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99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xg

2010-12-13 07:16:24

《趙氏孤兒》的胃口敗在哪裡?


  
        看了《趙氏孤兒》,只是一個無語了。
   情節平面、結構鬆散、節奏拖沓,後半部聊然無趣,幾入夢鄉。尤其最後決鬥一場,程嬰突兀地推門出來,站在屠岸賈和趙孤之間找死。倒下了又離奇地站起來,追著亡妻的幻像一步一跟頭地挪到市井,後面傻愣著莫名其妙的兒子,直到老爸再次撲地,似乎在回放上個世紀的慢鏡頭。路數老了,顯得滑稽感十足。電影既非歷史夜宴又非娛樂調料,既無悲劇之衝突昇華,又無俠片之肝膽崑崙,更乏歷史劇之深刻想像,因此宣洩不了觀眾的鬱結,於是倒在藝術的門檻前十萬八千里尺處流產了。
   片子的胃口主要敗在了本子上。即便葛優、王學圻等老戲骨有上乘的表現,十分給力,但面對提不起胃口的本子,也只能順流而下了。
   把程嬰設計成一個坊間郎中,這是一個前提性虛假,導致了整個劇情的荒誕性。一介布衣郎中絕少有機會接觸到皇室貴胄,更不說為皇上的姐姐號脈接生了。號脈就號脈吧,連個簾子都不擋,還要私密聊天,卻也超級「後現代」解構。孔子算是有身份的士了,見南子也只聞玉珮叮噹作響,尚不可直視面容。在當時歷史環境下,皇族與郎中之禮又何在哉?
   既然把程嬰設計成坊間郎中,就失去不惜犧牲自己而為皇室貴戚盡忠的義務。歷史故事中,程嬰和公孫杵臼同為趙朔的門客。既為門人,才有子路那種「食其食者不避其難」的道德義務和被活活搗成肉醬的可能性。門客子路之「結纓而死」,死得其所,死得符合士的身份。而郎中程嬰之死,只能說死在出診那天運氣不好,死在道德覺悟太高,也就死得相當不合邏輯了。有網友稱片子為「道德綁架」,看來不無道理。程嬰被從布衣草民綁架到士大夫的道德天平上,與公孫杵臼攪合在一起亂彈了。程嬰被逼無奈,交出自己的孩子以換取趙孤的道德原理是「犧牲我一個拯救一百零一個」,真可謂無私到極致的道德尖兵。午夜換子那場戲,火光下匍匐在地的程嬰看著凶相畢露的屠岸賈,最後決然施計引火燒身換得趙孤,多麼似曾相識的畫面,程嬰儼然就是一危難關頭勇敢站出來擋住身後無辜群眾的潛伏者了。
   最敗胃口的是片子一以貫之的兩個觀念:愚忠與復仇。這種早已退出時空的糟粕被如歌如泣地鼓譟,卻也煞費苦心,但效果一定不佳。不是門人、非黨非派的布衣程嬰沒有可能、沒有充足理由和道德義務去自始至終地置身這場貴戚黨爭。離開了歷史條件的可能性,去一味拔高「忠」字的抽象價值,只可換得一個修飾詞:愚昧!而復仇,那就離更離譜了。一個孩子被從小設計,幼小的靈魂被種下一顆復仇的毒牙,等它慢慢發芽,直到一天結出血淋淋的果,那是一種怎樣的生活!毒牙的設計者,把自己喪妻失子之痛,隱於一個冠冕堂皇的「忠」字下,每天澆灌擺弄一顆用作復仇工具的活的靈魂,那還是靈魂嗎?歷史上的門客程嬰,復仇以後便自殺而亡。因為他的毒牙播種工作功德圓滿了,只能隨風而去。畸形的人生,畸形的價值,如此歷史灰塵在今天值得張揚嗎?
  「我們所企求於未來的是公正,而非復仇」---雨果
  
  
   2010年12月9日晨
原文連結: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310301.shtml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