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白林
2010-12-09 08:44:08
幽靈公主模式
這裡主要接著「高手出走模式」來談幽靈公主的情節構成。
一般的高出模式,英雄是有特定立場的,但幽中的英雄一開始出於中立,他實際上是被捲入了一場戰爭。他的第一個目的在遇見情節中前部就已經解決,即在黑帽大人的工廠里發現了野豬變邪魔的秘密。但是這時他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即解除這個詛咒。不過英雄在第一時間忽略了這個問題,而是首先處理矛盾雙方的糾紛。英雄自然無意傷害任何一方,但總還是偏向於更弱小更勇敢更真義的公主,於是他為救公主而死(死或者重傷都不成問題)。當然,不是真死,因為公主會讓神救活他。活了之後,雙方矛盾也還是沒有解決,於是最後的決戰終於爆發了。這場戰爭極盡慘烈之能事,連神都死掉了,而雙方也沒有誰贏誰輸,兩敗俱傷的結果是還有個第三方隱藏反派開始攻擊我們的小反派,於是小反派自顧不暇,待著殘兵敗將和意猶未盡撤兵,而代表正義的幽靈公主則一騎絕塵。早年出走的英雄(差點都忘了)則選擇留在這兩個矛盾仍未解決的雙方之間。
首先,選擇部份解決或者懸置解決,是出於作者的藝術良知,因為他不能欺騙世人,這對矛盾在現實中本來就未曾解決,他也只能藉此引起思考,引起呼籲。但是,這種對矛盾暫時消解和長期的延宕,在情節上反而顯出高妙,透出一股濃厚的反思意味和現實投影。在寄寓現實情懷甚至哲學思考的片子中,這種「延宕式」結局是十分值得借鑑的。
然後,先加入小反派,自然是為了給英雄和正義方之間的相遇結合(同時也是男女主角的結合)製造衝突,先抑後揚,是增加懸念的高妙手法。這種手法在許多小說中也有用到,主角一般先投到反派,但是良善的本性與反派作為之間一直存在著潛在衝突,這時遇到了正義角色,於是被對方感化,或者感化對方(前者如狼犬丹尼,後者如明教張無忌),最後幫助消解正反雙方的矛盾。(這種消解一般是調和,如果純粹是解決如丹尼那樣,往往就產生不了深刻的內涵)。所以這又可以概括為一種模式,即「先反後正消解」模式。
最後,有詛咒在身的英雄在解開秘密後就不再去力求解藥,而是著力解決矛盾雙方的衝突,然後在解決衝突的過程中或解絕後順帶解救了自己。這在查大俠的武俠中也是經常出現,算不上一種模式,但可算是一種套路,即無意行善獲救的套路,略顯老套,不過在這裡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