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15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阿村

2010-12-15 21:59:58

《趙氏孤兒》,一部正常的電影,而且正常的不輕


  這電影上映第一天就跑去看了。看完之後就一直想寫點東西,但是又不知道該從何寫起,看著豆瓣滿螢幕的評論無非就是這電影腐了這電影改了這電影笑場了。想寫點別人沒寫出來的可是又無從下手,就這麼一直等到現在,等著明天《讓子彈飛》都要上映強票房了,才終於給這篇評論找到一個最好的切入點,那就是這電影的姿態。
  有《霸王別姬》放在那,陳凱歌能稱得起「大師」這稱號,但《趙氏孤兒》絕不是一部大師級的電影。這部電影,就像電影裡面那個程嬰一樣,你並不能說他平凡,你只能說他守本分。陳凱歌就是把一個經典故事很守本分的拍成了一部電影。這就是這個電影的姿態:寫個故事,找群演員把他老老實實的拍出來。這電影的票房週期到今天已經結束了,作為大家的談資,他最多能持續到明年賀歲檔之前,然後就會被大家遺忘。當你偶爾沒有新片可以看想找部老電影來回味的時候,你很可能去重看第n遍的《霸王別姬》,都不會去看第二遍的《趙氏孤兒》,因為這就是一部如此正常的電影,正常的還不輕。
  給國產電影做評價是件很令人頭疼的事情。有時你看到一部電影覺得還不錯,可你想給他寫幾句好話的時候又發現真不知道挑哪個角度來寫,於是思索半天也只能說一句「這電影很有誠意」。瞧瞧,對於一個正處於井噴式增長每年產出幾百部電影的市場,連「有誠意」都能算作是一個優點了。就好比李冰冰演了這麼多年戲,你誇她的時候也只能說這個演員很努力。我都不明白您那「努力」是誇她呢還是挖苦她呢。
  這電影很正常,那什麼算不正常?王家衛之後大家都小資了,周星馳之後大家都無厘頭了,張藝謀之後大家都武俠了,寧浩大家都多線索了,寧財神之後大家都後現代了。這幾個標誌性的符號把電影市場搞得一團亂麻,甚至於我們有好久都沒有在電影院裡看到一個完整的故事。那些電影要嘛被無休止的旁白搞成了配樂詩朗誦,要嘛被各種對於經典的解構搞成了一堆片段,又或者只是在炫耀一種文化的奇觀,做為電影最為重要的故事本身,竟然在國產電影中缺位了。而《趙氏孤兒》的正常,就體現在這個地方。不管陳凱歌選了哪個結局來給這個電影做結束,就這個電影本身來說都可以講得通,都有他的目的所在。他如此的安守電影的本分,但在安守本分的同時,在每一個細節又是做的如此出色。這種安心於做電影的姿態,正是一種難得對待電影的態度。
  《阿凡達》跟《全面啟動》之後,國人又開始反思批判國產電影水平了,其實這種反思與批判放在當下國產電影發展現狀前沒有任何意義。就好像你今年只有十歲,你就去沉痛反思你怎麼跑不過劉翔,這樣的反思擱在現實面前有價值嗎?你要是十歲能跑過劉翔那就該劉翔去反思了。這種落後與差距相當正常,甚至於我們現在拍個科幻電影(比如《全城戒備》《未來警察》)都不如庫布里克七十年代的作品效果好。你再怎麼反思技術落後再怎麼吹噓中國能拍出《阿凡達》,擱在時間二字面前都顯得無力。你可以用深圳速度去蓋一個樓,但你無法卻無法短期內提高整個電影業的整體素質。
  我們在技術想像力及整體制作水平上的落後,並非就困住國產電影。而《趙氏孤兒》多帶來的這種姿態,就是對於目前這種現狀最好的回應:回到電影本質上,認真的去做一個故事。至於觀眾腐不腐,那就是觀眾自己的權利了。而《趙氏孤兒》這個電影在每一個層面上,都做到了70分。
  一個正常的電影市場,需要的是正常的電影。像《阿凡達》或者《全面啟動》這樣的電影,即便在好萊塢也不是每年都能有的。去美國票房排行榜上溜一圈,大部份就是這樣的製作,你說他好看但又算不上經典,說他爛又委屈了他。就是這麼正常,而且正常的不輕。你數數今年國產電影,像這麼正常的電影有多少?《西風烈》,《狄仁傑》,《錦衣衛》,《人在囧途》,《密室》。這些電影絕不是值得你一看再看的經典,但這就是一個正常的市場需要的電影。你會把你今天吃的午飯記一年嗎?
  至於有些很裝x的評論,說什麼「國產電影我從來不看」,對這種態度壓根不用多管。在他們眼裡國產電影爛的跟屎一樣,但我很想問一句,既然爛的跟屎一樣,可是你還老咋呼著你不看國產電影,那請問你會每天吃飯前先說一句「我從來不吃屎」嗎?拜託您沒事上個豆瓣飯否學學專業五星級裝x再來裝成不?
  對於國產電影最好的祝福就是,走正常的路,讓別人買票去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