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天鵝--Black Swan

黑天鹅/夺命黑天鹅/霸王别鹅(豆友译名)

8 / 825,598人    108分鐘

導演: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演員: 娜塔莉波曼 蜜拉庫妮絲 薇諾娜瑞德 文森卡索 芭芭拉荷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黑白光影

2010-12-14 15:26:01

新瓶裝舊酒


一部電影想要行至中段的時候讓觀眾們疑神疑鬼摸不到頭腦是很簡單的事情,結尾能否圓場才是判斷高下的關鍵。幸運的是,《黑天鵝》至少還能自圓其說,遺憾的是,它自圓其說的方式是如此的偷懶而且毫無原創性。當然,結尾還是可以給我們帶來差強人意的滿足感,但是這更多的來源於感官的渲染而非理智的暢快。

這部電影的劇中戲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講述純潔的公主被魔咒束縛於白天鵝的形體,唯有碰到王子的真愛才能回復自己。就在她以為自己即將獲救的時候,王子卻被黑天鵝迷惑而誤許愛誓。而結局往往主要有兩種:悲劇的王子公主雙雙投湖,以及大團圓的戰勝魔鬼永遠幸福。電影中選取的是悲劇結局。當然,如果用這部芭蕾舞劇的大團圓結局的話,那麼整部電影都會站不住腳。

和芭蕾舞劇有關的橋段是片中拍得最美的部份,特別是追拍女主角的舞姿,鏡頭一氣呵成,想來攝影師和演員都演練了很長時間。加上改編版黑暗版老柴的音樂,實在是很震撼。只是這些大概一多半都應該歸功於老柴,作為電影部份的情節和人物都實在有些單薄。

導演Aronofsky在推銷電影的訪談中說:「這片子的靈感來源於波蘭斯基在1965年的黑白電影《冷血驚魂( Repulsion)》。」這簡直就是最大的劇透,我沒有想到他竟然幾乎是完全抄襲了《冷血驚魂》的概念:片中開頭的緩慢平靜,女主角中期的失去控制,甚至最後的解釋,從節奏到邏輯都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就是芭蕾舞演員的設定以及隨之而來的追求藝術完美的動機。我從來不喜歡波蘭斯基六七十年代的那些驚悚電影,總覺得它們太做作而故弄玄虛,但是因為我知道波蘭斯基這個猶太人的童年是在納粹佔領下的波蘭死裡逃生地度過的,所以我可以弗洛伊德式地理解他的杯弓蛇影。對於後來好萊塢無數的模仿者,包括Aronofsky,只能說是庸才蠢材了吧。何況,波蘭斯基的原作裡面至少沒有賣弄血腥和情色作為噱頭,這更讓《黑天鵝》顯得有些江郎才盡而不值得尊重。

情節毫無新意,人物也僅僅不過不失。女主角的母親,前輩(感嘆一下維羅納的美人遲暮),以及競爭對手這三個女人似乎都有一點往事讓她們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但又都欲說還休,不過既然完全以女主角的視角展開倒也無可厚非。舞劇導演倒是一個有趣的另類英雄,他不關心自己手下舞者的身心健康,只在乎如何驅動她們讓自己的舞劇更加完美,他可以用挑逗誘惑作為刺激手下進步的手段,卻從來可以控制自己不迷失其中。最後當然要說到娜塔莉,就像她所扮演的角色一樣,她對於白天鵝性格的把握明顯強於黑天鵝性格。她唯一令人信服的黑天鵝表演是在結尾,而且那還是拜濃重的化妝所賜。她的氣質長相,實在不能讓人聯想到誘惑和艷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