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15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燕子塢主人

2010-12-07 03:13:44

脫衣看「趙孤」


一部在劇情上不再有懸念的電影,好比看脫衣舞,觀眾既然不關心結局和流程,那重點就在於誰來脫、脫的過程是否熱辣,是否能讓人耐得住性子從酥胸半露看到羅裙盡褪。

如此香艷的事,讓葛大爺來做,實在難為他老人家。他跟整部戲是那樣格格不入,在華麗的背景和一堆俊男美女中,是那麼硌眼;從說話的腔調到「猥瑣」的形體動作,都像是在穿越,從《卡拉是條狗》穿越而來。事實再次證明,只有馮小剛才能還葛大爺以原生態;落到其他導演手裡,都相當於毀容,而且作為失敗的例子,他很成功。

我喜歡看王學圻,他是這部戲的魂,在氣場上把葛大爺壓得跟浮雲一樣。我喜歡看黃曉明,將軍的扮相很養眼,浪人的扮相有殺氣。我甚至喜歡看范冰冰,將雍容華貴的氣象,演繹得頗到位,而且在我看煩她之前就自行了斷,甚合吾意。我最不願意看到的竟是葛大爺——可是,如果沒有他,我會去看王學圻、黃曉明嗎?答案是80%不會。所以葛大爺是「賀歲帝」,所以馮小剛、姜文、陳凱歌找他4P。

與風格一貫生猛的姜文,和敘事九淺1深的馮小剛相比,陳凱歌這幾年拍電影,越來越符合他這年齡段男人的性能力:前戲精彩,後繼無力。從《無極》《梅蘭芳》到本片,無不如此。本片的前30分鐘,如史詩般壯麗;後90分鐘,如死屍般蒼白。前30分鐘裡,場面之宏大,情節之緊張,陰謀之詭秘,廝殺之慘烈,令人嘆為觀止。尤其那使錘力士格外搶眼,先是血戰將趙盾救出王城,又以錘鏈負起失輪的馬車,冒箭雨奮力突圍,最後慷慨而死……正當觀眾熱血沸騰之時,劇情卻急轉直下,突然就變成了「兩個奶爸一個娃」。有孩子的觀眾,不妨把接下來的60分鐘當教育倫理片看:對孩子是該圈養呢(支持程爸爸的舉手),還是要放養呢(支持屠爸爸的舉手)?是挫折教育好呢(屠爸爸讓孩子摔一跤,教會他「誰也不能信」的道理);還是賞識教育好呢(不捅破程爸爸和疤臉叔叔的姦情,就獎一碗麵條)?說起來,前30分鐘的好戲,基本是照著元雜劇《趙氏孤兒大報仇》的劇情來的;而60分鐘的教育倫理片,全是編劇(陳導分身)的意淫。這樣一分析,問題在哪裡就很明顯了。

陳凱歌對這個經典故事的改造,集中在對人性的兩處質疑:一個人怎麼捨得用自己孩子去換別人孩子一條命?而一個人,又怎麼捨得殺死疼愛他15年的養父?所以他讓程嬰的義舉,多了幾分誤打誤撞:先是自家的傻女人壞事,接著被老狐狸公孫杵臼算計,獻子成了不得已的事,因此撫養趙氏孤兒,就有了給自己妻兒報仇的私心。
 
至於孤兒程勃(嚴重笑場),《史記》說程嬰是躲在山裡把他養大的,所以不存在身份認同的問題。他拜屠岸賈為義父(取名屠成),是元雜劇設計的情節,後來程嬰通過「自製手繪+看圖說話」,告訴了他身世。而片中,陳導大膽地把手繪升級為了動畫版,可不知怎的,卻沒了下文,手繪成了「動漫控」程嬰的自娛自樂,讓人摸不著頭腦。

元雜劇對程勃思想轉變的處理,是比較粗糙的;陳導雖然處理得細膩了些,但也沒有壓倒性的說服力,尤其是在對屠岸賈這個人物濃墨重彩之後。這個戲台上的大白臉,被詮釋成了追求「無敵」境界的梟雄——「真正的無敵,就是不把自己的敵人當作敵人」。特別是他與程勃的父子情,表現得格外動人。當他得知程勃乃仇人之子,原想讓其死於亂軍,但一聽愛子喊「義父救我」,就毅然策馬回頭,隻身殺入重圍。到了最後父子刀劍相對,他穩佔上風,卻不捨下殺手,見愛子受傷,那一臉的痛惜,真真切切……在王學圻的演繹之下,屠岸賈的人格魅力大放異彩,而葛優這「親爹」,倒像是破壞人家父子關係的第三者了。

這個故事的高潮,在太史公筆下是一場政治密謀,「攻屠岸賈,滅其族」;在紀君祥筆下,則是程勃奉旨擒拿屠岸賈,將他「釘上木驢,細細的剮上三千刀」。而在陳導的鏡頭裡,沒有精心的謀劃,沒有大場面的廝殺,只是一場父子對決,讓身子骨還硬朗的王學圻,耍了幾下鷂子翻身,如是而已。真心希望陳導能重新認識自我,多拍些二三十分鐘、動作劇烈、能讓觀眾熱血沸騰的短片,進軍日本市場。特給以4顆星,以資鼓勵。



----------------------------------------------------------------------------

【悲情背後的姦情】

●據《左傳》的記載,莊姬和自己LG的叔叔趙嬰有姦情(晉趙嬰通於趙莊姬)。在性開放度極高的春秋戰國,這類亂倫事件實在小case。有趣的是,後來另外兩個叔叔,可能也像插一腿,就趕走了嬰叔叔,嬰叔叔在流亡途中死掉了。莊姬對婚外情還是很忠誠的,誣告那兩個叔叔謀亂,幹掉了他們。

●《史記》云「趙朔妻成公姊」,晉成公是晉文公的兒子——他有個很受受的名字叫「黑臀」,這麼說來,趙莊姬就是晉文公的女兒。但《左傳》說,趙朔的爺爺趙衰,也娶過晉文公的女兒!如果真是這樣,這一家子真是亂套了,趙朔能管他爺爺叫姐夫,他爸得叫他姨父。


----------------------------------------------------------------------------

【悲情背後的史實】

●「趙氏孤兒」的真實性,一直有爭議。楊伯峻先生就認為,司馬遷是把民間傳說當成了信史。考據學神馬滴我不在行,就覺得程嬰這名字很可疑。程嬰者,呈嬰也,這種取名法常見於諸子百家的典故,其中的邏輯,就像偷雞摸狗的叫張二狗,當街耍流氓的叫王發春。

●《史記》中,程嬰換的可不是自己孩子,而是「謀取他人嬰兒」。這人販子,攢人品一直攢到了元朝,在《趙氏孤兒大報仇》中華麗變身為舍親取義的義士。這一神來之筆,才使這故事名垂千古。

●程勃後來承襲父爵,執掌晉國國政,即趙武子。歷史上的韓厥,可不是疤臉叔叔,也是晉國望族,滅屠岸賈,是他設下的計策(元雜劇中,他放走程嬰後自刎了)。後來「三家分晉」中的韓康子、趙簡子,就是兩人的子孫。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