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時時刻刻--The Hours

时时刻刻/此时此刻/小说人生

7.5 / 142,134人    114分鐘

導演: 史帝芬戴爾卓
編劇: 麥可柯林漢 大衛海爾
演員: 梅莉史翠普 妮可基嫚 茱莉安摩爾 史蒂芬迪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有耳

2010-12-30 23:29:35

Know Thyself 認識你自己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電影改編自美國作家Michael Cunningham的同名小說,小說則取材於19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現代作家維吉尼亞 Woolf的代表作之一'Mrs. Dalloway',並且作者還把伍爾芙本人編排進了小說之中。

       電影的中文譯名有時時刻刻、此時此刻、小說人生和歲月如歌,我還是更喜歡時時刻刻。The Hours本身就取自《達洛維夫人》的曾用名,而這兩部作品,其實都貫穿了一個關於moment的理念, 關於生命的瞬間與一個又一個緊密串聯又散漫在回憶中的時刻。

        Michael Cunningham被某些媒體譽為美國當代最大膽和最具獨創性的作家,white angel、Flesh and blood、The Hours都是他的獲獎作品。他有兩部作品被改編成電影,分別是《時時刻刻》及《末世之家》。《末世之家》的電影於2004年推出,反映了美國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生活。四個性格不同、經歷各異、有著不同性傾向的青年男女,最後離開了喧囂的紐約市,到紐約州北部一起生活,共同撫養其中二人的孩子。Michael的同性戀取向並沒有影響他將創作的觸角侷限在性別的角落裡,他在作品裡表現出了超越性別的情愛,並得以在這個角度深人人類情感的深處,我覺得這和伍爾芙「雙性同體」的觀點也頗有默契。並且如同《時時刻刻》這部作品,展開不同時代的畫卷並將它們分別連接起來也是他所擅長的。
     
       而關於virginia woolf,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讀者》中序言是這麼寫的,「她是與喬伊斯、普魯斯特比肩的文學大師。她是與勞倫斯並稱的英國散文大家。她是與波伏娃齊名的女權主義領袖。」這樣說有難免有偏頗之處,但是也可以藉此了解她的多方面才能和在文學史中的地位。

       小說《達洛維夫人》講述了一個國會議員的妻子—達洛維夫人的一天,在這一天裡,她見到了曾經的舊情人彼得•沃爾什,他是個博學、不為世俗所拘的「浪子」,而她最終選擇了嫁給平庸的國會議員達洛維先生,他遠航去了印度,結了婚離了婚準備再結婚,再見面的時候各自心潮起伏;她舉辦了一場讓她如坐針氈的宴會,上流社會各式形形色色的人物均有到場,但是虛榮心已經不能像以前那樣讓她得到極大的滿足了;她聽聞了一個素不相識的老兵-塞普蒂默斯跳樓而死的消息(這是小說的另一條線索),她感受到他所受的壓迫,感受到戰爭留給他無法安撫的陰影,她的內心產生了共鳴。伍爾芙只描寫了這個女人的一天,卻寫盡了她的一生。伍爾芙只描寫了一個女人的一天,卻呈現了戰後英國社會的精神概貌,探索了關於生與死的永恆命題。她利用意識流這種創作技表達了深刻的社會意義和精神實質。

       電影《時時刻刻》中,由《達洛維夫人》這部小說連接了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的一天,分別是作家伍爾芙、家庭主婦蘿拉布朗和編輯克拉麗莎。蘿拉布朗的命運因《達洛維夫人》而有所改變,克拉麗莎則因名字的相同並且同樣在準備宴會而與小說產生聯繫;克拉麗莎與蘿拉布朗之間的連接點是理察,理察是蘿拉的兒子也是克拉麗莎的舊情人。電影分別由三位配偶回家的鏡頭引入三位女主人公。而在女主人公各自的生命中,這三個配偶的地位是比較微妙的。
       
       鏡子和花是大家注意到比較多的意象。電影的開頭分別有伍爾芙和克拉麗莎照鏡子的鏡頭,她們在照鏡子時的表情都是冷靜而憂鬱的,似乎是靈魂與外在形體產生了疏離,鏡子應當可以看作是自我審視的工具。電影裡到處可以看見關於花的細節,蘿拉和兒子的睡衣、伍爾芙的睡衣、書籤、蘿拉做的蛋糕(那個黑色為底色,鑲著憂鬱的藍色花邊和象徵離開的黃玫瑰的詭異的蛋糕)等等。首先出現的是伍爾芙家裡的花,契合伍爾芙氣質的紫藍色矢車菊;然後是丹替蘿拉買給自己的黃玫瑰,丹替蘿拉做的事情太多了,替她選擇更好的生活,替她做好一切;最後是克拉麗莎決定自己出門去買花,蘿拉在起床時曾經輕輕念起小說《達洛維夫人》的第一句話「Mrs. Dalloway says she will buy flowers herself.」這個願望終於由克拉麗莎實現了,她享受著美妙的清晨的空氣,穿過倫敦的街道,上演著達洛維夫人曾經經歷過的美好路程,走進琳琅滿目的花店,感到無比幸福。而紅粉雙色玫瑰出現在她和路易斯見面的鏡頭之中,頗有暗示其雙面性傾向的含義。
       主要人物的對手戲。首先是伍爾芙和丈夫倫納德在里奇蒙的車站,因為姐姐凡妮莎的到訪,她分外地想念倫敦,她不是要離家出走,她是想不通過任何人的同意就獨自去倫敦參加宴會然後再回來。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她有精神病史,並自殺過,倫納德時刻注意著她的行蹤,她被照顧著,但是她也不自由。他們最開始的鏡頭裡,兩人保持著較遠的距離在互相喊話,倫納德表示痛苦,因為他放棄了很多全部是為了伍爾芙,而伍爾芙卻不知感激。伍爾芙告訴他,他做這一切其實是害怕失去愛人,她雖然是一個病人但是也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她不選擇為了生命的延續而過著乏味煎熬的生活,她也想為了倫納德好好活下去,但是她說:「我的生活已經從我這裡偷走。我住在一個自己根本就不想生活的小鎮裡。我過著一種自己根本就不想過的生活。」最後倫納德妥協了。他必須面對生活的真相,面對愛人的選擇,面對將來會失去愛人的痛苦,因為永遠無法在逃避中尋找安寧。
        
      其次是蘿拉和兒子,孩子很敏感,他能敏銳地捕捉到母親的情緒,他是母親的挽留者,他意識到了母親可能做出的選擇。這三個故事都各自有一對挽留者與被挽留者,倫納德是伍爾芙的挽留者,克拉麗莎是理察的挽留者。然而,正如同蘿拉在結尾時和克拉麗莎所說的一樣,有的時候,你別無選擇。在丈夫丹的生日家庭派對上,丹的表白向我們揭示了布朗夫人的生活,她一直是內向而自閉甚而有些自卑的女孩,丹是個好人,他把她拉入他的生活,卻沒有考慮到這是不是她想要的,對於蘿拉來說面對丹的求婚她沒有什麼理由說不。她自始至終在婚姻里扮演一個角色,她生活在社會對家庭主婦定義的觀念之中,基蒂也是,但是基蒂比她要如魚得水,基蒂在觀念中感受到了幸福,但是蘿拉沒有,她對自己感到沮喪,因為她甚至連一個人人都會做的蛋糕都做不好。臨睡前,丹在呼喚她,而蘿拉卻在廁所裡情緒崩潰但又佯裝鎮定地回答丈夫,因為在放棄自殺之後她已經做出了離開的選擇。
 
      接著就是克拉麗莎的戲,一是和理察的兩次交談,頭一次理察諷刺她「達洛維夫人總是舉辦宴會,掩飾內心的寂寞」,她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的無意義,她明白了自己是在照顧理察中逃避自己對生命無可珍惜的事實;第二次理察向她表白了心意,他不想再活著了,他為她活了十年,現在要做出為自己的選擇,他說我愛你,其實這就是克拉麗莎想聽到的或者說追尋的。克拉麗莎為什麼要辦party,她明明知道理察沒有朋友,也不愛虛名,這不是為理察,是為了她自己。她要理察坐在那裡,大家會知道理察是屬於她的,她要cover the silence.但是理察要解脫自己,同時也要解脫克拉麗莎,要她睜眼看看自己的生活,看看薩利。還有一場是克拉麗莎和女兒躺在臥室裡討論幸福的戲,這場戲的台詞特別精彩:

「我記得有一天清晨,天一亮就起床,全世界充滿了各種可能,我當時在想,原來這就是幸福的開始,這是幸福的源頭,往後一定會更幸福。我從來沒想過那不是開始,那就是幸福本身,就在那一刻,就在當下。」

而她的女兒也是整部電影裡最美麗的角色,因為無論理察還是克拉麗莎,他們的悲哀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歲月的累積而帶來的,但是女兒沒有,她很年輕,她生活在無限的可能之中,她將過去的悲哀成為鬼魂。


       然後來說三個女人的接吻。在坎寧安的小說中,只有兩個吻,都非常純潔和撫慰,電影裡的三個吻,每一個吻的意味都不同。

       蘿拉與基蒂之間的吻。蘿拉在基蒂面前一直很自卑很緊張,她們原本屬於完全不同的類型,如果是在學校,基蒂一定是校園裡很受歡迎的女孩,活潑、美麗、熱情但是也虛榮、膚淺,而蘿拉一直認為自己不美,年齡也大(似乎比丈夫大六歲),性格孤僻;若是在少女時期,基蒂是不會搭理蘿拉的。但是現在,她們處於差不多相同的境地而成為了朋友,蘿拉選擇了現在的丈夫丹,只是出於這是一個「最好最合適的選擇」,人在年輕的時候會感覺到生命有無數種可能,但是過了幾年之後,可能就會越來越少,面對熱情勇敢的戰爭英雄的求婚,她無法說不。那個蛋糕讓蘿拉感覺到很難堪,象徵著她要扮演的角色,可這不是她所樂意和擅長的,給了她很多壓力。基蒂的丈夫雷,在電影裡沒有鏡頭,小說中寫到那是讓蘿拉感覺到與基蒂之間有了平衡的人,基蒂那麼棒,但是雷卻很平庸。男人無法了解女人所承受的壓力,沒有孩子,蘿拉一直認為是雷的問題,卻原來是基蒂,讓人情何以堪,如同基蒂拿起《達洛維夫人》時,蘿拉所回答的那樣:「她辦了一個宴會,本來以為會很好,但實際上沒有那麼好」,這也恰恰戳到了基蒂的痛處。「有多少男人是不夠格的男人,又有多少女人是從不抱怨地生活著,她們對這種事不是含糊其詞就是保持沉默」,她們共同遭受著折磨。在男性價值原則主導的世界裡,女性超越了物質需求以後,精神上的虛無感與挫折感是很難得到哪怕是最親近的男子的理解,因此才轉而在女性之中尋求得到理解的滿足。

       伍爾芙和瓦納薩的吻,如同伍爾芙所問的,我有可能逃脫嗎?伍爾芙嚮往瓦納薩所在的倫敦,她想離開疾病的折磨和醫生的控制,而瓦納薩也理解,她懂得伍爾芙內心的折磨,但是她無能為力地走了。瓦納薩的形像是飽受爭議的,因為作為伍爾芙的姐姐,她也是bloomsbury組織的核心人物,一個才華出眾的畫家,她並不是電影所刻畫的那樣時尚、流連於各種無聊的宴會。
       
       克拉麗莎和女伴薩利之間的吻,其實薩利是有原型的,在《達洛維夫人》中的薩利,是個奔放、無拘無束的少女,在青年時代給了達洛維夫人安慰卻不可避免地在中年走向平庸。她們之間的吻是不同的,發生在克拉麗莎與老年蘿拉的談話之後,克拉麗莎對蘿拉本來是牴觸的,她覺得蘿拉是造成理察悲劇的原因,但是一番談話之後,克拉麗莎的看法改變了,她明白蘿拉在說什麼,人有的時候別無選擇,如同理察,他們都需要直面自己真正的生活,她明白理察解脫了她,她直面生活的第一步就是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蘿拉說她是個幸運的女人,因為她所擁有的正是她所熱愛的,只是她一直沒有覺察到。這個吻是特別的,她開始珍惜薩利,這個始終在她身邊,陪伴了她十年的女人,對她來說不再是虛假的安慰。

       德爾菲的阿波羅神廟裡刻著這樣一句話:know thyself 認識你自己。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歷程,因為靈魂雖然在你的軀體之中,但卻永遠像貼著玻璃窗的幻影般不可觸及,你要追隨靈魂的腳步,就註定要歷經艱險。在我看來,電影裡的三個女主人公就是走在這條道路上。蘿拉一直在追問「我是誰」這個古老的命題,家庭主婦是她在婚姻生活中所扮演的一個角色,她清晰地意識到了這點,清晨她賴在床上看書,而對丈夫在樓下乒桌球乓找東西的聲響置若罔聞,一小刻對於融入到這個角色扮演的推遲對她來說都是奢侈的。在窗簾邊假裝愉悅地目送丈夫離去是角色扮演中的程式化動作,做蛋糕是她證明白己可以勝任這個角色的一次嘗試,嘗試失敗了,她下決心要找個地方清靜一下,於是她重新做了一個蛋糕,獨自來到了旅館,讀著伍爾芙的小說,她想到死亡是可能的,但隨即她就意識到她有多麼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於是她選擇了生下第二個孩子以後出走。這個人物形像是不豐滿的,因為她的過去並沒有被完整地交代,她的未來其實也充滿未知,她是否找回了內心的平靜,是否離開家就是生活的全部內容?這不是童話,這裡是個欠缺。

       克拉麗莎則一直在追尋幸福的真諦,她對女兒所描述的幸福的可能即幸福本身的話非常打動我,但是她自己卻長期陷在對尷尬生活的迴避之中,她始終生活在回憶裡,理察是她將現實生活進行下去並覺得美好的重要原因,所以薩利才是虛假的安慰,但是理察不願再為了她而活下去了,他要克拉麗莎睜眼看看自己現在的生活很美好。小說《達洛維夫人》中的老兵塞普蒂默斯是替達洛維夫人在精神上完成死亡使命的人,倫納德曾經問伍爾芙為什麼要有人去死,死的那個人會是誰。伍爾芙告訴他是個詩人、幻想家,並且有人要死,是為了讓其他人更加珍惜生命。這是對比。因為只有詩人才能拋棄生命的日常關懷,為了追尋終極關懷而選擇生死,達洛維夫人不會選擇死亡,即使她也同樣遭遇了虛無,但是生命的每個瞬間,那些漂亮的茶碟、美麗的手套或是帽子,對她來說都是奇蹟,她實在太熱愛生活了,她熱愛的是生活本身。理察就是那個詩人,他對克拉麗莎說過,他寫作不是為了拿獎,是為了記錄生活本身,特別是瞬間moment,他想要傳達人在瞬間的精神體驗,他在追求生命的終極關懷。理察的離開促成了克拉麗莎更好地活下去。

    關於伍爾芙,她為什麼選擇死亡是我不能了解但特別想知道的-_-。電影最後給了一個解釋,她說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永遠直面生活,了解它的本質,愛它,然後放下它。

最後摘抄坎寧安小說結尾的一段話,算是點明主旨吧

「我們儘管才華橫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懷抱著最奢侈的希望、奮力創作,但我們的書並不能夠改變世界。我們過自己的日子,做不論什麼事情,然後便睡覺----就這麼簡單平常。我們之中少數人跳樓、投河、服藥自殺;稍多的人死於意外事故;大多數人、絕大多數人被某種疾病緩慢吞噬,或者如果我們極端幸運的話,則被歲月本身吞噬。唯一的安慰是:不是這裡就是那裡,儘管面對極大的困難、完全出乎預料、我們的生命似乎會有那麼一個時刻突然綻放開來,給與我們所期望的一切…誰都知道這些時刻的後面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其他的時刻,黑暗得多也困難得多的時刻。但是我們仍然珍愛這座城市,珍愛清晨;我們更加希望的是得到更多期望的一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