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99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妝碧麗啼

2010-12-08 07:15:42

我是個沒有世界觀的人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昨天晚上去看《趙氏孤兒》,結果顛出了地鐵才發現沒帶學生證,於是我吃了頓味千若無其事的回去了……室友說這片兒得多爛啊,老天爺都幫你捂著錢包,深以為然。今天看到某潘的影評《與中國邏輯》,表揚陳凱歌用普世價值消解了中國邏輯,深以為然。想了想,還是去電影院以為了一下= =

      詬病陳凱歌的說他把忠義之士變成了猥瑣小人,違背了中國精神的核心;但是某潘卻覺得把讓非人性的崇高回歸人性,中國式冰冷刻板的精神悲劇恰好被消解。我是因了這兩條的衝突才進了電影院,其動機的變態程度如同身上有個傷口,破了的時候覺得疼,結了痂之後又覺得癢癢,非得把痂扒開連血帶肉的看看才腳著爽。我曾經問過我爸董存瑞炸碉堡的時候是不是真的喊著為了新中國前進,也曾經問過我爸為什麼為了拯救一個大兵瑞恩要死那麼多人;我既腳的為了新中國什麼的真虛偽,又腳的從一個人的角度做出的選擇太不靠譜。

      的確,按照陳凱歌的邏輯,程嬰走的每一步都是順應著一個小人物所能想到和能做到的一切本能,他被歷史的洪流挾裹著、忍耐著,他犧牲兒子救孤撫孤都是情勢所逼。我很好奇,如果程嬰從公孫府回來時,孩子還沒有被他老婆上交,這些陰差陽錯還都沒有苗頭存在的時候,他到底會做什麼樣的選擇:他是會在所謂中國邏輯的指導下自覺交上自己的兒子,還是在戰戰兢兢和良心譴責下交上趙孤?你不能說我這樣幸災樂禍的假設是出於頑固的期望視野沒有被滿足而產生了變態,只是陳導的改編不僅消解了陳腐的中國邏輯,還一併消解了這片子為數不多的精神衝突——這的確不是非人性的崇高,因為崇高根本就不見了。至於後半段,我也腳的挺精華的,因為前面的精神衝突被消解的差不多了,如果不是後半段程嬰忍辱負重體現了小人物身上特有的韌性和善良,程勃和屠案的情感糾葛體現了人性溫情和矛盾,估計我會腳的我是在看「兩個爹爹一個娃」的紀錄片。
   
    某潘說陳凱歌可能只是想講一個故事,一個在中國國產大片中缺位很久的故事。如果是佔這個缺的話,我覺得這電影放這兒合適。

    我其實很贊同某潘的基調,我不知道我為什麼會寫出上面那些話。我腳的人可以沒有那麼崇高,但是還是可以期待和憧憬那樣的崇高,這樣的理想被打破了,我腳的不爽。我的想法就是某潘說的,滋養這個故事長起來的無意識土壤。但是我知道,這個土壤現在在改變。

     從我很久以前我重看《小龍人》的時候覺得受到了精神控制開始,我意識到,這個土壤正在改變。其實陳凱歌的這個片子並不是消解中國邏輯的孤兒,249的《生死線》和《團長》,還有《十月圍城》什麼的,都拋開了炸碉堡和堵槍眼,我當時覺得那種微小又堅韌的人生觀,那些人和人之間微妙羈絆的鏡頭感真是讓人有長舒一口氣的溫暖,我猜想文藝復興的時候,人們看著西斯廷聖母不再神一般抽象而是像母親一樣的臉,應該也是類似的感覺。沉睡在古老封建下的壓抑就好像蒙在中國人心智上的一層皮,西方普世價值迎面撲來,皮磨破了覺得疼了,就感受到了人性的存在。如果越來越多的電影拋開了中國邏輯,那麼我們的走向最終會是什麼呢?

     某潘曾說凡是壓制人的天性的意識形態都是邪惡的反動的。你看她總是這樣,可以給自己立個上個標竿以分清是非對錯,可是我立不起來,我是個杯具。我既腳的壓抑人性是反動的,又覺得必然要有一個道德的超我來欺負自我和本我。於是我一直說不出一句盪氣迴腸的決絕的判斷,我寫的文字總是很軟,除了「這個正太不錯看」之外,基本上不帶什麼明顯的定性和判斷性言論,我是個杯具。

     今天上課的時候,和旁邊的姑娘嘮嗑,她從基本民生問題問到了我信不信有天堂,我的回答基本都是:……也不一定啊#¥%……。最後我吭哧吭哧地闔上書,一臉苦逼的對她說:我是個沒有世界觀人。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