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金風暴--Inside Job

监守自盗/呃钱帝国(港)/幕后黑手(台)

8.2 / 79,008人    105分鐘

導演: Charles Ferguson
編劇: Chad Beck Adam Bolt
演員: 麥特戴蒙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斑

2010-12-07 07:22:15

greedy == good ?!right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506888/?start=100#comments

這部電影很牛X。牛X的地方第一點是思路很清晰,雖然各位編導明顯是選定了邊站定了位,只是「論述自己的觀點」的幹活,但是人物採訪數據分析,從華爾街,到政府,到經濟學家,時不時地用胳膊肘捅觀眾一下,不太明顯不是很故意,但效果畢竟是達到了。牛X的第二點是出場人物都很大牌,涉及美國高級行政人員,頂級銀行家,金融分析師,大學教授,甚至新加坡,中國,法國的政府官員等等。從記錄片,甚至可以說從discovery的角度,這都是一部很好的電影。對於有意研究金融的同學,有意研究危機的同學,有意研究金融危機的同學,甚至只是有意想要投資股市投資房產以抵抗通膨的同學,這都是一部深入淺出,資訊豐富,分析明晰,概念清楚的資料/教學片。

說起美國這個國家,是個很神奇的國度,被很多人嚮往著,我則從來覺得「還好」,大約在經濟發展之類的問題上我是個很保守又不思進取的人吧。但是常常有同學在我一番保守又不思進取的發言後面評論說「你看看人家美國」,言下之意美國是個絕好的榜樣,只要我們在各方面照足美國那樣做,十年之後不說趕英超美吧,把美國學到八九成像還是不成問題的。當然在這些同學的美好想像中,一旦我們變成美國的完整山寨版,他們必然不會是那些在底層社區掙扎溫飽的 losers,統統都是在高級住宅區里牽著名貴小狗聽著ipod享受陽光綠萌新鮮空氣的成功人士。

暫且不去討論誰在這些同學當中的腦海中扮演著那些loser的角色,但是這些同學美好的野望活生生的解釋了一句話——greedy is good!當年《華爾街》當中的名台詞鼓勵無數美國的,中國的,法國的,日本的,天知道還有哪些國家的既不保守又很思進取的青年們學習金融經濟最後投身於 「投資」行業,朝著「美國夢」或者「美國那樣的夢」一步步邁進著。

我第一次見Luc的時候,他指著我的cv問「你有管理學的文憑為什麼最後沒有選擇經管方面的工作」——這是多麼的顯而易見啊!我們做it業的民工而已,每天靠著點腦力賺血汗錢,怎麼比得上經管行業,左手錢來右手錢去,轉眼間興許就發達了,你看看華爾街那些泡名模開名車住豪宅的。況且我是女生,程式設計神馬的,跟一群穿老頭衫夾腳拖鞋的宅男關在一個辦公室裡,連穿個名牌化個時髦妝容賣弄青春資本的機會都沒有,划不來啊很划不來。因為太顯而易見了,我都不曉得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once upon a time,我隻身去遠方旅行,家長拜託當地的友人照顧一下。友人很負責地百忙之中抽空領我四下游玩。當然生意人麼,時間就是金錢,所以遊玩間隙得到機會還是要百忙一下。於是在經過市中心的時候我們順便進入當地最大的醫院,直接找到該醫院最牛X科系的主任。友人與主任一旁切切私語。我雖未成年,卻不 innocent,諸如什麼美國還沒有通過臨床檢驗期的抗xx病特效藥,成本價多少,進價多少,開方價多少,給醫生的回扣多少,等等等等,即使不是故意偷聽也知道一二,自然曉得他們在聊什麼。待友人談畢了事情,主任送我們出來,拍著我的肩說「好好唸書,只要你能進醫學院,畢業了進xx醫院肯定沒問題」云云。只見候診室裡坐著千里迢迢不知從哪個鄉下趕來看病的黑瘦農民,主樓門外停著醫生們閃閃發亮的bmw。

後來我沒進醫學院,卻報名了經管的雙學位。我想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勞碌一生背朝天腳踏地提供人類最基本最需要的東西,末了搭上一生的積蓄卻連一盒藥都買不起,而有些人仗著好運或者好命就能在幾個小時一桌飯上揮霍掉別人一年的生活費。雖然畢業之後我選擇當民工——大部份時間跟代碼糾纏是很痛苦的但在某些時候還會覺得「至少我是個創造者,一個小小的程序至少能改變一些人的生活」,不過這段過程還是挺有用的——至少想起來了自己還會記個帳,也不至於被什麼投資顧問坑騙。知識這個時候不僅是力量,也是金錢,我總覺得金融學之類的課程,在一個真正有道德的國家是應該免費的開放給所有國民,上山下鄉,像大選宣傳候選人那樣硬塞也要塞給每個公民人的。

但是現實世界的國家,全都分成既得利益者和未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制定掌握控制了遊戲規則,以防止自己的利益被未得利益者竊取,未得利益者削尖了腦袋鑽營這些遊戲規則以求謀取別人的利益,而一旦他們得到了利益,他們就變成新的規則守護者。變的只是玩遊戲雙方的關係,遊戲的規則從來未曾改變過。 greedy是人類的天性,人人都以為「只要我這樣這樣,那樣那樣,我也就可以變得和xxx一樣一樣」。於是掌握了規則的人,都不希望別人窺探到規則當中的奧秘,更不希望有人來打破這個規則。直到這個遊戲崩壞為止,所以金融學校永遠是最貴的學校。

問題是,永遠沒機會成為得利者的人問——什麼會時候崩壞?既得利或者有可能得利者問——如果我們不想它崩壞,想繼續這樣玩下去,有沒有阻止的辦法?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幾次金融危機好像大震前警告,預示著一場以美國這個掌握了全球最多資源的金融帝國為核心的大災難的到來,於是所有處在這個金融圈裡,利益間有瓜葛的都開始自危,都開始思考。這部電影應該跟克里夫蘭 vs. Wall Street一起看,看兩種文化兩種經濟制度兩種社會體系——自我設定角色為「有可能得利者」和「永遠沒機會得利者」——的思考後結果。

本片以社會主義式的經濟制度被破壞的結果入手,片中採訪的幾位國外官員,其中有象徵著第三方崛起力量的中國,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而充當歐洲發言人的並非好朋友英國,而是其歷任(不包括現任)總統都被美國指為「對美國不友好,喜歡共產黨」的法國的財政部長。這三個國家的發展路線,社會制度,司法體系各有不同,透露出本片編導對於國家干預經濟,結束美國人向來標榜的「絕對自由市場」,這個路線的傾向性。

而另一廂邊,在面對美國的錢力時,法國人恰恰也在想著改變自七八十年代開始搞起來的國家社會主義形式。

在這場追逐錢的遊戲中,根據能量守恆,永遠只能是一部份人壓榨另一部份人的結果,每個個體所在乎的只是自己究竟處在被壓榨一方還是壓榨者一方。美國的社會結構以中產階級為中堅力量,銀行家和政客們也都不傻,不會太伸手去壓榨這個主流社會,而主流社會想的也不過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這些都有保障之餘,現行的社會體制還能給他們個「一朝致富爬入上流」的美國夢發發,那些低收入戶是死是活有何相干。只要這一部份人的利益沒有受到威脅,只要這一部份人還樂於盯著眼前的胡蘿蔔前進。那麼這場遊戲必將以現行的規則玩下去,直到崩盤的那一天。溫水煮青蛙,向來如此。

電影這個載體,當不是以娛樂的姿態,而是以這種「我要搖醒你們」的形態出現在大眾面前時,其威力究竟是否能達到藝術家們所期望的力量,也只能拭目以待了。畢竟greedy is good,如果眼前就有一塊肥肉,誰能禁得住誘惑不立刻咬上去呢?我們真心所希望的,也只是——這塊肥肉千萬不要是從自己身上割出去的才好

PS:通貨膨脹,房價飛漲,兩極分化,教育昂貴,政經一體,權錢交融……大家覺得此情此景此等描述熟悉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