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9,036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思語

2010-12-31 04:51:49

灰暗,驚悚,但很溫暖


我努力和生活抗爭,因為有你關注的目光。

你孤獨,只因為你獨特。


一部故事簡單,卻承載了豐富內涵的電影,必然是一部好電影。(反之亦然)

瑪莉 and Max 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導演用泥巴人構築了超現實形式的極具現實意義的故事。澳洲8歲的小姑娘瑪麗由於一個童真問題,寫信給隨機選擇的紐約的44歲男人馬克斯,偶然開啟了雙方長達18年的書信友誼,這份友誼帶給兩個人的,是自我完善以及終生的幸福和快樂。

瑪麗和馬克斯共同的特質是理想主義的完美,就是這種特質,讓他們在生活中備受煎熬。誰說只有差勁的人才會自卑?聰明敏感的孩子更容易陷入焦慮,因為我們成長的世界時刻都在教育我們你要更聰明/聽話/健康/漂亮。。。。。。才會有人愛。聰敏的孩子,對這樣的壓力更難以承受,往往顯得不合群,驕傲,甚至笨拙。瑪麗因為額頭的胎記而自卑,8歲的她對生活充滿著困惑。

馬克斯是個非常非常有趣的角色,他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從小就看不懂人的表情,但他也有著此類「患者」的特質——不低的智商。他善良(收養殘疾流浪貓),幽默(在撿垃圾的時候裝作自己是太空機器人而舞蹈),甚至可以說聰明(發明了那麼多有趣的合成詞)。最難得的是智慧,他自信只是邏輯思維與常人不同,並不是精神有問題。他眼裡的世界,是混亂而瘋狂的。在紐約這種大都市,在現在這個荒誕的社會,誰又不覺得如此呢?只是我們善於裝作不在乎罷了。

瑪麗在馬克斯一封封出主意對付難題,鼓勵,和對生活有趣描述的信中漸漸變得聰明,自信,甚至自大。她用馬克斯作為案例,撰寫精神病研究方面的書,一舉成名。馬克斯的狂怒,讓他拆下了打字機上的M寄給瑪麗。瑪麗意識到自己的自大無知,她給馬克斯寄去了i『m sorry的句子,但馬克斯並不理會。一下子,瑪麗又被打回了小時候那個縮在角落裡自卑的原型。

她絕望輕生的那一刻,歌曲que sera srea唱得人真心碎。

When I was just a little girl, 當我還是個小女孩,
I asked my mother, 我問媽媽,
"What will I be? 「將來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Will I be pretty? 會漂亮嗎?
Will I be rich?" 會富有嗎?」
Here's what she said to me: 她對我說:

"Que sera, sera, 「世事不可強求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順其自然吧。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我們不能預見未來。
Que sera, sera, 世事不可強求,
What will be, will be." 順其自然吧。」

When I grew up and fell in love. 當我長大並戀愛了,
I asked my sweetheart, 我問我的心上人,
"What lies ahead? 「我們將來會怎麼樣呢?
Will we have rainbows day after day?" 生活每天都美好嗎?」
Here's what my sweetheart said: 我的愛人對我說:

"Que sera, sera, 「世事不可強求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順其自然吧。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我們不能預見未來。
Que sera, sera, 世事不可強求,
What will be, will be." 順其自然吧。」

Now I have Children of my own. 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
They ask their mother, 他們問我,
"What will I be?" 「將來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Will I be handsome? 會英俊嗎?
Will I be rich?" 會富有嗎?」
I tell them tenderly: 我輕聲地回答:

"Que sera, sera, 「世事不可強求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順其自然吧。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我們不能預見未來。
Que sera, sera, 世事不可強求,
What will be, will be. 順其自然吧。
Que Sera, Sera!" 順其自然吧。」

年少輕狂時,我們曾經有多少夢想,長大成人後,我們就有多少夢破滅。生活的殘酷在電影中盡顯其猙獰,我們帶著心裡的傷痕,踽踽前行。直到某一刻,某些事把我們的偽裝擊潰,讓我們又看見傷口。比如,一部電影。好的電影總是可以引起觀眾的共鳴。就像李安說的: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斷背山。(pia飛,又花痴偶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