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脫手
2011-01-04 01:41:45
為男女問題尋找最大公約數
「男人的靈魂在宇宙的最遙遠的地方遨遊,女人卻想它禁錮在家庭收支得帳薄里。」
男主角似乎也有類似的煩惱。
這部電影不屬典型懸疑,沒有什麼包袱。我還期待最初的嫌犯是清白的,而其他幾戶用墨均勻,似乎真正的大包袱是在其中。希胖在這點上耍弄了大家。也是,過多的情節變幻,反倒會削弱這部電影出眾的表現手段給觀眾的感受。關於這點已經討論很多了,我倒對電影中的感情線有些興趣。
攝影師這個身份一方面為男主角便捷偷窺提供了先決條件,另一方面也為他不羈的性格做了註解。因此在面對格蕾絲凱利那絕世佳人,他既難以抗拒美色,更時刻準備逃脫對方隨時拋出的套索。這倒不是《傾城之戀》中的勾心鬥角,而是更具有普遍意義的男女模式。
男人用旅行箱做比,質問女朋友能否像他那樣顛沛流離;女人拿起了精緻的手提包,裡面放滿了過夜的衣物。男人很煩悶,是啊,即使面對尤物都會動心,可是如若被套住、整日在無聊時尚和煩悶生活中,他會窒息的,偌大的行李箱已經不能盛下一個小小的手提包了。
對男人來說,保持現狀最好。他對她的感情還是止步於「喜歡」。他難以忍受兩人在志趣上的差異。
這又引出一個老話題,男女雙方應該相似還是不同?好像兩片圓,交集太小或沒有交集固然不好,它們無法粘合;
但交集太大,未免重疊太多,說得好聽點,是不能給對方開拓和新奇;說得實在點,(忘了哪裡看到的)都是同類了,不方便忽悠對方了,而愛情又恰恰帶了很多的崇拜成份。
這幾天翻書,又看到王安憶一句話:「人們總是尋找著與自己相像和接近的對方,豈不知相像和接近的雙方又極易互相吞沒與融合,好比分數中同類項的合併」。這是這位東方女作家的看法,與文首那段英國男作家的說法正好對照。同類項這比喻不錯,也可以比作公約數。
說回電影,通過多月如一日的堅持偷窺,主人公發現了一場謀殺,並逐步鼓動身邊的人去調查。在這個過程中,女主角逐步顯露了她的勇敢和智慧,男人似乎愈發喜歡她了。而關鍵時刻,男人竟然膽怯地躲進暗處,看著女人被嫌犯扭打。
到最後,男人對女人的感情進步和加深的,與其說是經歷一場冒險後的常情,不如說是重新審視了曾被當作花瓶的對方的靈魂。
所以,「喜歡」的客體,總歸只能是肉體和氣質;要達到「喜愛」,需要志趣相投;真正談到「愛」,愛人卻就是要愛ta的靈魂。三個層次逐步遞進,原本第二層的阻礙讓男主人公怯步不前,但第三層的發現,讓他看到了讓他敬佩和鍾愛的靈魂,那是他與她的最大公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