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奶
2010-12-09 05:08:13
幸福雖逝 希望仍在
英文的片名取的很好,似乎對於片面,我總有些強迫症。「Grace」一語雙關,既是「幸福」,又是片中男主角的妻子的名字——因為戰爭而死亡。
有時我總是在嚮往某種還未到來的生活狀態,就比如電影當中John Gusack扮演的那個中年父親,事業算不上特別成功,妻子又戰死,然後還有兩個年幼的女兒。如果這一系列的事情發生在中年的我的身上,我會怎麼辦?整日酗酒抽菸,抑或是打罵兩個年幼的孩子?或者是我發憤圖強中年發力,成為一個另人羨慕的富豪,在其他女人身上尋找喪妻的安慰?說實話,是我多思多慮了。
失望與絕望從來不會只以一種形式出現,同時伴隨的層層痛苦和失落,我們很難跳出「因為失去而難過」的圈套,我們一直想得到,無論是需要與否,我們很少思考得到的意義,只是覺得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推動著我們,不停地用得到來填塞猶如空中閣樓般的滿足感。倏然,想起【身後事】(After Life)里那個遺體美容師所說的一句話:「比起死亡,其實我們更害怕活著。」的確,活著也即意味著面對,甚至有時會生不如死。
這部基調悲情的電影並非僅僅停留在「悲情」上,片中的父親帶著女兒們來了一次公路旅行,目的地是某個遊樂場,似乎他仍然在努力重拾生活的力量,「失去」並不意味著我們對改變的無能為力,依舊可以在傷痛的土壤里種上一株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