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天鵝--Black Swan

黑天鹅/夺命黑天鹅/霸王别鹅(豆友译名)

8 / 838,351人    108分鐘

導演: 戴倫亞洛諾夫斯基
演員: 娜塔莉波曼 蜜拉庫妮絲 薇諾娜瑞德 文森卡索 芭芭拉荷西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olo

2010-12-29 22:39:52

Black Swan


這片兒不是《穆赫蘭道》,即便被貼上了「驚悚」的標籤,也無需反覆「後退」,試圖看清。

劇情如豆瓣上的簡介:《黑天鵝》講述了一個有關芭蕾舞的超自然驚悚故事。女主角是一個資深芭蕾舞演員(娜塔麗•波特曼飾),她發現自己被困在了與另一個舞者的競爭狀態中。隨著一場重大演出的日漸臨近,許多的麻煩也隨之加劇。並且她不確定競爭對手是一個超自然的幻象,亦或只是她自己出現了錯覺。

作為67屆威尼斯電影節的開幕片,《黑天鵝》一出場就獲得了好評。翻看達倫•阿倫諾夫斯基近些年的成績單,總會讓觀影者不自覺地嘴角上揚,這位處在黃金創作期的導演,不僅給了我們處在生活邊緣的哈瑞和瑪麗安(電影《夢之安魂曲》的男女主角)的故事,還讓觀影者記住了一頭被燙壞長髮下千瘡百孔的「大錘」(電影《摔跤王》的男主角)。而這次《黑天鵝》中的Nina(女主角劇中名),雖然多了些許的柔和與唯美,但導演骨子裡的「悲愴」情緒依然在每一幀的畫面和敘事中延續。

影片依然採用手持攝影的鏡頭表現手法,很少出現固定機位。鏡頭將芭蕾的個體跳躍和排舞的場面全景展現得淋漓,把人物過激的行為、病態的心理和環境的冷漠與喧鬧作了「動靜」交替的對比。整部電影的影調也如其名字「黑天鵝」,除去黑白,甚至連黃色和粉色都被附帶有緊張的氣氛。或許舞台藝術本身就是一把時間的攪拌棒,將主人公過去的懦弱、執著、激情和魔鬼般黑暗的本能相融合。

燈的「光合作用」,是影片的另一特點。導演和攝影師馬修•利巴提克將面部直射光源、側影甚至逆光運用自如、得體。如此的光影效果和美妙的音畫對位還原了芭蕾舞的高雅和脫俗。鏡面的使用,同樣不可小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也讓「驚悚」有章可循。雖然「鏡中人」與「現實人」的動作分離、多稜鏡的分裂效果,在像《魔術師》等眾多驚悚電影中出現過,但是不得不承認,在《黑天鵝》中,它又一次地解釋了「屢試不爽」。

戲中戲裡角色所要承載的沉重,在不少的影片中可以尋得一知半解。《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為了與「霸王」廝守,最終自刎;《楚門的世界》裡的楚門極力掙脫偌大攝影棚的束縛,選擇回歸true man的世界;當然,還不能忘記《紅舞鞋》中的佩姬,當她如夢初醒般地放棄舞台上的耀眼,踏上地面的時候,一輛火車將所有的嚮往碾碎……

影片的中,只會演「白天鵝」的演員不是完美的,每日生活在公主般溫暖的Nina並不能了解生活的另一面。於是「幻想」成為她了解生活的一部份,手淫、酗酒、吸毒、同性戀,甚至殺人。另外一個她恣意地提供著變成「黑天鵝」需要的毒素。當她塗上碳色煙燻,熾烈的紅唇,血管里撕裂出黑色的羽毛,她也親手將破碎的鏡片插進了「白天鵝」(另一個自己)的身體,直至死亡。

Nina是偏執狂,一人分飾兩角讓她的偏執更加的變本加厲。痴迷於舞蹈的病態越發嚴重,從開始幻想身體發生變化,到擬造環境,深陷劇情。影末的一句「我感受到了」,可以解釋之前許多離奇情節的超自然。所以觀者無需也沒必要去糾纏影片中情節的邏輯,夢會有邏輯嗎?

「親愛的,這只是一部電影。」希區柯克曾對其影片中過份緊張焦慮的女主角說的話,或許能解釋一切。

《天鵝湖》是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部舞劇,也是這部電影的靈魂。熟悉阿倫諾夫斯基作品的觀眾,也或許產生一種錯覺,彷彿看見一位大塊頭的「摔跤王」在用腳尖弄清影。Nina和「大錘」雖然外表的大相逕庭,卻是驚人的契合點。當然,這都是導演個人氣質的延展和發揮,紀實性的近景、特寫鏡頭讓觀者時刻感到「追隨」導演的感覺。還記得《摔跤王》里「大錘」跳下擂台的聲嘶力竭,也記得Nina縱身躍起的輕盈詩意。兩個角色的一粗一細,一強一弱的完美演繹,是對導演舉重若輕的褒獎。

「黑天鵝」並不是為了區別「白天鵝」才有的名字。並不是因為它生來特殊,而是每個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軌跡,不容反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