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火線救援--Man on Fire

怒火救援/火线救援/怒火救援

7.7 / 390,568人    146分鐘

導演: 東尼史考特
編劇: A.J. Quinnell 布萊恩海格蘭
演員: 丹佐華盛頓 達科塔芬妮 Marc Anthony (Ⅰ) 蕾達哈米栔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骷髏船長

2010-12-17 00:38:50

《怒火救援》:以暴制暴的死亡藝術


     以暴制暴多少有點「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意思,眾所周知,這是金庸筆下人物的殺人伎倆,拋開善惡不談,當殺人也殺出花樣,那這伎倆無疑也變的高貴起來,分明充斥著一種哲學的味道。就像《怒火救援》裡的那句台詞:「一個男人能成為一位藝術家......在任何東西上,如食品等等。這要看他對該物有多精通。克雷塞的藝術就是死亡」。

 像以暴制暴、替天行道等諸如此類主題的電影很多,多是警匪犯罪題材,不是隻身入虎穴勇鬥強敵,最後在轟然爆炸的煙火和滾滾的濃煙中,走出個孤膽英雄;就是以病疾之身對抗各種不公,在終極的考驗下,試圖挽救迷途的羔羊。前者這種血腥強悍和鬥志鬥勇的場面確實在觀看過程中能帶來強勁的視覺刺激,但看後就那麼回事,過眼即成浮雲,倒是後者的這種救贖元素在觀看酣暢之餘令人多了分回味的餘地。影片《怒火救援》恰好具備以上兩種觀看效果,黑人影帝丹澤爾華盛頓的死亡藝術和與小女孩之間的感情互動到相互間的救贖過程,使該片帶給觀眾視覺衝擊的同時儼然多了重思想的厚重。雖不甚高明,但也足以傲視其他平庸的商業娛樂片。

    影片基本可以分成兩部份,前半部份是救贖,後半部份是復仇。故事其實俗套的很,一個滿心愧疚的退伍老兵與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姑娘碰撞出火花,並完成了相互間的救贖。其中穿插黑社會勢力與政府執法人員狼狽為奸,徒有其表的父親為詐取保險金綁架親生女兒等橋段。顯然,整個故事既有情感上的細膩演繹,又有真槍實彈和花招迭出的殺戮手段,可謂軟硬兼施。前半部份與《這個殺手不太冷》有幾分相似,丹澤爾華盛頓與達科塔范寧之間的戲份精彩程度,也毫不遜色與讓雷諾和娜塔麗波特曼,或許區別就是《怒火救援》以溫情為重點,《這個殺手不太冷》則有些詼諧的成份。後半部份的復仇就有些流俗了,但作為一部商業娛樂片,畢竟儘可能的調好大眾的口味,才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怒火救援》的畫面頗有幾分油畫的質感,無論是前半部濃墨重彩下對於溫馨氣氛的渲染,或是後半部對於陰鬱天色的描畫,都給觀眾帶來極大的視覺享受。該片的配樂也是一大亮點,婉轉淒涼的女聲配唱為主人公不惜自我犧牲去復仇的悲愴氛圍推至高潮。

    片中有句引用聖經的台詞說的牽強「不可為惡所勝,而要以善制惡」。我覺得倒不如我國領導人那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來的貼切,甚至還要再加一句:「不犯則以,犯必不惜一切,決絕徹底」。既然是電影,既然是復仇,還是決絕到底看著痛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