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99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我還是一個realdoll

2010-12-09 17:58:12

ZT葉匡政:陳凱歌把《趙氏孤兒》拍成了一部鬧劇


《趙氏孤兒》在中國古典戲劇中的地位,不用我來贅述。有人把它稱作中國的《哈姆雷特》,王國維認為此劇「列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說的都是它作為經典的價值。我一直覺得,把它改編成電影,也會極富現代性和震憾力。但我看了陳凱歌導演的《趙氏孤兒》後,非常失望。如果允許我下一個結論,我想說:陳凱歌因為對中國文化的一知半解,使他對《趙氏孤兒》的改編,完全破壞了這個悲劇;或者說,陳凱歌就沒有讀懂過這個悲劇。

 
    《趙氏孤兒》是一部元代雜劇,故事取自《史記》。它源於一個巨大的不幸。晉國文臣趙盾因與大將屠岸賈有隙,滿門三百口親丁淨被屠岸賈冤殺,只留下一個孤兒。這個孤兒,成為這個家族討回正義的唯一寄託,也像是正義留在世間的一個火種。於是,誰抱起這個嬰兒,原本的生活就會被徹底毀壞,不自覺地捲入到這場正義之戰中。從門客兼醫人程嬰,到守門大將韓厥、好友公孫杵臼無一例外。這些人與屠岸賈過去並無冤讎,或為承諾,或因義憤,或重友情,都義無反顧地投到了這場拯救孤兒的行動中。可以說,每當有一個人慷慨赴死,正義在世間就多了一份存在的希望。生命的激情與悲壯,一輪輪鮮血和勇氣的較量,體現的正是人在與命運抗爭中,精神和信念所爆發出的巨大力量。

 
    然而在電影中,陳凱歌卻對雜劇中的經典之處,都作了刪除和弱化處理。程嬰的主動獻子,是雜劇對《史記》的重要改動。血緣是中國文化的根基,人人皆知「虎毒不食子」的常理,程嬰獻子正是對這一觀念的超越。當有一個巨大的不義存在,當有更多的嬰兒等待拯救、更大的正義等待實現時,人是可以作出這種超越人性的選擇的。驚懼、恐怖一直是悲劇塑造崇高的最高效果,程嬰違背人性的選擇,正是這部悲劇的關鍵所在。而在電影中,程嬰獻子卻變成了一種陰差陽錯的無奈,這種處理看似人性化,等於取消了這個悲劇的核心。

 
    雜劇《趙氏孤兒》是一部典型的類型劇,前半段它只有一個循環的戲劇動作:自殺。從公主自殺、韓厥自殺、到公孫杵臼自殺。趙氏孤兒既是正義的符號,也像死亡的接力棒。每個與嬰兒相關的人,都通過自殺完成了對嬰兒的拯救和自我形象的確立。程嬰不僅獻出了自己的孩子,他的忍辱偷生也是一種變相自殺。這死亡的一次次疊加,讓這個悲劇的氛圍異常恐怖。這種情境純粹化的手法,在中國古典戲劇中並不常見,這也是它成為經典的一個重要因素。《趙氏孤兒》用幾張義士不同的面孔,共同塑造了一個飽滿的義士形象。然而陳凱歌卻輕易地取消了韓厥的自殺,讓他像幽靈般活著;公孫杵臼也被改成他殺。這些做法不僅破壞了原先精緻的戲劇結構,也使得這組義士的群像變得蒼白而乾癟。

 
    陳凱歌最荒唐的改動,是略掉了程嬰與公孫策劃獻子拯救全國嬰兒的計謀。無論《史記》還是雜劇中,這個橋段都特別感人,「爭死」與「死易立孤難」的故事,成為古人傳誦的典故。也因為這個計謀,使程嬰背負了出賣公孫的罵名,不得不被屠岸賈收為門下,忍辱偷生20年,孤兒也因此成為仇人的義子。可以說,這是引出下半部故事的一個重要戲劇動力。去掉了這個環節,程嬰主動投靠屠岸賈就變得讓人無法理解。雜劇中細心地把《史記》中的復仇時間向後延遲了5年,是為了表明復仇是孤兒成年後的自主選擇,並非受他人鼓惑。然而陳凱歌卻改回到15歲,於是我們看到的結局,成為一個孩子無法控制自己情感的復仇鬧劇。前面所有累加的悲劇力量,到結尾時一下子煙消雲散了。

 
    陳凱歌之所以對《趙氏孤兒》作出種種誤讀,是因為他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復仇與正義的關係認知模糊。儒家一直強調在法律失范的情況下,復仇是具有正義性的。孟子說「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論及君臣孟子也是這個看法:「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讎。」《春秋公羊》與孟子看法類似,認為君臣以「義合」,父子是「天屬」,如果父親無罪被殺,「義」就不存在了,連對君主都可復仇,何況對他人?而孔子認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意思是志士仁人,沒有為求生命安全而願妨害仁道的,只有寧願殺身來完成仁道的。《趙氏孤兒》幾位義士的行為,無疑是對孔子這句話最貼切的註釋。

 
    孔子思想中,「直道」是一個重要概念,所謂「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人之生也直」,直道就是人的真性情,內不自欺外不欺人,是一種率性之道。在儒家看來,「為父復仇」的直道源於自然賦予的親情,基於天道而來,是一種倫理正義。儒家認為倫理正義是法律正義的基礎,如果社會不把人倫之義作為基礎,親情都不受尊重時,法律的嚴明也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當社會和法律無法對罪犯實施懲罰時,儒家把個人的復仇,也看作是彰顯正義與天道的一種合理手段,所謂「善惡有報,不是不報」。復仇看似殘酷,卻是尋求人間正義和彰顯天道正義的一種人性行為。《趙氏孤兒》的幾位義士,在嬰兒無法主宰自己命運時,保留復仇的火種其實是在替天行道,因為血親復仇是合理的。如果把「三百口親丁」滅門,視為一個巨大的不義,也就自然理解了那些義士超越人性和死亡的各種選擇,是「替天行道」的巨大情懷,促動他們完成了各自的行動。所以《趙氏孤兒》表面看是一部復仇之戲,其實表現的是正義實施的理性莊嚴。正義終將伸張,是它的真正主題。

 
    改編古代經典,至少應對經典中奉行的價值核心有基本的理解和認同,否則你可以去選擇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如果按照現代價值隨意篡改經典中的核心觀點,這種改編等於在製造文化笑話。當我看到片尾葛優扮演的程嬰,白色長衫上洇著鮮血,在大街上搖搖晃晃向前走,15歲的趙孤手足無措地跟在後面時,我知道,陳凱歌已成功地把《趙氏孤兒》拍成了一部鬧劇。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