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15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醉醒石

2010-12-13 10:57:14

這貨不是《趙氏孤兒》


看陳氏《一個小P孩兒引發的血案》時,所面臨的最大困境是什麼?

1、我竟惱怒自己的不夠惡毒,搜尋所有自己平日所知的最惡毒的語句,也不足以表達清楚它到底給了我多大的」震撼「
2、我憎恨自己或許太有邏輯,完全沒法理解陳氏用他超人的邏輯,或者說,無字天書一般的邏輯結構起來的故事
3、我恨自己的身體太不好,居然可以被一個兩小時出頭的電影折騰得焦躁不安,噁心反胃
4、好罷,前三個問題都是我自己的,第四個問題應該是陳氏的了罷?是,作為一個被陳氏的片子搞得七竅冒煙,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人,我最恨的不是在他的片子裡找不到可供攻擊的軟肋,而是它連」肋「都沒有——一個沒有邏輯的片子,你沒法說它邏輯不通,一個沒有劇情的片子,你沒法說它劇情不完美,一個沒有精神的片子,你甚至也沒法說它的精神陰暗,裡面陰暗的東西,頂多只能被稱為「惡趣味」

好罷,推己及人,由他帶給我的困境反推回去,大概可以推斷,陳氏大約同樣也面臨著困境:
1、作為一個陷入中年危機的中年男人,陳氏胸中積累了太多可以化為「藝術美感」的「趣味」(我想用「惡趣味」,但因為是站在陳氏角度去想,他大約不覺得這趣味是「惡」的),大約不想顯得太過陰暗,所以要用「生化片」的手法,或是「動畫片」的手法表達出來,如果不是這樣,我實在不明了那些生化片段和動畫片段的意圖(雖然他不知道這一拐彎,一抹角,反倒將他的陰暗烘托得更加「出神入化」了)
2、同樣作為一個陷入中年危機的,生活在當代中國的中年男人,陳氏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在拍片子的時候,也完全不知道自己要表達什麼。從片子來看,他內心深處分明已經認同屠岸賈才是一個成功者,而程嬰(中國戲劇史上最動人的人物之一程嬰啊),根本是一個可笑的,根本掌控不了自己命運,也掌控不了趙氏孤兒命運的跳樑小丑,卻還是要在片尾努力地,生硬地喊出「我是君子」這樣的話來。或許現在的電影導演們有一個普遍的潛在邏輯:一旦有了立場,就顯得我低級了,簡單了。他們把表明白己的立場和人物臉譜化的危險性緊密聯繫在一起,甚至混為一談(而實際上二者並無聯繫,想想央視三國里對曹操這個人物的處理,也就明白了,即使不想宣揚其精神的人物,一樣也可以很有魅力,有血有肉,有讓人為之擊節讚嘆的地方)。正因為有了這樣的錯誤聯繫,所以要儘量避免人物的「臉譜化」,於是在處理人物時想儘量表現得沒有立場,然而即使是追求客觀表現的紀錄片,也很難沒有導演自身的立場在裡面,何況是虛構的劇情片——所以必然終於會走到那一個時刻,導演自己要表達一個立場,要選擇站在哪一邊,但迫於「傳統」(雖然很顯然「傳統」在他們心裡已經是個P了,但總還是個P,還沒有無聲無息到讓他們充耳不聞的程度)他又無法表達他的真實立場(屠岸賈才是真正的成功者,而程嬰不過是一個充滿了無力感的跳樑小丑),於是片子變成了這樣:他一直在全程諷刺的人,最後需要當做英雄來象徵性地「處理」一下,他全程一直在心底暗暗羨慕的人,最後要做出一個「他的死大快人心」的「樣子」來,然而有了前面的鋪墊,「樣子」只能是「樣子」,再也觸不到人心——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對於程嬰和屠岸賈的死,觀眾們也只能不冷不熱,一笑置之,他們也只能在陳氏的無邏輯的邏輯里,在他那前後矛盾,相互抵消的奇異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裡,歸於麻木。
3、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陳氏面臨的最大困境?大約也是這部在各個方面都混亂、神經質得登峰造極的神片產生根源之所在?(我實在想不出什麼其他的誘發因素了)那就是:陳氏的大腦大約的確進了水,而且進的還是髒水,無藥可救了。不知道如果華佗再世,來」用利斧剖開他的頭顱,取出風涎「是否會有救

儘管對於一個大腦進水的人,大約是不該過於苛求的,很多法律裡面神經病殺了人都是不犯法的罷?可還是想問陳大導演幾個問題:
1、你怎麼好意思把你這片子的英文名字翻譯成」Sacrifice「呢?
2、你毀的不是你一個人,那些老演員,好演員們(俺們那可愛可親的鮑爺爺啊,5555,幸好只是友情出演)在你的神片中化身一群NC和神經質,你於心何忍啊?
3、你毀的不只是這一群演員,你折磨的不只是這一群觀眾,你是在用你大腦里進的水,污染中國的靈魂……你於心何安?
4、自己陷入中年危機無法擺脫,面對著紛繁複雜的娛樂圈而失去了方向,這本是可同情的一件事,但你沒有權利用《趙氏孤兒》這樣的東西來表達你的危機和你的無方向感,你完全可以自行捏造一個故事去表達。《趙氏孤兒》畢竟不是你一個人的,或者它根本就不屬於你這類完全不知道自己靈魂在哪裡的人。以你現在這種,深陷危機和迷茫,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靈魂與肉身的安身立命之所的狀態,你怎麼能去拍一個名叫」Sacrifice「的片子?(把英文片名翻譯成這樣,是不是就代表了你要表達"Sacrifice"這個主題?否則就別假充君子)在你的片子裡,我根本沒有看到"Sacrifice",只有一個小人物對於命運的步步退讓和被命運戲弄後的惱羞成怒——那個人只是叫程嬰卻決然不是」程嬰「——不知道是誰,也許更像你自己罷?對於表達」犧牲「,你完全是無力的,因為你根本就不懂」犧牲「,更不懂」程嬰「——我說的不是」程嬰「這一個人物,而是所有歷史上,乃至當下那些有」犧牲「意識的人們,有」靈魂「的人們。
也或者,你所理解的」犧牲「,完全是另一碼事——你想說每個人都是命運擺佈下的犧牲品嗎?(不知道是不是我把你想像得太高級了,因為看你那些NC台詞,你真不像是會想這麼多的),即使是這樣,你不該忘卻忘了的,似乎也太多了,忘了根本,忘了」虞姬為什麼要死「,忘了程蝶衣。當然,忘了這些的,或許也不止你一個人罷。

中國在死亡——說出這話,自己也不覺心驚。從高希希的新三國中生出的絕望,到陳導,哦,陳大編這裡,竟是更上一層樓了。一度流淌於人們血液中那種最高貴的東西——我說的是無關名利的那種高貴,在中國,從遠古人們的」相信「,到後來仍存在於人們的」想像「當中,到今天已對其完全喪失了想像力而覺得那種高貴變得」不可想像「,」遙不可及「,以致完全沒有家長里短,雞毛蒜皮來得實在,來得讓他們吃得香,睡得穩……它們已經在流失了——很多東西之所以存在,並不是因為它們本來存在,而是因為人們」願意相信「,而當人們自己放棄了」相信「的時候,那些東西也就隨之而不存了。

(至於片中那些日本寺院裡的細沙,古希臘的鎧甲,華而不實引領當代流行趨勢的幻彩和漸變色,美劇裡的生化實驗,圍繞不西不中的教育理念展開的爭論……等等等等,與前面論及相比,實在是些小事和無關大局的細節,大約也在導演有權處理的範圍之內,懶得多費筆墨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