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趙氏孤兒--Sacrifice[2010]

赵氏孤儿/Sacrifice

6.2 / 2,415人    122分鐘

導演: 陳凱歌
編劇: 陳凱歌
演員: 葛優 王學圻 黃曉明 范冰冰 趙文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一文

2011-01-04 12:02:44

老劇電影化,不娛樂你就輸了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到我寫影評的時候趙氏孤兒的豆瓣評分還是6.0,似乎是過低了。
陳凱歌導得好不好的先不說,我一直覺得他用「霸王別姬」「梅蘭芳」 「趙氏孤兒」 這樣的主題作電影還是有點靠譜的。
老東西不能丟,票友做到這份上也是夠意思了。



外公喜歡京劇,我從小也是聽一耳朵的,然而並不十分熱衷。
畢竟是比較早的藝術形式,人物都相對單薄而且臉譜化,當然這樣塑造出的戲劇衝突十分鮮明,帶來的刺激感也格外強烈。有點像對比度調的過高的照片,鮮艷得扎眼。
然而電影不一樣。發展到現在,大部份好看電影是要好好講一個故事的(一些小眾文藝片不在討論範圍之內,我指的是票房大片)人物形像要豐滿,故事情節要合理,又不能平板地講下來,總要一邊講一邊撓撓觀眾癢癢……
趙氏孤兒在電影元素上還是基本合格了的……陣容,節奏,場面,音樂,再加點略有些刻意的小橋段,還是五臟俱全的,可以稱之為「好看」。
就這個來講,6.0有點低得情緒化了。



趙氏孤兒雖然是元雜劇,不過陳凱歌導出來之前最著名的還是「搜孤救孤」 的段子。其實電影和原劇在幾個重要地方都有差別,大概陳凱歌是想讓老段子適合電影市場。這些純「電影化」的改動,好壞很難客觀評論。就我個人來看,合理但覺得彆扭。


原版的趙氏孤兒我不喜歡的。聽的時候還在上小學,是悲劇都不接受的年齡。劇中的程嬰為了大義,用自己的孩子替下趙孤的段落,也就是最著名的搜孤救孤的情節,我覺得臉譜化到泯滅人性了。直到現在也是不情願看的。
電影裡為了平穩地講故事,花了不少力氣去合理化這個情節:換孩子是因為程妻的不小心,程引屠去公孫家是因為不知道母子倆還沒出城,沒有立刻告訴公孫孩子抱錯了也是有自己的私心在裡面的,養大趙孤的初衷不是為了什麼大義,就是想報仇……很好,這個故事算是說圓了,合理了,比較容易接受了。當然,和原版的主旨也漸行漸遠了。



電影裡的人物也為了「電影化」變得挺囉嗦。陳凱歌想豐滿人物,所以個個都要二元化。
大楷模趙盾不能那麼模範了,剛直不阿耿介忠心不好看,得跟著兒子陰陽怪氣一把,賤到讓人覺得死就死了吧的程度才好。
大奸臣屠岸賈一味奸佞殘忍也不流行了,得人性化,是受了委屈才要殺人的。前腳滅人家門後腳就要來個其樂融融的閤家歡場景,和八竿子打不著的孩子親親熱熱不說,還得暗戀一把小孩兒的媽這形象才夠豐滿。
倒是程嬰我還挺喜歡的,也許是喜歡葛大爺吧。他沒有自己選擇兒子的死亡,養孩子也是為了私心,為人又有一些畏縮謹慎。有點「活著」的影子,是個有血有肉的小人物。
趙孤一直是比較討人嫌的小角,程嬰韓厥告訴他真相不信就算了吧,還得和屠岸賈互相救一次才信。陳凱歌你想加強戲劇衝突這可以理解,可是拜託咱能不能不拿肉麻當有趣啊……


至於拍攝手法,陳凱歌倒是用了小橋段的。
劇本和人物變得溫吞了,電影裡就多用不同場景穿插的手法,是加強刺激的妙藥。
演員多用的是硬演技派,一段一段看得很舒服(別提什麼鬧台套黃天王,總得有幾張漂亮臉蛋不是)。場面也好配樂也好,延續了一貫的大片水準。
編劇風波我不明真相,後半截也確實囉嗦太多。雖然在不少傳統段落里賣力地畫蛇添足了,但不管原版的話倒不覺得彆扭。
總得來說,改編得讓人不適應。不過如果僅以電影的標準來看,可以算得上好看吧。三星半。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