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看見魔鬼--I Saw the Devil

7.8 / 147,459人    141分鐘

導演: 金知雲
演員: 李秉憲 崔岷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0-12-27 06:54:22

暴力美學之「我要復仇」


       自從《追擊者》推波助瀾犯罪驚悚題材超越南北題材成為韓國導演第一夢,除了洪尚秀和李滄東之外,基本每個導演都在琢磨著拍一部屬於自己的《追擊者》。這不,趁康佑碩的《苔蘚》剛剛下水,金知雲的《看見惡魔》便撲了個正著——羅宏鎮要是能預見到如此盛況,也不會現在急著用一部《黃海》來證明實力。

       不過,將《看見惡魔》等同於《追擊者》那種很有社會責任感的犯罪驚悚片,其實是一種對於它的誤讀。雖然,暴力來源於人的同時,勢必會延伸出有關人性和社會的探討。但是,在兩個特種兵一般的男人無征服主義式的互相虐殺中,讓《看見惡魔》早就擺脫了「犯罪」二字,也就擺脫了「社會屬性」,專注於研究暴力本身不拘一格的表現形式﹑另類的魅力以及多元的功能性,一如《薔薇,紅蓮》對形式美的極致追求,《好傢夥,壞傢伙,怪傢伙》對槍戰場面的大張旗鼓,原始且純粹,戲裡戲外都像一場遊戲。也就是說,作為一部驚悚片,《看見惡魔》情節上的張力,劇情上的懸念,或者對於復仇理論性的探討都是扯談,能讓旁觀者不知不覺陷入這場終極死亡遊戲,在哪個情節拐角處於暴力撞了個滿懷,才是電影本身帶給我們的終極挑戰!

       從這個角度來看,《看見惡魔》並沒有用悲觀狂想將人性逼到黑暗邊緣,這又與朴贊郁的《我要復仇》(情節相似)無法相提並論。儘管如此,影片在「暴力美學」發揮極致的同時,將人性扭曲變異的誘因放在易察覺的層面,隨著情節的遞進,對待《看見惡魔》最好的方式,就是打開心臟享受衝擊,切忌過度闡釋,否者收穫的可能是一片虛無。

       令人心驚肉跳的殺人過程不必多慮,《看見惡魔》勢必會給你一個充滿血漿的答案。除此之外,金知雲還設計了很多體現無因暴力的橋段,比如惹怒電影等級委員會的撕裂屍體,食用人肉,將碎屍拋於狗食、放入冰箱等「損毀人類生存尊嚴與價值的場面」,而且大都直接運用鏡頭對它們進行了不帶感情色彩的「記錄」——恐怕這是讓評委們花容失色的最大原因。與此同時,金知雲也沒有放棄對暴力場面進行藝術層面上的加工修飾。錐子、鐮刀、獵槍、尖頭鐵棍的使用方法、殺傷力以及動作設計都要徹底和血性效果掛鉤,而且它們交替登場,足以讓觀眾的腎上腺素保持曲線變化——值得一提的是,崔岷植手持小錘子的造型,勢必讓《老男孩》的忠實粉絲嗷嗷直叫。

       事實上,《看見惡魔》的每個小細節都滲透著金知雲美學的痕跡,比如崔岷植雨夜殺人時所使用的雨具,顏色和材料的選擇,無不匠心獨運,以達到「在夜晚光線陰暗的倉庫中給人污穢的感覺」的效果。為了將影片中的兩個角色(崔岷植和李秉憲)的矛盾衝突推到極致,金知雲從角色形象到人物性格的設計都做到了完全對立,暴力戲也是乾淨到只有兩種,即崔岷植狂扁李秉憲和李秉憲狂K崔岷植。崔岷植面目猙獰、身形臃腫、一頭亂髮、衣衫不整,亡命之徒的氣質一覽無遺,絲毫不掩飾對於虐殺快感的貪婪,體現的就是「復仇,越是熱越殘忍」。而衣冠楚楚、面無表情的前情報員李秉憲,雖為了復仇變得冷酷殘忍,內心卻為妻子蠶絲帶來的憤怒悲傷導致不安內疚等五味雜陳情緒撕扯著,象徵的是「復仇,越是冷越至毒。」

       延伸到戲外,此片第一次送審時,便得到了「限制上映」的標籤,這對於影片來說無疑是一紙禁令,而後經過兩次申訴後,以及刪減7處共11分鐘的犧牲後,韓國映像等級委員會才終於發給此片一張「18歲以下不得觀看」的通行證。種種限制,讓鬧得滿城風雨的《看見惡魔》勢必要威武一陣子了。




DEC.26
LC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