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7,524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吭聲

2010-12-21 05:33:19

痼疾與安慰劑




水泊梁山的好漢們在結拜的時候往往要說: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古典小說裡的情侶們往往發誓: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生不同床,死則同穴;從誓詞中可以看到他們對友誼、愛情的忠貞,但同時也不難發現他們對孤獨的深深恐懼。千百年來,孤獨總是人類心靈的痼疾,從未有一種靈藥可以把它治癒,人們所能獲得的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安慰劑罷了。

孤獨有兩種:一種是高處不勝寒的孤獨,一種是低處不勝冷的孤獨。各領域的頂尖人才 的孤獨是伴隨著驕傲自詡的,他們站在巔峰,無人理解、無人對話,顧盼天下,無人能與之比肩,這種孤獨是上帝的孤獨,輝煌浩大,被這種孤獨臨幸的人可以無怨無憾。而那些弱者的孤獨則是伴隨著絕望與自棄的。《瑪麗和馬克斯》中一老一小的孤獨無疑屬於後一種,無論在學校還是社會,他們都是別人嘲笑欺凌的對象,只能退守到自我的小世界裡,默默吞忍。瑪麗額頭長了胎記,很是自卑,家庭也不幸福,父母形同陌路,馬克斯是個老單身漢,患有埃斯博格症和暴食症,兩個人都有著強烈的社交恐懼,但兩人還是把觸角從硬殼裡面伸了出來,隔著幾千公里通信,成為了筆友。無論如何弱勢,人們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的願望都是不滅的,孤獨雖然無所不在,對孤獨的反抗也是無所不在的。然而他們會勝利嗎?

兩個不幸的人也有幸運的時刻,連續多年買同一組號碼的馬克斯終於中獎了,而瑪麗寫出了暢銷世界的著作,一個擁有了財富,一個擁有了名聲,看來兩人要變成了強者了,他們對抗孤獨的籌碼又增加了。實際上,兩人的境況並沒有多大改善,馬克斯用錢財買下了巨量的巧克力,而瑪麗呢,父母相繼辭世,丈夫離開她奔赴紐西蘭和筆友一塊生活。――附遠懷來的財富與名聲,並不是戰勝孤獨的犀利武器。現實中也有這樣的例子,比如名滿世界的哲學家叔本華家財萬貫,最後孤獨終老,紅透華人世界的張愛玲晚年孤伶伶的病死公寓,俄國文豪托爾斯泰耄耋之年秘密出走絕命於小車站……不勝枚舉。搖滾樂手李志唱到:不管你擁有什麼,最後總是孤獨。

瑪麗和馬克思的關係,如果僅僅是兩個孤獨的人隔著重洋相互慰籍的童話也就罷了。童話總是美好到底的,瑪麗和馬克斯的友誼卻並非牢不可破。瑪麗把馬克斯的經歷作為案例用到了她的關於埃斯博格症的論文裡,並成書出版,大受歡迎,馬克斯受到重大打擊,掰下打字機上的「M」鍵寄給瑪麗,以示絕交。他們多年通信,瑪麗卻不知道不能跨越馬克斯的底線,不能讓馬克斯的隱私曝光,未經允許就把多年朋友的老底兜售出去。雖然後來馬克斯原諒了瑪麗,但其間兩人所受的煎熬卻是無法挽回的,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的告誡言猶在耳:我親愛的朋友,朋友是不存在的。而詩人北島說: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這世上有各種各樣的俱樂部、協會,參與者都是為了同氣相求、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他們互相分享對某事物的愛好或者互相幫助鼓勵(如馬克斯參與的暴食症者互助協會),但是,從來沒聽說過有孤獨者俱樂部、協會。說到底,人的孤獨是沒法終極解除的。所謂友誼,所謂知音,所謂心心相印,也不過是人與人交匯時剎那的火花,照亮彼此的生命僅僅一瞬間,然後是孤獨的黑影重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