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99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大度猴

2010-12-22 07:23:40

凱歌的黃昏




我承認,我對《趙氏孤兒》的期望很高。一直以為,《霸王別姬》是中國電影最好的作品,而陳凱歌也在那時成就了最高峰。但始終相信那絕不是偶然,也渴望陳凱歌的藝術水準能夠一直延續。儘管出於一種預感,《無極》我壓根就沒看,但仍然相信那只是陳凱歌企圖心過強,為超越《霸王別姬》而失了分寸。作為號稱當今中國影壇最有貴族氣質,人文情懷的導演,這一次應該拿出一部厚重之作,一洗頹勢。

只是看了《趙氏孤兒》之後,悲哀之感油然而起——陳凱歌是否真的來到了自己的黃昏?

縱觀全劇,只能用輕、飄、虛、浮四個字來形容。

所謂「輕」,是劇情的改編,讓全劇缺乏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和劇情的穿透力。未免劇透,不做展開表述。只是想起在之前看到陳凱歌接受某時尚週刊的採訪,說道《趙氏孤兒》中程嬰的舍子之舉,違反了人之常情,沒有合理性,是「反人類」。因此在本劇中他將其進行了適當改編,以尋求其行為的合理性。

搜孤救孤的故事,流傳很久,從司馬遷的《史記》記載來看,基本不出這樣一個範疇:趙朔遭難,其門客公孫杵臼和程嬰相約一個獻嬰,一個捨命,救出趙氏遺孤。而成事的關鍵,則在於公孫杵臼要當著屠岸賈的面大罵程嬰,同獻出的嬰兒一起赴死。否則此計必被老奸巨猾的屠岸賈識破。事成之後,程嬰撫養遺孤18年,其間忍受世人對其賣友、獻孤的鄙視和辱罵,最終成就趙氏孤兒的報仇雪恨。後程嬰眼看大事已成,遂自盡追隨公孫杵臼而去。

流傳至今的故事,除了元雜劇為使矛盾更加突出,將原來撿來的嬰兒,加工成程嬰自己的孩子。更加深的劇情張力和矛盾衝突。除此以外,基本公式框架沒有變化,人物關係也沒有變化。

由此可見,本劇的「戲眼」,在舍子與捨命,「戲核」,則是程嬰那含垢忍辱的18年。最後的自盡,反而是一種解脫,一種歡喜了。

而陳凱歌為了「不反人類」,將人物關係作了顛覆性的變化,程嬰成了游醫郎中,與公孫有了萍水相逢的尊卑之分,而兩人共商的計謀,也變成臨危之際的閃光和被逼無奈。

真的就有了合理性嗎?試想,公孫杵臼又如何在此前判斷程嬰夫妻必能舍子?萬一鬧出真相,豈不是前功盡棄?此一情節硬傷,影響到後續故事的整體走向。含垢忍辱,成了含辛茹苦,於是劇情重心也就轉到趙孤的成長曆程。這期間無法產生戲劇衝突,人物糾葛,開始鬆散、支離破碎起來。也就缺乏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衝擊力。如果將程嬰放在矛盾的焦點之中,他為什麼舍子?心裡憑藉的什麼?有什麼讓他不得不捨?舍了之後又是什麼支撐著他走過18年?18年中面對世人的鄙夷,他可曾有心理悸動?趙孤成人後聽說自己的父親是如此卑鄙,質問他的時候,他又該如何反應?

這些如果能很好展現,已經完全滿足一部古典意味的悲劇所要求的所有要素了。

因此要我說,這一改動,大大削弱了劇情的悲劇力量,屬於最大的敗筆。

更何況,這一改動也使得本來動人至深的「士為知己者死」、「捨生而取義」這樣的中國文化中的華彩部份,變得猥瑣和瑣碎起來。由此想到,如果一家公司的銷售總監,自己都不認同公司的產品,而在推銷過程中不斷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試圖為產品可能的問題作合理化鋪墊,會是什麼情形?

這部影片同樣如此,連導演都對故事本身的精彩部份不認同,試圖去崇高化。而改動之後又無法將故事說順了,編圓了。那麼,原先的厚重,也就變得無法承受之輕了。看過電影的朋友都感覺,本片的前半部份緊湊,精彩,而後半部份則顯得拖沓和不知所云,原因也正在於將整個故事的精華改動了,殊不知這樣正是將故事的華麗錦袍遮蓋,反而抖落出一地的虱子。這樣的所謂合理化改編,只能說是將頂天立地的武松,閹割成了扭捏的好男兒。皮囊還是那個皮囊,但內在的氣質已經完全改變了。

當然,陳凱歌不認同,想來自有其內在的合理性。試想,一個成長在文化浩劫之中,連自己的父親都被鼓勵要憎恨、劃清界限的年代裡,周圍的人要嘛選擇沉默,要嘛選擇閉耳塞聽,這樣一個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的環境中成長起來,自然無法理解古人的高節大義。只能說,我們離我們的輝煌的祖先,已經遙遠到自己都無法認同的地步。

至於全劇手法,則用了太多的蒙太奇語言和閃回,尤其是程嬰痛說革命家史,寫「變天帳」的情節里,居然莫名其妙的採用了動漫手段,幾乎懷疑是在炫技了。這讓我想起了黑澤明的《亂》,其鏡頭語言幾乎是呆滯的,緩慢的。卻自有一番樸拙滯重的韻味,所謂「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反而成就一番大師氣象。而陳凱歌在本片裡則顯得浮華機巧,當得起一個「飄」字。

再說「虛」,指的是演員的狀態。本劇集中了國內的一批優秀演員,尤其是葛優葛大爺,更是個人極為喜歡的一位演員,幾乎看過其演過的所有角色。但是在本劇中,無一例外,都顯得不在狀態。葛優似乎時時刻刻在提醒自己,這是個小人物,我要按照小人物來演;張豐毅則是一貫的端著放不下;黃曉明太想證明白己,所以顯得這個人物不忠不奸、不正不邪、不悲不喜。企圖心太強,終於把自己給演暈了;王學圻從《十月圍城》的精彩之後,可能接戲太多,積累用完了,本劇中少了點內在的東西。

當然還是有亮點的,比如影片開始,葛優春風得意的請鄰居吃喜蛋,那眉梢眼角流露的喜悅,那一字一句中透出的譏誚,甚至拿著手巾抖兩下,繞一繞,狀態感覺就出來了。

還有最後屠岸賈與程勃生死相搏,王學圻那句:我已經讓你兩次了!痛心,痛楚,盡在眼神中流露。

最後說說「浮」,這可能是中國導演的通病,那就是對於歷史得不嚴謹,不考究。本以為以陳凱歌的文化背景和大手筆,起碼應該彌補中國螢幕長久以來缺失的一環:冷兵器戰爭的體現。可惜,還是讓我失望了。

本片中幾次有三次戰鬥場面:擊殺趙盾、程勃遇險和最後的報仇雪恨。其中猶以第二場最為離譜。片中是程勃帶領一小隊人馬殺得性起,直殺入樹林,結果遭遇伏兵,以寡敵眾,眼看遇險,而屠岸賈在樹林外幾經掙扎,最後拍馬趕到,殺退伏兵。其中基本以馬上用劍互搏,很類似於《夏伯陽》或《第一騎兵軍》裡的哥薩克騎兵戰,其思路還是評書裡的「各自拍馬趕到,大戰三百合」的套路。其實真正的古代戰爭,尤其是春秋期間的戰爭,絕不如此。

首先,故事發生在晉國,可見還處於中國曆史上的「春秋」時期,仍未進入「戰國」,所謂「青銅時代」,當時的兵器,基本以青銅鑄造,鐵器因得之於天(當時鐵礦石尚未大規模開採,鐵的來源基本以「隕鐵」為主),故顯得珍貴而稀少。而青銅兵器大多較短,因為青銅質地堅硬而脆,越長越容易折斷,而國寶「越王勾踐劍」也不過長55厘米,這已經是當年鑄造頂峰了。且還在春秋之後的戰國。可見,當時的青銅劍不可能如影片中那麼長,也不可能用來刀刃相接。

其次,春秋期間,乃至戰國中期,作戰方式以步兵、戰車為主,真正的騎兵是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開始流行起來,並以機動性、易補給的優勢取代戰車。

另外,本片多次出現的軟鐵甲更是不可能在那個時候出現了。當時以皮甲為主。

當然,這些只是枝節,如果過度糾纏,顯得食古不化。但作為觀眾,真的很希望能在中國螢幕上看到一場真正酣暢淋漓又大致還原歷史的冷兵器戰爭。我想,這個要求也並不過份吧?

總之,不想就此抹殺本片的一切,但看完以後,不由感嘆,凱歌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