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天鵝--Black Swan

黑天鹅/夺命黑天鹅/霸王别鹅(豆友译名)

8 / 823,907人    108分鐘

導演: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演員: 娜塔莉波曼 蜜拉庫妮絲 薇諾娜瑞德 文森卡索 芭芭拉荷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索爾失地蚊

2010-12-11 00:32:01

Dance (together) with your heart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大規模上映之後,又去影院看了一遍。了解劇情的情況下,這次更是能夠專注到一些上回看不到或者注意不到的細節,也能對電影整體有些思考。其中幾點感覺比較強烈就加在開頭。並且補充兩個關於電影中配角的理論

整體上最強烈的感覺還是Natalie Portman的精湛表演。記得在Lost劇終的時候,有聽到美國的評論員誇獎泰瑞 O』Quinn在裡面飾演John Locke的卓越表演時。說法是當他在飾演之後黑煙怪的時候:「His eyes changed」這其實是一種很傳神的說法。台詞念好不難,動作做不對也可以糾正,但是要演對眼神卻是非常難的,而要演出兩種不同的神態眼神更是登峰造極難。看過的人應該都能感覺到那種變化,他從之前徬徨無助的中年失敗者到之後的陰險狡猾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千年老怪,一定用心把兩人的心態都摸透了才能演成那樣精確。

而這部裡面的Natalie Portman的表演與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最後表演黑天鵝的時候,之所以有那麼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除了音樂和舞蹈的視覺效果,她的神態和眼神也是無比驚人和有穿透力的,氣勢上充滿了自信和魔力。這次回頭重新看到前面大部份時間裡,Nina的唯唯諾諾,灰頭土臉,擔驚受怕的樣子,其實震撼更加強烈。她把二者都能演繹得那麼精確傳神,就不得不感慨這個28歲的女孩的神奇之處了。除此之外,每次她在洗手間化妝室獨自面對鏡子的時候都是極其高難度感情表演,觀眾可以看到她那種平時在人前強行壓抑,而到了獨處的時候釋放出來的感情。這部裡面用了極近的長鏡頭拍攝這種場景,其實是最充分地考驗演技的方法。而她做的天衣無縫而且一次比一次更精彩。其中的最經典當數她獲得Swan Queen角色之後給媽媽打的那個電話:一方面開心激動選上結果,一方面回首這個苦澀委屈艱辛的過程只有自己知道,又不由得淚下,而同時又有點緊張自己是否能演好……短短的一分鐘,她的臉上完美詮釋了這語言無法表達的萬千感情。觀眾看到了真是世界裡的小女孩一個人躲在洗手間裡為自己努力多年終於等到的成功而感情徹底爆發,這幾十秒,超出完美許多。不過看她12歲時就能有Leon里那種表演,其實也不會太讓人驚訝了

其後是之前說到過像我這種感興趣的人,會回電影院去再看一遍,試圖搞清楚那些片段哪些是幻覺,哪些是真實的場景。可是即便我第二次看完,還是無法對一些部份是否真實給個確定的答案。比如去找Beth那段到底是怎麼回事之類的,影片本身似乎沒有要視圖把所有細節都自圓其說,留給了觀眾自己一定的分析想像空間。如果作為懸疑片來看,由於這一點似乎略微有些不足,但是相信導演本身就沒有將其定位為懸疑片,其實從某些角度看更像是現代文藝片。我並不知道現代文藝片的精準定義,但是可以確定的就是這一點略微的不足對影片整體效果影響微乎其微,可能重看的時候會稍微少一些:「啊!原來如此。。。」的感慨,但是如果導演為了迎合完善的解謎效果而哪怕一點點削弱了感染力的話,必然是得不償失。這樣想想現代文藝片的說法其實很有道理

最後一點是我一個學音樂的朋友提出的。他覺得這部影片整體節奏是他看過作品中最為出色的,起承轉合是做的非常好。在這種非靠懸念解謎為主打的片中,他這種驚悚懸疑的手法看似沒有必要,但其實是導演編劇精心安排的。目地就是自始至終牽引著觀眾,經常在緊繃和鬆弛之間不斷地來回切換,既不如大部份文藝片一樣始終偏於平淡,也不似恐怖片那樣頻繁越界。而是逐漸吸收觀眾的注意力,讓觀眾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越來越投入,注意力越來越集中,直到最後氣氛上已經烘托到一個高點時,同時將故事帶入高潮。這時觀眾心理徹底被擊穿,心裡上在最投入的時候受到最強烈震撼,效果極佳。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心理學手法,朋友告訴我這種手法音樂作曲中有不少人會試圖運用。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很多人覺得這部電影情節上複雜度不夠,但是又有很強的感染力;也說明了為什麼影院觀看的效果會比下載的好看很多。國內引進的可能性很小,不得不說是個巨大的遺憾


配角們作用的理論,這裡拋磚引玉了:


Lily/Beth理論(嚴重劇透):
Lily代表的是Nina對現存競爭以及自己弱點的恐懼,Beth象徵的是Nina對自己未來的憂慮,她擔心將來會有新的競爭對手並且自己會老去。一個代表的是近憂,一個代表的是遠慮。二者共同作用讓Nina處在極大的精神壓力之下

關於Lily,Nina深知自己身處全世界所有舞者都艷羨期望取代的位子,同時她知道自己的弱點是無法放開,不能完全融入黑天鵝那種張揚放縱的表演要求,而Tom的不斷強調和誇張的失望表現又讓她越來越懼怕自己這個弱點,強烈畏懼會失去角色。於是Lily作為她的競爭對手,並且是最符合黑天鵝表演要求的舞者,作用就隨之無窮放大,混雜了她自己內心的另外一個黑衣Nina也就是與Nina性格本身完全對立面的一個自我交互出現,並且越來越頻繁,成為了她的最大對手和阻礙她的假像敵人。
這種心理推動著那個黑暗Lily一次次充滿了她的幻想視野,幾次比較明顯的包括她從酒吧後跟隨她回家的那個Lily,以及最後在化妝室刺傷並且拖進洗手間的Lily,這兩個部份電影中都利用黑衣Nina的方法強烈明示了那僅僅是她自己幻想,而她歡愉以及刺傷的對象都是她自己內心的黑色Nina。
此外也有幾次不是非常明顯的部份,比如在後台和Tom偷情的那個Lily,以及最終表演時和男舞者親密接觸的Lily,似乎無論真實與否理論上都能接受,但我更傾向認為這些也是Nina的幻想。
真實中的Lily一定確實是覬覦Nina的角色也希望她失敗,但是她也並沒有用惡性的方法去競爭,並且能夠坦然承認Nina的出色表現。這兩點從她最後幾次正常狀態出現都能充分說明(看到Nina衝進劇場語氣失望,最後一幕前到化妝間恭喜Nina的表現)。

關於Beth,Nina所看到的情況與真實應該相差不遠。老Swan Queen多半確實經歷了很多痛苦,摔爛化妝室,失勢後對Nina和Tom的直接咒罵,以及主動車禍斷腿,多半都是真實的。其實這種新城代謝非常正常,出現在所有地方,每時每刻在任何領域都會發生。然而一般來說,剛剛得勢的青年新一輩,意氣風發,都不會感受到舊人的痛苦,之所以本片要有很多的篇幅描述她這種恐懼,首先是Beth一直是她的目標,從她偷竊Beth東西的部份已經可以看出,而當長期的偶像變得如此悲慘之時,不可能會無動於衷。其次也是強烈突出了她偏執的患得患失,並且對完美的要求極高,無法忍受任何潛在的失敗。同時我也願意相信這裡面與Nina白天鵝的善良的本性有關,善良純潔的白天鵝不願意看到自己喜愛得人變得如此悲慘



母親理論(嚴重劇透):
對於情節上大多數爭議的焦點集中在Lily和Beth上,以及最後表演前夜Nina在練舞房熄燈後看到的Tom以及魔王是否完全幻想,然而關於母親的真實性很少人有懷疑,即便所有人都覺得這個媽媽是很詭異的。
但是我的美國朋友提出過一個關於劇中母親的理論。剛聽的時候我覺得很荒唐,但是仔細想想覺得確實還是值得推敲。理論就是這個母親其實是並不存在的,而是Nina心中自律性的一種潛意識意向。她的母親也許在她幼年或者是少年時候就離開或者去世,但是她腦海中一直保留了那個對她嚴格的母親形象,並且母親對待她的方式一直保留對一個小女孩的嚴格和限制,甚至她的房間都是按照幼女的方式佈置的。
這位美國朋友最終放棄了自己的理論,原因是周圍的人都用最終Tom接到Nina母親電話說Nina生病不能演出來反駁。他覺得確實這裡無法說通。但是我並不覺得因為這一點就能完全駁倒這種理論。如果她的精神上確實分裂成她自身以及兒時母親兩個對立面,完全還是可能她自己「變為」那個對自己女兒非常Defensive的母親給Tom電話,然後自己又變回女兒掙扎地跑去了劇院。
對於這個理論我從兩個角度出發地想了下從而保留了其合理性:首先其實所有母親對Nina講的話都完全可能是她自己對自己說的。想像一下她自己精神上存在這那個對她嚴格要求並且高期待的母親,這股力量不斷推動著她自己前進,努力,並且相信她。在她極其渴求這個角色的時候告訴她:"you are the most dedicated dancer in the company"算是一種自我激勵;然後在她畏懼Tom對她有侵犯的時候,母親就站出來說:"i just hope he didn't take advantage of you." 一直到最終,整個過程母親的態度和台詞都緊密跟隨她的心理活動。都完全可以理解為她對自己所說

另外一個角度更加重要:母親每次出現的時機,很多地方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性。首先是母親行為很詭異,似乎唯一職業是在家畫極其詭異的的面部畫。並且除了給Nina買蛋糕和最後在劇院出現以外,都沒有離開過家裡。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其實影片中母親並沒有和任何除了Nina以外的人物有直接的交流對話。仔細想想好幾幕母親場景,都有點自身內心衝突掙扎的成份存在:
一. 吃蛋糕一幕:正常母親哪會因為女兒不想吃蛋糕,就馬上氣著說著是垃圾要丟到垃圾桶。Nina可能是自己買回了大蛋糕要慶祝,隨後內心自律一面(也就是化身母親)馬上說不行這個太多了不能接受然後要丟掉,丟掉之前又覺得誘惑很大,自己用手指挖了一點奶油嘗了嘗。(我不知道女孩和母親的關係一般怎麼樣,但是這種舔對方手指上奶油我還是覺得有點奇怪的)
二. Nina自慰時看到的母親:媽媽那個時候出現相信嚇到了不少人,其實前一天晚上Nina並沒有太多不正常,母親不太可能需要坐在旁邊看著她一直到睡著。這個時候可能又是她內心的自律出現,停止了她這種「放縱」,她自己也羞愧至極
三. 真實的Lily來家裡找Nina出去吃飯/喝酒,母親開門後立馬關上,幾乎沒有對話的時間。然後當Nina出門和Lily說話的時候,母親出來讓Nina留下的幾句話裡,也沒有任何一句是和Lily直接說的。這一段理解成Nina自己對是否要去的心理鬥爭也非常合理
四. Nina和那個假Lily過夜後,媽媽漠然地看著她遲到並且錯過重要排練,我們已經知道之前的晚上Nina並沒有帶Lily回家,如果媽媽存在,她看到的無非也就是一個出去酒吧high過以後回來很遲的女兒。無論出於任何理由,一個看重女兒職業的母親都不可能因為這個原因讓女兒的職業生涯受到毀滅性打擊。而那個坐在沙發上的媽媽,怎麼看都像是不存在的,更像是Nina自我愧疚的掙扎

除此以外的好幾個母親出現地方也都可以用類似的方法解釋。可能略微有點不好解釋的就是手機不斷接到的媽媽的電話。可是即便是電話,也可以明顯看出完全是Nina個人看到聽到的感覺。既然之前幾秒鐘她可以看到幻想中的黑衣自我走過,為什麼過幾秒不能接到幻象中的電話呢?她完全可以構想出一個嚴格要求自己的媽媽不斷緊盯著自己,當自己有任何不好的想法的時候都以電話形式出現,起到約束警醒自己的作用。
另外還有個細節,記得在最後表演白天鵝落台前她眼裡充滿的是誰?就是她的母親。試問哪裡有那麼容易從萬千觀眾中如此清楚看到一個人,當然我不否認這部份是真實的可能性,但是如果設想這個母親是她假像出多年嚴格要求她並且對她有殷切期望的人,終於有朝一日她成功了,她潛意識在這個時刻一定會最想看到此時此刻的「母親」,於是「母親」就適時地出現在台下,看著她完美的表演。這樣的解釋是不是也更加/同樣合理呢?
簡而言之這理論就是劇中母親其實並不真實存在,只是她內心裡一股嚴格自律的力量產生的幻影。這個理論如果能夠成立並被部份人接受,其實將這部電影的檔次又推高了一些,就有一點Psycho和Fight Club的成份了。這裡拿出來開放大家討論是否合理。

××××××××××××××××××

很高興看到關於母親的理論能得到大家的注意和討論,其實這就是我的初衷。今天收到豆友忘詞的歌手投條說Nina背後的抓痕只有她自己和母親看到,也證明了母親的虛構性。我也覺得是個Good Point

不過我慢慢覺得其實對於電影來說,並沒有絕對正確的理論
當初我提出這個說法也完全沒有說就是認準了導演一定是帶著這個理論和想法拍攝的,只是覺得如果這個理論可以成立的話,電影會更加精彩。其實我後來再看黑天鵝,就逐漸覺得要板上定釘地去說服別人媽媽是不存在也是極其勉強的

關鍵是從什麼角度理解,會讓人在觀影的過程中有更加好的體驗和感受,能夠覺得電影更加精彩。
這也是為什麼導演編劇從來都不會走出來認真解釋解迷。我甚至總是感覺他們一定在背後偷笑觀眾們的over analyze,其實很多東西他們自己都完全沒想到。作為個體觀眾來說,能說服自己,並且給別人或多或少的啟發,就足夠了。

××××××××××××××××××

=================================

「Dance with your heart」 套用前兩年超女快男點評最喜歡的用詞,可以是:用「靈魂」跳舞,但也可以有另一種理解:和自己的心靈舞蹈。

週二深夜已過12點,當我從紐約林肯中心的一個小劇場走出,內心的激動與震撼久久不能平靜。這是紐約今年入冬以來最寒冷的一週,深刻體會「冬天的紐約冷的這樣直接」的同時,卻感受到了很久沒有過的巨大視覺聽覺以及精神上的多重愉悅與衝擊。

這是絕對一部電影藝術的巔峰之作"Masterpiece"。對它我之所以不想吝惜任何溢美之詞,因為它近乎滿足了我對優秀電影作品的所有標準,並且在個人感情上也滿足了我的所有喜好。影片中宣揚了一種藝術上精神:芭蕾的完美-Perfection並不僅僅在於每個動作細節都做到最精確,並且在於情感上的投入與詮釋。本片在我眼中就像是最終Nina的完美表演,不僅僅達到了白天鵝的自然精確,並且做到了黑天鵝狂野的熱情與放縱。在電影拍攝層面接近登峰造極,而又在需要情感爆破的時候」Let it go」,漂亮地讓一部108分鐘的影片有著遠超這個時間的內涵。

好了,影評還主要講講影片本身,下面試著從幾個角度來講講這部Darren Aronofsky的電影為什麼能達到這個高度。概念上,我覺得優秀的電影作品要達到的幾個要求:
1. 近乎從頭到尾讓觀眾投入(開始可以有短暫的熱身部份,但是不能太久),即便對主題了解不多或興趣不大的觀眾也能被帶入;
2. 劇本上有一定的複雜度,情節帶有一定的迴旋轉彎(並不一定要像Nolan帶你應那樣有很多個彎,一個大的漂亮的迴旋足以,例如Mulholland dr. 和Eternal Sunshine…那種);
3. 主角有非常出色的表演,這種出色同時涵蓋動作上和感情上;
4. 高潮部份能有足夠的劇情張力調動觀眾情緒隨之升溫,並且關心主角的遭遇;
5. 超現實部份的強度弱於能夠讓觀眾共鳴的程度;

而從我個人偏好角度上也有幾個比較喜歡的方面,放在這部份就是因為我覺得這並不是好電影的必要成份,但是如果有的話我自己會更喜歡:
1. 希望有一定的心理學元素,幾乎所有我特別喜歡的電影都有一定的心理學成份在內;
2. 我更享受略微偏於黑暗的作品,你說我心理陰暗也好,說是需要發洩也好。我就是客觀感覺觀看略微黑暗點的電影更好看;
3. 希望電影能有一點智慧的挑戰,就是往往第一遍看不能完全看明白,能夠有讓觀眾回味多次的衝動,並且內容上也有這個深度經得起觀眾重複挖掘;
4. 除了影片第一主題之外,還有一個潛在內部的主題讓觀眾品味;
5. pp的女主角。。。我開玩笑

下面我試著來說說,並不一定按照上面的順序但是應該能基本涵蓋每一點。總之就是這部電影在上面的10個方面都做的完美或近乎完美,才造就了這樣一部我心目中的滿分影片

開篇夢境:
對於情節的帶入,Black Swan開頭那段Nina與魔王在黑暗中同舞的的夢境具有極佳的效果。即使我這種本身對於芭蕾興趣不大的觀眾也為之震撼,從獨舞部份到合舞部份,藝術表現力上近乎滿分,而魔王的邪惡表情讓人不由得關心主角命運。從而讓夢境一結束,觀眾就凝聚了一定的注意力去關心主角的命運,而其後馬上開始的選角部份又加深了這種關注

身後跟拍:
本片非常多地運用了跟拍,其實我自己並不是一個這種類同第三人稱冒險遊戲的拍攝手法的粉絲,但是不得不承認這部影片裡面把這種方法用到登峰造極。影片的本身出發點和凝聚點就是Nina,觀眾能夠不受干擾地全心關注她的命運和遭遇。在這種大環境下,跟隨Nina的拍攝就極為出彩,觀眾彷彿和她共同體會了忐忑不安,驚悚,擔憂和掙扎。很多時候,比如在化妝間裡和酒吧等,明明可以用遠景拍攝的時候,導演依舊利用了這種手法,就是更加加強了這種效果。
DA在他導演的影片中都喜歡對演員面部近距離拍攝,夢之安魂曲裡面也是有大量的正面特寫,常常都有長鏡頭。很考驗演員功底。不過跟拍運用得如此之多還是第一次

以上兩點都讓觀眾加倍投入。相較之希區柯克那種略帶刻意調動觀眾情緒的劇情排列,這種手法顯得更為自然,並且不需要像穆赫蘭道那樣要讓觀眾看第二遍之時才大為叫好

劇情波折:
Nina的整個經歷中大小波折無數,相信觀眾從頭到尾都沒信心最終到底是悲是喜,從和Veronica的選角風波,到母親的怪異表現,到酒吧之夜和Lily的後續行動,到兩次遲到和精神的近乎奔潰,再到化妝間的血案。觀眾似乎一次又一次的被說服最終會是一個慘烈悲劇結局。一直到最後一刻Nina從舞台頂端墜落,說:」that was perfect.」 觀眾才能放心。而直到此時導演還是耍了一個類同Inception的花招,到底結束之後她的傷勢如何,觀眾也無從得知。在諸多迴旋之中,最大的一個還是Nina在那麼多事情之後還是得到了正式登台的機會,而她的表現,也同時將影片推入了讓人窒息的高潮和結局

高潮:
高潮部份的表現張力甚至還要遠勝過了開頭的黑暗同舞。當Nina在舞台上演繹黑天鵝的時刻,那一段身上的羽毛隨之深長,她的旋轉更加投入而加速,而設想鏡頭隨之一起旋轉,最終到正面,我們看到一個停下來的完美乾淨的Nina原身,全場鼓掌。在這種時刻,相信所有影片觀眾都為之傾倒。高潮並不僅僅是這部份,我的個人感覺當Nina在前一天晚上心魔加劇,化身天鵝開始,所有觀眾就不由得隨之身體前傾,更加關注主角經歷,是否還能夠成型還是就如一樣徹底墜落,之後的每一秒,都充滿張力

現實與超現實:
這個定義是我最近想出來的;對於普通人來說,每部電影都有超現實部份。然而導演和編劇如果恰當玩味,能夠讓觀眾在欣賞的同時,內心的共鳴能夠成為主旋律,那就是一種至高技巧。之所以我如此喜歡穆赫蘭道超過了同樣講夢境的全面啟動那麼多,就是因為覺得穆赫蘭道就彷彿我們每天都會經歷的一個夢境一樣,細節上刻畫得無比真實深入真是,讓我彷彿想起了自己在許多人生抉擇,或者等待他人給我人生抉擇的時刻的那些掙扎的夜晚。而在Black Swan裡面,這種元素同樣存在。
對於每個渴望成功的人,他們多少都會有正在經歷的或者必需要經歷的心魔。當心魔存在的時候,如何和心魔共舞?戰勝心魔並非最高境界,與心魔共舞直到將至感化並且收為己用才是最大挑戰。這部影片深入地刻畫著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的內心的掙扎,共鳴在所難免。而類似的主題,像Fight Club可能就是因為超現實部份略微勝過的共鳴成份,所以並不能讓我喜歡到同樣的程度

黑暗以及鏡面效果:
心理學的部份我上一段就略微提及了,當Psycho講的是人格上的徹底分裂,穆赫蘭道用夢境表現潛意識,二者都表現得相當完美的時候,Black Swan更多是關於潛意識和渴望帶來的幻境。這種幻境大多是黑暗的。特別是電影中另外一個主要表現手法鏡面效果,本片用了無數鏡子,酒吧裡的洗手間,家裡的廁所,劇場裡的更衣室,很多次當Nina背後鏡子裡的倒影轉身,其間的驚悚就不用多說了。而她的身體的變化,很多地方和80年代電影The Fly一樣,還好天鵝羽毛也要好看得多

Double Entry Rate (騙二次電影票):
有些電影就是第二次看和第一次感覺完全不同。穆赫蘭道就是極致,不到最後你很難認知到前面是夢境,當你知道是夢境的時候,重看電影的感覺就極其不同,最後甚至有高端粉絲做了專門的網站細細分析哪些是現實哪些是夢境;略微差點的像Fight Club和Prestige那種,當你最終知道怎麼回事的時候,回頭看起來會有很多很多復活節彩蛋去挖掘,這還是蠻有趣的。
可是鑒於電影嘛畢竟是收票的,要求太多觀眾都去再看一遍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感激的,所以穆赫蘭道得不到高分可以理解。而做的算是恰到好處,當曲終謎底揭曉,她唯一的敵人是她自己,那麼觀眾就會好奇,之前那些是真實的,哪些是她的幻想。比如媽媽,Lily和Tom到底做了哪些事情等等。但是這些元素回頭其實已經又並不重要了,喜歡的影迷可以再買票去看一遍(我就一定會),其他人也足夠帶著滿意地心情Let it go回家去到IMDb上給個高分,這就是最高境界吧。

性元素:
性是這部電影裡的潛在主題,電影中有很多很多和性相關的成份。Tom很多次利用性來引導Nina放開來表演,而Nina自己的潛意識裡面也無數次涉足這個領域,另有關於Lily在裡面的相關作用也是。導演絲毫不避諱地充分展現這個元素,並且對慾望詮釋得入木三分
記得很多年前有聽到一個報導,說是前蘇聯體操隊的一種比賽前促進女體操運動員表現的方法就是,讓她們在比賽之前和教練組以及陪練組的男性過夜,據說這種方法效果極佳,促成了蘇聯體操隊在90年代之前的統治地位,自然這件事情後來變成了醜聞。。。恰巧導演也是俄羅斯裔,不得不說這裡面有異曲同工的地方。我們看到了一個女孩從全心撲在職業上,樣樣追求細節上的表現完美,到她遭到各種內外的誘惑,對身體逐漸認識和感受的過程。影片沒有粗劣地直接描述她最終失身在哪兒,也算是一個點到即止了。

演員表現:
這部電影近乎算是Natalie Portman的個人表演,即使最接近她的配角Vincent Cassel和Mila Kunis的戲份也和她相隔天地。這個耶路撒冷出生的女孩再一次讓人無比驚喜。我不知道她兒時學過多少芭蕾可以支持她給出如此完美的舞蹈表演,而在情感詮釋Nina,以及入戲上,她的表現絕對是堪稱超一流。如果不是一個對處在Nina那種位置的女生心靈有深刻的分析了解的人,絕對無法做的如此出色。在影片差不多到一半的時候,朋友問我:「你會不會覺得她在這裡面一點都沒有吸引力,這麼嚴肅。」我不由得點頭:啊我幾乎忘了她是Natalie Portman,只覺得她是一個很放不開的稚嫩女孩;而在後半部她的釋放,又展示得淋漓盡致,實在也是她自己作品中的巔峰。我不知道她自身是否也有類似的奮鬥直到突破的類似經歷。但是肯定的是,選擇這位哈佛心理學的漂亮畢業生來演繹這個角色是非常聰明的,而她的表現,也比她的背景來得更為出彩。
為了拍這部電影,她的付出也同樣驚人,拍攝前減肥了20磅,看到最後換裝時她骨瘦如柴的背影,不得不為她的敬業所感動。
補充:昨天聽說她已經和片中的男舞者Benjamin Millepied孕有一子並且訂婚,黑天鵝讓一對佳人在現實中喜結良緣。

導演DA(補充):
藉著這個機會,這兩天重溫了導演Darren Aronofsky 以前的作品,這次再看夢之安魂曲,能夠對其理解更深一些。三(四)條主線各自相關交結而又異常清晰,拍攝上甚至更勝黑天鵝,演員頭部固定中心的攝影效果保持了第一人稱的作用,又同時最大程度在螢幕上模擬了吸毒後感官異常敏銳但同時理性思考最大程度削弱的感覺,配樂上雖然沒有天鵝湖這種歷史經典鋪陳,可是絲毫不為遜色,從頭到尾緊扣人心。尤其是那不斷重複的經典敲擊型伴奏,一次次繃緊觀眾心弦,極大程度吸引了觀眾的全部注意力。推薦喜歡黑天鵝又沒看過這部的影迷看一看。
總體上說,達倫是一名在攝影和配樂上非常考究的導演,他的所有作品在這兩個方面上都是頂級,同時他深諳對各種「邪惡」的人類慾望,毒品等感官的描述,這個方面絕對無其他現代導演可以出其右。在情節上可能略微有點依賴編劇,但是他也是非常有選擇性地只接手很可取並且會出彩的劇本,並且在大部份電影中自己親自上陣參與編劇。這種優勢和態度讓他的每部作品都能給觀眾以致少視聽上的衝擊,而絕大多數也能震徹心靈。是一名才華出眾,並且有追求完美的態度的好導演。

花絮:
小成本電影真是頗為不易。回來後上網去看了一些相關介紹,說是拍攝過程也同樣的不易。Natalie Portman在拍攝過程中肋骨脫臼,但是劇組卻沒有隨行醫生。她說如果真的資金如此緊缺,可以把她的獨立Trailer (就是演員臨時居住的移動屋) 拿走換來隨行醫生。結果第二天她的trailer真的被移走了。。。



結語:

記得在我大學低年級時期從學校FTP裡面亂拖電影,沒有選擇地去看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片子。而在那個時期基本算是自己定義對電影的類型偏好,是那種有帶心理學層面挖掘,並且略帶黑暗的電影。當時看過的兩部成為我最愛的電影是穆赫蘭道和希區柯克的Psycho,儘管之後又看過大幾百部形形色色的影片,優秀的作品比比皆是,但是在我心目中,能夠達到這兩部作品高度的影片卻從未有過。
而今晚,本來準備回家睡覺的我被好友拉到了那個在林肯中心地下的一個專門放獨立影片的小劇場看這部即使在美國都沒有完全公開上映的影片,而這個和這個近乎算是無意地邂逅,又彷彿在黑暗的海面漂浮多年之後突然又看見了一座新的燈塔。終於可以說服自己這是一部可以和前二者媲美的作品。於是無法克制地選擇它作為我在豆瓣上寫的第一篇長評。
這部電影的內涵實在很多,我可以再寫2個小時也依舊有東西可以挖。但是這裡就留給大家自己慢慢去觀賞體會吧,我自己就打算週末再去換個影院看一遍。

Dance with your heart,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在生活中去演繹兩個角色,但是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或大或小有一隻黑天鵝,他有不同性格,但是相同的是都與主體對立。我們並不需要強迫把它放大並且展現出來,但當他某些時候變強的時候,我們要懂得如何去面對他,Dance with it

---------

順便評了下夢之安魂曲,可以參考: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59855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