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15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澤帆

2010-12-07 05:35:54

黃曉明才是最大主角!


當黃曉明飾演的韓厥一登場,除了忍不住想笑外,給我的感覺就是驚艷。覺得一定是狠角色,冷若冰霜的表情,略帶嫵媚的眼神,人物屬性不是昭然若揭了嗎。但隨著劇情越往後走,確切地說,被屠岸賈在左眼劃了一刀後(或者說撞見程嬰後),這個人物好像就垮了,像晨勃撒了泡尿後漸漸萎了。感覺他的華麗出場只不過是戴了一個皮笑肉不笑的冷艷面具,我所期待的陰險狡詐,武功高強,殺人不見血的韓厥狠角化為泡影。我不禁怒從中來:為什麼在戲裡還要裝?
難道是程嬰挽救了他?讓一個本因邪惡的人物在還沒成形的時候回頭是岸,間接將劇情引向了另一種軌道。我認為,電影人物鏈頗為複雜,彼此人物各有串聯,在這部兩個小時的電影裡,將愛恨情仇、大忠大義、勾心鬥角、機關算盡都囊括其中,殊為不易啊。
當然,在一部電影裡要將這些大命題都發揮,也只能點到即止,難以盡興酣暢,野心太大,功力太弱,到頭來反而適得其反,搗鼓出一部四不像來。顯然,陳凱歌導演,這位經歷過《霸王別姬》和《無極》的大起大落的導演,對於拍戲已經駕輕就熟,知道一部電影的軟肋,知道什麼都要,最後只會什麼都沒有的道理。於是,他擷取了一個主題著重敘述,這就是海報和宣傳上濃墨重彩的「大忠大義」。至於你還看到了什麼,這是觀眾的事,當觀眾指責陳導跟上潮流,有意賣腐。在這個腐女當道,並正值宣傳期的當口,導演所要做的只有咂咂舌,不置可否。
而我在這篇與其說是影評不如說是日誌里所要做的就是以我作為一個蛋疼觀眾的角度來釐清一下電影的人物關係,以及表達一種觀點:在此片表現平平甚至可以忽略掉的黃曉明,才是最大的主角。
這裡插下關於黃曉明拍攝此片的感悟和心態,有助於下文的展開。「《趙氏孤兒》劇組昨日又曝光了帥哥黃曉明的刀疤臉『毀容』照。一直希望突破『太帥』侷限的黃曉明,在陳凱歌導演手中,終於打碎了『花瓶』外表,在演技高手林立的《趙孤》中殺出一條血路。」「在原劇本中,將軍韓厥毀容是在臉上,是黃曉明主動要求設定在眼睛上,這番改動徹底打碎那張千萬少女心中的『明教教主』形象,讓其豐富而糾結的內心說話。」「黃曉明戲稱這張刀疤臉是陳凱歌送給自己豐厚的見面禮,『這一刀也劈開了我演技的大門,好像有種開悟的感覺了。』」「十年前我給自己一個理想,我說我要拿奧斯卡影帝,那是不可能的,現在來說不可能的。」「對於前段時間纏身的負面新聞,黃曉明坦言已經習慣了,他還用一句古詩來說明,『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陳凱歌說,『黃曉明對待角色和作品總是懷有虔誠恭敬之心,這讓我想起若干年前我和張國榮的合作,他也是外形非常俊美,坐在那裡不太說話,抽著煙的手微微有點抖……』」
可見,黃曉明在此片可謂下足功力,甚至可以稱得上脫胎換骨,為一個戲份不多的人物甘願捨棄帥氣的外表,以此回擊媒體一直將其定為偶像派的看法,藉此機會躋身實力派演員。或者說他將刀疤設定在眼睛上的做法經過深思熟慮,明白自己演戲的最大不足在於雙眼,只會在戲中用眼神飆戲,耍帥,於是狠下心來,乾脆給其一刀,以防眼睛在拍攝中頻頻不由自主地齣戲,真是一舉兩得,妙哉。或許黃曉明白傳可以這麼開頭:很多年以後,黃曉明憑藉一部幪眼俠力作,站在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頒獎台上,準會想起《趙氏孤兒》那道駭人的刀疤。
說句實話,黃曉明在電影中的唯一亮點就是被毀容之後的那聲嚎叫,叫得悽愴。其餘都讓我想笑場。
其實將整個劇情鋪陳開來,戲份最多的是韓厥。陳導在這裡用了一種新奇的拍攝手法,這是我觀影至今從沒見到過的技巧,類似省略法,或謂「冰山理論」。這種技巧的好處是讓觀眾參與進來,自行想像。將另一個韓厥藏於海底,這樣一聯繫,一些情節的紕漏和忽視,就能很好地解釋出來。
就是說,《趙氏孤兒》的韓厥人格分裂,是雙面人。明里與程嬰打情罵俏,暗裡仍然忠輔於Boss屠岸賈。是真正的「讓其豐富而糾結的內心說話」。
海面下的八分之七是這樣的:韓厥自小跟隨屠岸賈身邊,而屠岸賈有戀童癖(可從他與程勃相處看出),屠岸賈身邊的娘臣亦然,兩人長期猥褻他,使其童年陰影,心理受到創傷,在行為漸漸表露出來,在潛移默化中對男人有依賴感。電影開場眼神嫵媚,舉止優雅,笑靨如花,說話不急不緩的韓厥是他的第一形象,本是心狠手辣的角色,卻在第一眼看到程嬰時淪陷,彷彿心裡的堅冰被融化殆盡。在程嬰這種市井男人中,韓厥動了真情,以致最後為他,而不是為了莊姬的自殺而放了趙氏孤兒。甚至不惜被屠岸賈毀容。
自此,韓厥開始了艱難地一人分飾兩角。假裝為了報仇投靠程嬰,實則是為了和他happy together。試想,一個從小被Boss猥褻大的人,甚至被虐待,心理奴性已經根深蒂固,是不會反抗,更不會產生復仇心理的。屠岸賈在韓厥的生命中一直以高高在上的權威形象出現,在韓厥小小的心裡已經埋下了不能褻瀆的種子。被毀容只不過是另一種愛的方式罷了。屠岸賈自然不必費心韓厥會與自己作對。
從這裡我們可以學到:怎樣讓手下忠心耿耿,只需將其培養成一個被虐狂。
假如說一個男人攜子投靠仇家,而身為一個深謀遠慮的人沒有一點提防之心,那麼劇情就太草率了。而假如韓厥這時毛遂自薦,表示去程嬰身邊觀察的話,這樣就顯得合情合理。早在程嬰投靠之前,他就已經和其接觸,套到了實情,為了往後三方彼此融洽地生活下去,他選擇了向屠岸賈緘默。可以說,韓厥成了連接程嬰和屠岸賈的橋樑,或者更形象點更邪惡點來說,三個男人在玩3P,韓厥在中間。
陳導將冷艷韓厥的戲份省略了,因為在電影中不是重點,著力描寫他與程嬰的打情罵俏。這時的韓厥是個親切的爺們,在和程嬰的摩擦中製造笑料。而隨著韓厥的長大,程勃正好接替了小時候韓厥的使命,成為了屠岸賈新歡。漸漸屠岸賈在程勃心中的份量甚至超過了父親程嬰。
電影里程嬰為了將來讓程勃知道真相,揮毫筆墨,在紙上重演了當時情景。為什麼後來再沒有提及到。高潮之夜,也就是程勃出征之夜,程嬰想向他和盤托出,但畫紙已被韓厥銷毀。而將實情用話語的形式顯然難以讓程勃信服。韓厥於是提出自己要去殺屠岸賈,用了無毒的箭射傷了他,並告知屠岸賈全部實情,請求他裝死,放程嬰父子浪跡天涯,做一個普通的百姓。屠岸賈大怒,將其殺死,於是他在後面的戲份中再未出現。程勃看到乾爹奄奄一息,求了父親的解藥。而屠岸賈本身也沒大礙,睡了幾天就醒了過來。
醒來之後,看程勃一直陪伴左右,動了惻隱,決定放他們父子,他告訴程勃,說之前懷疑錯他,叫他去叫父親同來。那時他已經做好了準備,要嘛程嬰放下仇恨,遠走高飛,要嘛與自己一決勝負。於是,就可以很好的理解,當父子來到屠岸賈府上,他披甲持劍,正襟危坐,安然等待命運的定奪。
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悲傷的是,屠岸賈死於愛子的劍下。悲傷的是,程嬰走在熙攘的街頭看到昔日美好的光景,愛妻與愛子,倒下的瞬間他是否想到了「這就是命」。悲傷的是,程勃用了十五年的時光來成長,成蝶之時卻體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並且還得到了這麼一個不好聽的名字。但最悲傷的是,韓厥肝膽塗地,默默付出,到頭來卻被愛主殺死,心上人到死也沒領情。
所以說,黃曉明才是最大主角!希望他能憑藉這部悲情大戲斬獲金雞百花神馬獎的最佳男主,並且在此讚賞下陳凱歌高超導演手法。

———————
內涵,各位湊合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