤臉男人,我真擔心這孩子心理得出問題。而且在小時候就被「父親」告知乾爹是殺害他娘的兇手,不知道內心得多麼痛苦——然而他沒有,十五歲的少年,仍然信任並愛戴乾爹,對於膽小怕事的「親爹」反而有些看不慣。不知道他還記不記得小時候那句「我不想去乾爹那兒」的誓言,又或者他早就忘了他那反正沒見過面的娘?他這邊其樂融融父慈子愛,那邊韓厥和葛爺沉不住氣了,告訴他真相——而他竟然不相信!其實這「不相信」蠻有說服力的,換我,猛地一下告訴我我爹不是我爹,乾爹是我仇人,我也不相信。可奇怪的是第二次他就信了,不但信,而且接著就來了個角色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對老爹說話也冷漠無情理智氣壯了,對乾爹那更是滿腔仇恨氣勢洶洶了。其實看史記時我就對這個情節充滿疑惑,有些遺憾司馬遷沒能將趙孤的心理鬥爭描寫出來,而是一上來就將「弒父之仇」放在首位了。看了陳導在宣傳時強調「改編更注重『人性。』」「拍攝《趙氏孤兒》最看重的是情節的真實感」,心想這次該是有所補償了,可是看完我就不明白了?屠案賈剛剛救下義子接著就至他於死地怎麼就「人性」了?趙孤剛剛不惜一切救出乾爹接著就拼上性命也要幹掉他怎麼就「真實」了?就像是一個人前一秒鐘還掏心掏肺願為你肝腦塗地,後一秒鐘就啪一聲給你一個大耳刮子,你覺得真實嗎?你覺得人性嗎?還是會憤憤不平大罵「神經病」?
    陳導的《趙氏孤兒》,就像是一個人,一上來先是給你糖吃,後來糖沒有了,就換上了白開水,後來白開水沒有了,於是就出現了地溝油、毒大米、假雞蛋、三氯氫胺牛奶……你捏著鼻子灌下去,還沒等有什麼怨言,啪的一下來了個大耳刮子,打得你暈頭轉向。不明白?問導演、編劇和某某資深影評人去吧,他們會告訴你什麼是「忠義」,什麼是「人性」,什麼是「悲壯」「真實」……

    ps:今天吃飯時,朋友又提起《趙氏》,問道,這個人是不是拍過《霸王別姬》的?我說是,他一臉不可思議的樣子。後來我突然想起,《霸王別姬》的編劇是李碧華。
    PPS:看到一個評論,擅自截取了一段放在這裡:「更生活化、人
性化的描寫還是讓我刷新了一些認識,就像《赤壁》以幽默調侃歷史、《三槍》以喜劇挑戰悲劇一樣,觀眾難以認可,我認為反而有亮點欣欣然接受之。」突然間醍醐灌頂,明白了成功的秘訣:反向而行之。我不懂歷史又怎麼樣?我沒有深度又怎麼樣?我可以以「戲說」「笑說」甚至「亂說」來消解歷史,我可以以「庸俗」「媚俗」甚至「惡俗」來嘲諷認真,在大眾們「裝逼」的討伐唾罵聲中,《老男孩》《待業青年》這些雖然稚嫩或老套但至少還有點真情的小片漸漸銷聲匿跡,唯有張氏二人轉和葛爺的N次相親一邊大把大把地撒著錢,一邊盛行著。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