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四個傻瓜--Four Lions

四头狮子/四头狮子/四个傻瓜(台)

7.3 / 85,614人    97分鐘

導演: Christopher Morris (I)
編劇: Christopher Morris (I)
演員: Kayvan Novak Nigel Lindsay 里茲阿邁德 Adeel Akhtar Preeya Kalidas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ristine

2010-12-25 23:30:21

洗具?杯具!


我記得上中學的時候,老師給我們放《阿Q正傳》的電影。阿Q的很多滑稽行為引得周圍同學們的笑聲不斷,而我自始至終也沒有笑出來,心裡充滿了無限的悲涼和壓抑。這種感覺在觀看英國電影《四頭獅子》的時候再次重演。

有人把《四頭獅子》評為本年度最好看的喜劇。是不是最好看,姑且不論。但是把它稱作喜劇,我總覺得欠妥。真正的喜劇,總是能引人發笑的。但是,當我面對這部電影中的人物一次又一次滑稽、愚蠢的對話、行動時,我只感覺到悲從中來。這悲中還帶著些許苦澀,些許惋惜,些許憐憫。

如果說這是本年度最好看的電影,那麼我更願意把這個「最好看」頒給偉大的編劇。導演兼編劇的克里斯多夫•莫利斯的確是一個反諷高手。他解構了自殺式恐怖襲擊這個再嚴肅不過的話題,運用諷刺與黑色幽默讓《四頭獅子》在一系列反恐電影中顯得那麼特別和充滿新意。

電影講述了四個英國穆斯林和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白人謀劃在倫敦進行自殺式爆炸的故事。本應該是一個充滿了緊張、殺戮、仇恨、恐怖的電影,被劇中的幾個主角一系列的荒唐而滑稽的行為來了個乾坤大轉移。除了該計劃的頭目奧馬爾尚屬正常,其餘幾個夥計似乎都有些腦筋短路:他們滿嘴聖戰,卻又畏懼於當人體炸彈,悄悄訓練烏鴉炸毀目標;他們拍攝聖戰錄像,卻又害怕被認出,於是他們在頭上扣了紙盒子;他們為了反監視,吞下手機卡;他們不停地搖晃腦袋為了讓自己的面孔在世界上任何一部相機中都看起來不那麼清晰,以便對抗被監視;他們為炸毀的目標到底是藥店還是清真寺而爭論到頭破血流,最後終於達成了在馬拉松比賽過程中製造爆炸這一共識,只是最終他們成為了羊群、伊斯蘭同伴、要幫助自己的好心人的殉道者,那個最清醒的奧馬爾最後悲劇而壯烈的走向街邊商店,引爆了身上的炸彈,結束了這場悲劇。他做了自我的殉道者,一聲巨響炸飛了他的聖戰理想,帶走了他內心沉重的內疚感。

莫利斯導演無疑是在借用諷刺手法,抨擊恐怖主義所帶來的傷和痛,以聖戰自居的人體式自殺行為更是一場泯滅人性的悲劇。它炸不掉撒旦,卻掠走了天使的光澤。但莫利斯的用意並不止於此,他不想通過這樣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去挑起人們對恐怖份子的仇恨或者穆斯林人們的抗議與不滿,他只是藉由荒誕解構掉人們心目中對於恐怖份子的刻板印象,讓觀眾意識到他們也擁有常人普遍存在的缺陷。莫利斯讓我們對他們也產生了悲憫之心。這是一種大愛的精神,博愛與平等是整部片子的精髓。

當整部影片結束,當我們的嘴角還來不及咧開做一個苦笑的弧度便被悲傷所凝固的時候,當不明所以的哀傷和苦悶耿於胸中的時候,我開始在心裡為這個被譽為「媒體恐怖份子」、才華橫溢的諷刺作家莫利斯鼓起掌來。作為編劇他的確成功了。只是,電影對於節奏的控制有些欠缺,畫面敘事性較弱,作為「導演界新人」的莫利斯還應該多加努力。

我無法界定《四頭獅子》到底是「洗具」還是「杯具」,也許當你看到結尾幾位主角全部死掉的那一剎那,你只能說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餐具」。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