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最後的獵人--Le Dernier Trappeur

最后的猎人/TheLastTrapper

7 / 1,801人    94分鐘

導演: 尼可拉斯凡尼爾
編劇: 尼可拉斯凡尼爾
演員: 諾曼溫德 梅盧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wiki

2010-12-20 16:43:33

《最後的獵人》:唯美


落基山脈的峽谷,白雪皚皚。空曠的雪地裡,獵人Norman,一個大鬍子中年人,表情堅毅,眼神犀利,駕著狗拉雪橇在山谷里飛馳。一縷晨光撫摸著大地,一大群馴鹿在雪地裡飛奔。Norman和他的夥伴哈士奇狗nanuk,看著遠去的馴鹿,眼神裡滿是無奈。影片開始就以一副壯美美的畫面映入眼簾,像一幅中國的雪地山水畫。

Norman帶著他的狗劃著名他的獨木舟尋找著獵物。清澈的小溪畔,一隻黑熊正在抓著鱒魚。野鴨鴨在水中嬉戲。一幅歡快的景像。但伐木公司的入侵,打破了自然界的平衡。動物們都遷徙了。為了繼續打獵,Norman和他的妻子印地安人Neibasca以及他們的哈士奇狗也不得不搬到原始森林的腹地。伐木,在湖邊重新建造小木屋。開始新的生活。

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享受著原始森林的陽光。Norman一家早已適應了這樣的生活,一般的人也許認為原始森林充滿了危險,但對他們來說這裡很純潔,這裡是他們的天堂。現在天堂也受到了人類的威脅。人類的進步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釣魚,打猞猁這些很平常的事。因為人類的入侵,而受干擾。Norman曾多次表示如果打獵不能謀生了,他將到鎮上另謀生路。其實,他早適應了獵人的生活。對他來說:獲取但不貪求。是獵人所信奉信條。因為獵人的存在,保持了自然界的平衡。使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打獵生活,不是僅僅為獲取皮毛,為了生存。更重要的是一種體驗,體驗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獵人的存在,保持了生態平衡。避免了生物過度繁殖。

冬天是打獵的季節,大地被白雪覆蓋,湖水也冰凍了。天寒地凍,,零下50度,Norman和妻子Neibasca在溫暖的小木屋裡用純正的法語聊天,好溫馨。

整部電影由組多片段組成,並不散亂,反而構成了一幅壯美的圖畫。配以精心製作的插曲,更攝人心魄。聽著電影插曲,使人想到了北級光在跳舞。《by the river dark》這首歌曲更道出了老獵人的心聲。

以下幾個片段印象深刻:片段一,Norman搬家的時候,帶著他的愛犬,騎著一匹馬並牽著一匹小馬過河,馬在河裡翻了,但憑著Norman高超的騎術,順利過河。在這裡,Norman真的很man。片段二,打獵途中遇見黑熊,很鎮定,化解了險情。這男人太穩重。片段三,和他的妻子Neibasca打雪仗,堅毅不乏溫柔。片段四,和老獵人會面,兩位男人的對話。夜晚北極光帶跳舞,看了這個畫面,大地都沉醉了。片段五,在一次打獵中,Norman和他的雪橇,掉進了河裡,零下40度的嚴寒,幸虧他的哈士奇狗救了他一條命。狗在主人為難時刻真的很耿直。真想養一哈士奇窩狗啊。

導演Nicolas Vanier 也是一個冒險家。為了拍攝這部電影,他帶領團隊,冒著零下50度的嚴寒深入極地拍攝。這部片子演員Norman演的就是他自己的生活。所以得心應手。

人們為壯美的風光折服的同時,獵人的精神,狗的忠誠也使人肅然起敬。看完這部電影青衣江說:「以後我堅決不吃狗肉了。」我想說我也是。

 

 

                                                                                                                                                                     PJ-W

                                                                                                                                                                     2010-12-19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