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喬伊

2010-12-27 06:20:53

確實很Special Relationship


True Freiends stab you in the front. ----Oscar Wilde
       電影本身而言,演員無可挑剔。畢竟是演繹最真實的人物,活脫脫的模板在眼前,好好模仿就是。Michael Sheen再次扮演了Tony Blair,把《the Queen》中初出茅廬的菜鳥Tony演變成了一個成熟的首相Blair。好演員的演技永遠讓人驚喜,雖然Sheen快成了Blair的替身了。
    友誼,是一個複雜的詞彙。尤其當友誼面對政治。友誼高於一切,除了利益。利益是友誼最大的殺手,而政治,是利益的最佳代言人。
    令人驚訝的是,英美領導人的Special Relationship從邱吉爾-羅斯福時代開始即開始成為輿論的焦點,匪夷所思的《中立法案》是羅斯福在邱吉爾無數封聲淚俱下的書信里找到的靈感,從而改變了英國人可能說德語的歷史。那場所謂的正義與邪惡的戰爭較量,軸心國退出歷史舞台除了希特勒同志急切開闢東線戰場操之過急外,邱吉爾與羅斯福近乎Gay的關係是這場戰爭勝敗另一個最大轉折點。
    在英美從二戰開始直到柏林圍牆倒塌的大半個世紀歲月裡,他們都有著同一個敵人,所以他們的友誼可以超越非同一般的理解領域,利益和個人魅力的珠聯璧合,成就了20世紀風雨中的亮點,尤其是同為哈耶克主義最佳實踐者的柴契爾夫人和雷根總統,更是超越了男女關係的最佳友誼案例。歷史就像是設計好他們的相遇一般,也許在大半個世紀裡,缺了誰,這個世界就不能像他們所預計的那麼轉了。
    但是當Tony遇上Bill Clinton時,歷史卻改變了。
    英美不再擁有同一個主要的敵人,敵人被打倒了,於是他們沒有目標了。於是,英美的蜜月期理應結束了。可是Tony似乎對於Bill的個人魅力無法抵擋。Sheen扮演的Tony似乎又回到了初見女王時那個小心翼翼卑躬屈膝的菜鳥政治家。這次的對象成了美國總統--一個實現20世紀末全球化浪潮締造人的偉大總統,並作為共和黨自羅斯福以來第一位連任的總統。他完全有理由把他自己的頭像刻在另外四位先輩的旁邊。
    可惜他的一切功績被他的婚外情給毀了。
    這也是電影重墨描述的一大事件。西方政治家沒有私人空間,所有的一切可以作為政治砧板上的肉泥。Tony站在了Bill一邊,頂著國內國際的所有政治壓力,因為他被Bill的個人魅力所折服,所以他在Bill最可憐的時刻替他擋了一刀。電影的高度就這麼表現出來了。友誼戰勝了利益。
    可是Bill還是欺騙了Tony,萊溫斯基案成為了全球的笑柄,他險些成為第二個Nixon,頭像掛上國會山的可能性也沒了。政治是殘酷的。其實,與Clinton的歷史功績相比,這個錯誤真的算不上什麼。
    科索沃戰爭也是這麼個友誼的最大考驗事件。世界似乎成為了這兩個人的棋盤,當然這只是電影的浪漫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的誇張表現,可不得不從歷史的現實看出,面對戰爭這麼個利益較量最赤裸裸的現實前,英美的步調已經開始變態似的扭曲在了一起。他們用人權與民主忽悠全世界,踐踏他國主權。帝國主義的宣傳片而已。
    但是,電影不是政治,只是想告訴我們點小小的道理,關鍵是看官是否找得到這麼個小道理。
    這不是一部值得稱頌的電影,因為從頭到尾沒有高潮沒有結局,只是在平鋪直敘這麼段歷史中還原了兩個輿論焦點人物的血肉之軀。我們的記憶除了新聞中那無血無肉的(尤其從新聞聯播中)做好面部訓練的練外,已經別無其他印象。所以,我不推薦花時間看這部有點類似紀錄片的電影。
    但是,在Blair最近出版的個人自傳《A Jonurney》中,確實可以看到Bill Clinton對於他個人的成長指導。尤其是插頁中那些照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看得到Bill的身影。他們的蜜月似乎又讓美英回到了羅斯福-邱吉爾時代。那些照片讓我無限羨慕,在個人事業的頂端,有著這麼個能幹且值得信賴的夥伴在身邊,那時的他們,應該會感到無限的安全感。他們的背後都有兩個最大的國家機器強大引擎作為他們的顧問,可是肝膽相照的如兄弟般的親切,卻是邏輯上的「敵人」而給予的。
    越往人生的頂峰攀登時越寂寞,因為越是高越是不勝寒。朋友往往在你站上頂端時被你踩在了腳下,而和你同時處在頂端的這個人,卻是時刻準備跟你爭奪下一個頂端的對手,絕對不可能和你同時登頂。這是《Godfather III》描述的殘酷世界。可是現實的Tony和Bill卻超越了這麼個天花板。也許,世界真的有善存在呢?
    誰知道呢……
    畢竟很多事情,不是凡夫俗子能夠超越的高度。我不再相信友誼能給我帶來什麼,尤其是最重視的友誼,除了失望和傷害,我在自殘嗎?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