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狂琴難了--Gloomy Sunday

布达佩斯之恋/忧郁的星期天/忧郁星期天

7.8 / 8,458人    112分鐘 | Argentina:113分鐘 (Mar del Plata Film Festival)


演員: 艾莉卡瑪洛茲珊 史蒂芬洛迪奧尼斯 Ben Becker 約希姆克羅爾 Andras Balint Geza Boros Rolf Becker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蔣蔣

2010-12-28 23:17:37

德國式的機械摧毀了東歐式的浪漫


才華橫溢的鋼琴家、猶太人大屠殺、德國納粹軍官,與《鋼琴師》著力表現納粹對猶太人的慘然不同,《布達佩斯之戀》絕對是一部愛情片。導演無意於表現這段歷史的深度,更多的是為《Gloomy Sunday》這首「匈牙利自殺名曲」賦予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

 
其實,這就是一個女人和三個男人的情感糾葛故事。餐廳女服務員兼准老闆娘,餐廳老闆、餐廳鋼琴師、餐廳回頭客——德國佬。所有的人物、故事都圍繞著一個主場景——餐廳。

 
女主角伊蓮娜與鋼琴師安德拉許、德國佬漢斯的第一次見面都是在餐廳,至於與老闆薩波的初次相識,我們也可以假設是在餐廳應聘服務員的場景。影片最後,漢斯在餐廳被謀殺,而之前安德拉許在鋼琴旁自殺,老闆薩波也曾經試圖在餐廳服毒自殺,伊蓮娜依然在餐廳洗洗刷刷,打點著一切。

 
三個男人紛紛在餐廳墜入愛河,優美的名曲誕生在薩波餐廳,出於鋼琴師的愛慕之情,卻蘊含了特殊的訊息,使人聽後沉溺其中無法自拔,最終以自殺的方式告別世界。

 
德國佬作為第一批聽眾,在遭到伊蓮娜的拒絕後本應跳河自盡,卻被好心的餐廳老闆救起,由此有了後來的故事。雖然最終,德國佬仍然沒有逃脫意外死亡的命運。死於母子聯手,死於一場復仇。

 
伊蓮娜、餐廳老闆、鋼琴師,三人出於一段相互制衡、穩定的三角關係之中。伊蓮娜與餐廳老闆是帶有互利互惠意味的情人,是理想的生活伴侶。伊蓮娜與鋼琴師是一見鍾情充滿浪漫色彩的情人,是精神的伴侶。餐廳老闆幫鋼琴師一舉成名,鋼琴師讓餐廳聲名遠揚。兩個男人各擁有半個伊蓮娜,看起來似乎扭曲,但卻被導演刻畫得非常和諧。競爭與嫉妒恰到好處,既不會你死我活,又能始終保持趣味和活力,達到一種完美的平衡。

 
德國佬的介入,打破了這種平衡。出於對伊蓮娜的慾望,對兩個男人的嫉妒。德國人用機械的思維和行為摧毀了東歐的浪漫和靈性。

 
鋼琴師的自殺與德國佬有直接關係。本身憂鬱又敏感的鋼琴師對於自己的財富建立在他人的死亡之上已經感到深深不安,曲子傳遞出來訊息一次次叩響他的內心。伊蓮娜讓他答應不會做傻事,他說有你在我就不會。

 
鋼琴師死前那晚,德國佬與往常一樣來餐廳吃飯,卻非常手欠地彈了幾下鋼琴,和他第一次出場一樣。只不過那時,對此非常敏感的鋼琴師立刻表現出了自己的不悅和憤怒。而這次,聽見有人碰自己的鋼琴,趕忙出來的鋼琴師看見的卻是德國佬,面對一個侵略者來的上校,表面上什麼也做不了,內心卻早已暗潮洶湧。

 
況且在此之前,他已經兩次誤會德國佬和伊蓮娜發生過關係,可惡的德國佬不僅碰了自己心愛的女人,現在又來碰自己的琴!嫉妒、失望、背叛、羞辱,深深刺痛了鋼琴師幼小敏感的心靈。這就難怪德國佬讓鋼琴師彈《Gloomy Sunday》的時候,他終於忍無可忍,望向那把手槍。伊蓮娜的歌聲讓他驚醒,也許就是那一刻他已經徹徹底底讀懂了曲子的訊息。於是舉槍自盡。

 
餐廳老闆扮演了一次東郭先生的角色,好心好意卻被反咬一口。開頭,老闆將德國佬送上通往新生的火車,結尾,德國佬卻目送老闆踏上死亡列車。利用自己的權利佔有女人、摧毀情敵,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套路。

 
至於那個孩子,從情感上,我更願意相信是餐廳老闆的。一來是出於對老闆的同情,二來似乎更順利成章。因為姓薩波,所以餐廳名才一直沒改。因為父親是直接被德國佬害死的,所以才會表現出復仇之前的緊張和之後的快意。那種幾十年的準備和等待,隱藏極深的復仇的決心,都是為報殺父之仇的表現。另外,從他的舉止談吐來看,都像是繼承了餐廳老闆身上優良的商業頭腦,而不像有藝術家的基因。

 
至於說孩子是德國佬的,那也太陰暗扭曲了,伊蓮娜應該是不會讓自己的兒子幹出弒父的事情的。

 
另外一個小細節,德國佬太太被抓壞的珍珠項鍊應該就是當年那個哭泣的猶太女人的。太太在德國佬倒下後先去撿珍珠的動作足以表現這條項鍊的珍貴價值,同時也暗示了德國佬不幸的婚姻。


片子的色調、風情、那首優美的曲子與女主角的美麗,彌補了故事略顯單薄的情節。節奏也恰到好處,是部不錯的電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