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歪小子史考特--Scott Pilgrim vs. the World

歪小子斯科特对抗全世界/歪小子斯科特/斯科特对抗全世界

7.5 / 466,992人    112分鐘

導演: 埃德加懷特
編劇: 麥可巴考爾 埃德加懷特
演員: 麥可塞拉 瑪麗伊莉莎白文斯蒂德 基倫考克金 克里斯伊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2010-12-28 21:54:59

Rock Or Suck?!


      隨著電子遊戲業連同漫畫業逐漸成為現今年輕人的流行文化主導,對於《歪小子斯科特對抗全世界》這種敘事形態創新有餘,內容在「為愛而戰」中不停周旋的漫畫改編類電影,早就打開了電影市場的大門。而本片依靠著「將格鬥遊戲的框架整個拆下來緊扣在簡單劇情上」的本質,在幾個固定場地兜兜轉轉,時而倒帶、時而快進的不連貫情節,以及CG特效的橫衝直撞下,把一場在現實生活中不合理的遊戲合理化的表現出來。


    青春永遠是不安於世的,更何況是幾個20齣頭擁有過份跳躍腦細胞和無窮無盡幻想的少男少女。在這其中,斯科特的思維邏輯更是比翻書還快,時而將孤獨幻化成在烈日當空沙漠中獨處的仙人掌,時而將浪漫幻化成繁星下碎雪中的公園鞦韆,從一到懸空的門通往另一個時間和空間,遐想和現實對於他來說不需要分的過於清楚。直到他偶遇不斷變化頭髮顏色的拉蒙娜,她的出現也令劇情的發展變得過份誇張,繼而引出高潮迭起的斯科特「K.O」拉蒙娜七個風格迥異的EX,根本就是「紅白機」中一出邪惡挑戰正義的角色扮演類遊戲。而拉蒙娜的難以捉摸正如遊戲中無意被解鎖的隱藏關卡,這種興奮的滿足狀態完全是玩家面對未知挑戰的真實體現,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斯科特會對她如此著迷。

    眾所周知,導演不可能指望觀眾去欣賞一場場少年流氓的鬥毆,千篇一律的動作戲也有點反胃,但是電子遊戲的特點為動作畫面賦予了更多虛擬的表現力,暴力畫面不再沉重,只見光影不見血,並且死了也可以重生。所以,畫面是本片的一大亮點,從開篇的環球影業的商標,玩家狀態情緒框,到樂器變奏下氣場的對立、角色屬性升級、連擊獲得的彩蛋等等層出不窮的火花和光暈,無數細節進一步提升了觀眾的視覺體驗。此外,主角被擊中,打飛直至落地的音效,以及在畫面中插入的擬聲詞(「whoosh」、「Ding Dong」、「Whip」)也進一步增加了滑稽效果。

    當然,格鬥的勝負也包含了濃烈的英雄主義色彩,朦朧的愛情也成為了迎合主角滿腔熱血的引子,用吉他砸出來的青春躁動,用嗓子喊出來的自由張揚,才是本片的真正精髓。雖說斯科特對抗世界有些雜亂無章,對於愛情的追逐也有點飄忽不定,當所有打鬥戛然而止時,他彷彿又被打回原形,沒了虛擬世界中的「原地滿血復活」的霸氣和自信。不過,得承認,他在這個最不安份的年紀所作出的最不經大腦思考的行為,反而別有一番魅力。

    類似的題材還有《特攻聯盟》的戴夫和《守衛者》的亞瑟。電影除了滑稽的造型由漫畫衍生這個共同點外,三個耿直男主角也都奉行了一個處事信仰——「想要獲得,就要自己去奮鬥」。於是他們都身體力行地區變成另外一個與自己性格能力反差極大的人物,也就是凡人世界中的「超級英雄」。無論你要追求的是正義還是女友,是救世還是救自己,即便穿著「山寨」的裝束,背負著「狗熊」的名號,一瞬間都有可能把現實中唯唯諾諾的自己解放了。

    然而,在本片中斯科特的嬉笑風格卻平衡了另外平民英雄的悲情。他的「反英雄」強大磁場,對於「敢為人所不敢為」以及「敢為常人所不能為之」的姿態肅然起敬,反而逐漸招攬了觀眾的追捧,是否「逞英雄」還是根本不自量力的討論,已經不會招人嘲笑和奚落了。這既是對鋼筋鐵骨的視覺疲勞,也是因為我們身上多多少少都有斯科特這個痞子青年的影子。

    所以本片的觀眾層面也很豐富,無論是沉迷漫畫世界、熱衷電子遊戲的宅男奼女,還是正在糾結感情世界的痴男怨女,因為曾幾何時我們都盼望可以跳到遊戲裡,面對想像中的情敵化身一試身手,把積壓的情緒通通釋放在拳腳上。

    值得一提的是,《歪小子斯科特對抗全世界》中的男主角麥可•塞拉依舊搶鏡,他的怪誕氣質太符合廣大觀眾心目中斯科特應有的形象,一驚一乍的神經質表情,聲音中特有的尖細和奇怪的頓挫,都為這個舉止怪異的小男生增添一份可愛的傻氣。斯科特車庫樂隊的朋友,拉蒙娜那些「邪惡的EX」也都是點睛之筆,他們用各自鮮明的絕技各施其法,配合不同的遊戲類型施展特色。就連斯科特的中國女友在鏡頭前上躥下跳,擠眉弄眼,從開頭就無限犯花痴,但在遊戲中又以煞氣十足的格鬥造型出現,秒殺程度絲毫不遜色於與她對戰的拉蒙娜。即便,本片中沒有典型的帥哥美女,但是一個個演員給力的表演早就將「Rock Or Suck」的境地表現的淋漓盡致。




DEC.28
LC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