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最後大法師--The Last Exorcism

最后一次驱魔/最后大法师(台)/魔驱人(港)

5.7 / 52,669人    87分鐘

導演: 丹尼爾施塔姆
編劇: 哈克柏科
演員: 派翠克法比安 艾絮莉貝爾 路易絲賀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時漆

2010-12-30 09:06:04

《最後一次驅魔》:討巧狡黠的偽記錄包裝


《最後一次驅魔》從動機上明顯就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73版的《驅魔人》的確是難得一見的傳世經典,就現在拿出來細細品味,不論是敘事手法,還是氣氛營造,甚至是特效處理都是首屈一指,可圈可點的。今年的這部《最後一次驅魔》,製片方顯然熟諳生存營銷之道,把一個事實上不怎麼靠譜,也不怎麼跌宕起伏的故事,穿上一件「偽紀錄片」的外衣。如此一來,無形中就將影片提升了一個觀影檔次,增加了影片身臨其境的神秘色彩。恐怖不及《死亡錄像》,懸疑稍遜《科洛佛檔案》,《最後一次驅魔》上交了一份中規中矩的答卷。
        
偽記錄片最有力的殺傷性武器,就是能夠將整部影片籠罩在一種極具真實感的氛圍內。追溯到偽紀錄片的鼻祖《女巫布萊爾》,公映之後一度爆棚,不少人就針對故事的真實性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時至今日,觀眾的口味越來越刁鑽,沒誠意的影片大多數都聰明反被聰明誤,但偽紀錄片的市場空間依然前景一片光明。只不過,想達到《鬼影實錄》系列的高度,還是得再潛心拓展研究一下。畢竟經典總是被模仿,難以被超越。《最後一次驅魔》誠意十足,手法也極為老道,導演對偽紀錄片的風格駕馭得張弛有度。開篇同《驅魔人》一樣,舊瓶裝新酒,現代人已經逐漸不那麼虔誠地相信神靈,而是把禱告彌撒當成一種自我約束的良好生活態度。人們去教堂,不再是為了尋求寬恕,祈禱上帝,而似乎演變成了集體聚會,共享天倫之樂的另類Party。更為顛覆的是,影片中出現的牧師科頓,實際上只是為了養家餬口而選擇的一份工作而已。當連牧師都不再信奉上帝的時候,魔鬼似乎應該露一露臉了,否則也太不像話了。

科學發展日新月異,與之相對應上帝、魔鬼就沒有探討其是否存在的價值性了。如此狡黠地切入了正題,逢場作戲地披露所謂的「驅魔」的真實內幕,先入為主地將觀眾的心拉攏到了影片當中。很顯然,絕大多數觀眾覺得「驅魔」實際上就是裝神弄鬼,想著法子撈錢,純粹的心理作用。然而,影片突然的峰迴路轉,恰恰也是迎合了觀眾這種不信神明的心態。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採用了反轉式的「雙結局」手法——「偽真相」與「真結局」。頗為調侃的「Blow Job」,一語道破天機,心懸到最後一刻原來魔鬼果真是不存在的。相信不注意影片進度條的觀眾,也覺得倘若是這樣的結尾也挺湊合,還不至於到濫俗的境地。但最後一場驚心動魄的黑暗祭祀,讓我們意識到導演依舊在耍寶。開放式的結局,似乎也是好萊塢一貫的套路,合情合理。在此,不妨來將結局單獨提取出來,結合先前的劇情剖析一下。個人將結局理解成兩種——「魔鬼存在論」和「一切都是迷信論」。

其一,「魔鬼存在論」。那麼很顯然,我們就應該理解成奈爾的確是被魔鬼附身了。最終說自己懷孕,那是撒謊,找理由將事情了結。魔鬼當時是附身於咖啡館的男孩羅根,與奈爾發生的性關係。這也能解釋羅根雖然是個GAY,但也能成為孩子的父親。而奈爾肚子裡的孩子,就真的是魔鬼之子了。她的弟弟跟小鎮上的那些牧師,都是信奉邪教的魔鬼。從一開始想方設法保護的是奈爾肚子裡的孩子,拒絕驅魔,而不是奈爾本身。最後殺了記者跟攝影師,必然也是大勢所趨。而牧師科頓命運的何去何從,能否戰勝魔鬼,就留給續集闡述了。

其二,「一切都是迷信論」。既然站在這個角度,那麼至始至終,都要相信魔鬼是不存在的。奈爾肚子裡的孩子,也是羅根的,但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孩子而已。至於羅根為什麼是GAY,他完全可以撒謊,這沒理可尋。而奈爾的弟弟跟小鎮的牧師都是信奉魔鬼的邪教徒,孩子出生後丟進火裡,產生的好似魔鬼的巨大火焰,其實是事先準備好的道具,這也沒有任何操作難度。但是有些人會問,為什麼奈爾整個人變得就像魔鬼附身一般,還有種強大的力量。這只能說是電影本身的藝術包裝修飾。我們可以理解成,奈爾被當地的邪教洗腦,灌輸了魔鬼存在論,由此產生了心理上的魔鬼。她的那些怪異舉動,動作難度實際上並不大,也不誇張。不像《驅魔人》中,真的被魔鬼附身之後,頭轉向180度就是小菜一碟了。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最後一次驅魔》固然不能跟《驅魔人》相提並論,但它在不到90分鐘中片長里包涵的懸疑驚悚片所必備的元素,都一應俱全。關鍵在於對大眾信仰心理的把握,不論是否信奉上帝,都能在影片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看點。一切所謂的魔鬼都是紙老虎,因為魔鬼要是真的,那麼上帝也將是真的。而這,M•奈特•沙馬蘭早就告訴我們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