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99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黃大

2010-12-07 08:16:37

恩怨親仇的糾結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文/黃大


從《趙氏孤兒》回到現實世界,面對三里屯village光怪陸離的潮流浮華,一切顯得那麼不真切,什麼愛恨情仇的糾結、殺妻弒子的恩怨,一瞬間變得離自己那麼遙遠。

發生在那個遙遠年代的《趙氏孤兒》,對很多人而言也許並不陌生,尤其是70年代以上年齡層的人。而且古今中外類似題材的電影非常之多,特別是武俠、槍戰片,往往是一家人被奸臣或壞人陷害、慘遭殺戮,唯一倖存的後代被好人相救,含辛茹苦、忍辱負重、苦練武功,長大成人後終於殺了仇人,為親人洗冤雪恨。這樣的影片往往情節老套、故事曲折、場面繚亂,觀眾在大團圓的結局後心滿意足走出影院,轉眼忘了電影都演了什麼。

如果電影按照《史記》中的《趙氏孤兒》拍,也許整個的故事情節和風格調性就不是陳凱歌版本的樣子了。原著的內容很簡單,即使完全忠於並擴充成一部電影也會有很多種可能,就像那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所表達的含義,所以從古至今《趙氏孤兒》才不斷被改編成各種戲劇。

電影《趙氏孤兒》上映前,媒體做了大量的宣傳,上週五晚上還在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看了創作班底的秀場。只是印象中劇組談的都是一些人物的造型和場景的拍攝,諸如范冰冰如何演孕婦,黃曉明怎麼變成了刀疤臉自毀形象,海青對當母親的切身體驗等等。雖然此前輿論對於葛優這位喜劇大師,能否演好悲情角色的程嬰議論紛紛,以及陳凱歌用葛優來重新詮釋這一歷史人物會呈現什麼效果,因為那時候還沒有看過電影,一切還僅存於猜測,而且沒準都是為了炒作,所以根本無法知道電影的真正創作意圖。

看完電影現在想來,陳凱歌創作劇本的時候肯定也很糾結了一番。在原著中程嬰是趙朔的好友,但職業並非民間大夫;韓厥沒有去後宮搶嬰兒,也就談不上被毀容;程嬰獻出的並不是自己的兒子,公孫杵臼被殺其實是倆人定好的計謀;趙氏孤兒是在深山裡被程嬰養大的,長到15歲始終也沒認屠岸賈當過乾爹,於是也就沒有了最後那場為了報仇的廝殺;完成了託孤後,為向被殺的趙家人和公孫杵臼覆命,程嬰自刎而亡、從容赴死。

所以如何在原作的基礎上,重新塑造程嬰這個角色,怎樣安排一場復仇大戲和耐人尋味的結局,而且還要現代社會的我們能理解古人的價值觀,觸動人性的思考,並且被吸引人們走進電影院觀看,贏得賀歲片的票房,是陳凱歌團隊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在電影中,用程嬰親生兒子換下來的趙氏孤兒,被賦予了一項遠大的復仇使命,讓屠岸賈「生不如死」;程嬰含辛茹苦撫養著孩子,而且不惜屈身求榮,隱忍負重地等待著那一刻的到來,為自己被殺的妻兒復仇。最終發現真相的屠岸賈,雖然曾經殘忍地斬除了趙氏全家三百多口的性命,但是面對趙氏遺孤,關鍵時刻還是救了他,並決定放他和程嬰遠走高飛。可是對於一個孩子而言,一邊是他的生父,一邊是他的乾爹,愛恨情仇、道義親情,該如何做出抉擇?

看電影時一直在猜想,陳凱歌會安排個怎樣的結果,看到最後,覺得還可以接受;雖然網上有人評論說,結局有些牽強、不夠給力,如果能讓「程勃」的選擇再糾結些,如果程嬰最後沒有復仇成功,那會更有震撼力。

我想陳凱歌也許更想在電影裡告訴我們,何所謂冤讎,何所謂恩情,何所謂朋友敵人,何所謂忠奸善惡,如果一切冤冤相報,談何分辨誰對誰錯。這也是影片一直堵在我心裡,最後打動我心底的地方。誠然,如果趙武最後放棄了復仇,這樣一個不完美的結尾更充滿人性的思考和戲劇的張力。但是可能被拍出來嗎?

陳凱歌還是挺會講故事的,像《霸王別姬》、《梅蘭芳》,這一點他要比張藝謀強的多,雖然有人評論說他高高在上的文藝片的范兒太濃。其實他的《無極》本來也是個很好的故事,如果他不添加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很樸實的表現給觀眾,沒準也不會那麼失敗了。

關於電影裡的演員,葛優和王學圻的演技嘆為觀止,范冰冰、海青戲份很少,沒有太多的亮點。黃曉明對韓厥這個角色的挖掘實在很表面,如果沒有那道疤,真的沒啥可看的了。快樂大本營中,陳凱歌說給黃曉明親自示範戲,特地解釋說並不是黃演的不好。其實越解釋越黑,我的理解是,陳實在看不下去了,只好自己來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