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99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完子

2010-12-10 21:39:15

撿芝麻,丟西瓜


       我對趙孤挺失望的,雖然不像「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那般雷人,但可圈可點之處稀少無比,遠遠低於預期。
    受父母影響,我看過京劇版的趙孤,比陳導的這部電影經典數十倍,情節絲絲相扣,邏輯嚴密,感人肺腑。陳導說,要塑造一個「接地氣兒」的陳嬰,他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由於命運的不可捉摸,不得不犧牲了自己的老婆和孩子。照理說,這樣的人物,應該比京劇裡的陳嬰更加豐滿,也更符合人性。可是,我覺得陳導實在走得太遠了,他太想把自己的很多深意清晰地呈現給觀眾,卻因為事無鉅細沒有輕重而適得其反。
    首先,背景交待得過於繁瑣。陳導想讓觀眾明白為什麼屠岸賈要對趙家如此趕盡殺絕,於是鋪陳了眾多細節,殺心暗藏。接著,對殺這一節也安排得「詳略分明」,然後鏡頭才又回到莊姬與陳嬰。個人認為,開頭只要交代陳嬰得子不易以及屠欲滅趙家即可,這段並不是本片的關鍵,只是起到引領觀眾入戲的作用而已。
    接下來的內容應該是展現導演實力的時候了,巧妙安排才能讓人唏噓動容,但陳導在這裡展現出的氣場實在太弱。邏輯上大體說得通,問題是太看重邏輯,而忽略了情感的表達與共鳴。從莊姬自殺、韓厥被砍、陳嬰自首、公孫犧牲到陳妻護子,我都沒什麼感角,倒是摔孩子那幕,整得挺利索的。在京劇中,陳嬰是趙家的門客,而不是郎中,莊姬不住在小別野里,而是在宮裡,她將自己的兒子委託給陳嬰,也就是所謂的「託孤」。為了保住趙家的孩子,他與公孫一起上演了「救孤」,主動向屠揭發,犧牲掉自己的孩子。最最讓人不忍的是,當時大家都覺得陳嬰是個賣主求榮的人,鄙視唾棄他,可謂是忍辱負重十幾年,所以真相大白時才會有大快人心的感覺。儘管電影與京劇在表現方式上存在差異,京劇有很多內心獨白的唱詞,電影只能通過對話、表演以及細節鋪墊來呈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但在這部片子裡,我感覺不到陳嬰內心的掙扎,也體會不了公孫犧牲時的慘烈,更不明白為何屠岸賈在分不清兩個孩子誰是誰時沒有一如既往地心狠手辣,將兩個一起摔死,這不是敗筆是什麼?
    趙孤的成長及復仇,陳導也破費功夫,因為陳嬰要讓他們相親相愛,真相大白時生不如死。但是,我並沒有看到屠生不如死,他反倒是異常地清醒理智,還有工夫問那麼多問題,像個哲人一般。在這個本應將全劇推向最高潮的段落中,陳導還在考慮邏輯與細節,甚至不惜花費筆墨塑造韓厥這個人物,純粹只是為了讓陳嬰向趙孤透露其身世時有一個佐證而已。這一塑造不要緊,馬上又出了個問題,就是如何防止小孩子多嘴向屠說出韓厥與陳嬰的關係,於是又衍生出一些戲份。陳導這一番良苦用心,著實不易,其實個人覺得他不適合將這個故事拍成2小時的電影,倒很適合拍一部20集的電視劇!到了趙孤復仇,我又驚異於他的迅速轉變,前一秒還在跟老爸搶藥丸救屠,後一秒就能迅速出擊,一劍致命,難道確認自己的身世後就可以馬上拋卻這麼多年的情分嗎?
    說實話,我很同意將陳嬰塑造成一個小人物,因為如果他是個知書達理的文人,深受孔孟之道的薰陶,這種高尚的犧牲和忍辱精神雖然值得敬佩,但離我們太遠。如果他是一個與趙家不大相幹的小人物,因為命運的安排,讓他在關鍵時刻迸發人性的光輝,那才更加觸動人心,但這部電影並沒有做到。另外,我覺得京劇中的誤解橋段在電影中表現得太弱了,要知道誤解得越深,真相大白時才越精彩。總之,這部趙孤真的太過瑣碎,在關鍵的地方又只是蜻蜓點水,於是,我想到一句俗語:撿了顆小芝麻,丟了個大西瓜!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