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未來總動員--Twelve Monkeys

十二猴子/未来总动员(台)/十二猴子军

8 / 648,424人    129分鐘

導演: 泰瑞吉廉
演員: 布魯斯威利 強西達 麥德琳史道威 布萊德彼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eter,淡定

2011-01-04 15:14:35

一切都釘在時間的命輪上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十二猴子(Twelve Monkeys)》絕對是「回到未來」類型科幻片裡最好的一部。一般科幻片賣點只是讓人耳鳴目眩的特技,但這部電影除此以外更是借未來和現在的時差,諷刺和挑戰了不少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和制度,特別是其中借瘋子Jeffrey之口說出的話很是經典。

我最欣賞的是片子裡面關於正常人和瘋子的辨析。跟每個人一樣買車、買房、娛樂,這樣就叫「正常」嗎?跟每個人一樣,漠視自然、漠視其它生活在這個星球的動物,這就叫「正常」嗎?跟每個人一樣,帶著偏見和懷疑去對待另一個人,這就叫「正常」嗎?跟每個人一樣,根據自己的主觀去定義另一個人的「不正常」,這就叫「正常」嗎?

這部電影最大的諷刺就在這裡。一場大範圍病毒的侵犯毀滅了50億的人類,剩餘的人類(思維正常的人),試圖追查病毒的源頭,於是要一個因為違反「常理」而入獄的囚犯詹姆士「自願」回到過去。他們覺得一切可能都是一個名為「十二猴子」瘋子組織做的。

頗為黑色幽默的是,詹姆士無論回到任何一個的年代,都被那時的人們固執地認為是有精神病的。心理學家很權威的認定了詹姆士不正常,精神病學理論也證明了詹姆士是個瘋子,甚至詹姆士自己都相信了自己是個精神分裂患者!他的行動總被限制,甚至最後被警察槍殺。

而答案,在電影最後十分鐘才揭曉。原來「十二猴子」只是一個動物解放組織,他們要釋放的不是病毒,而是動物園的動物。真正病毒釋放者是另一個行為和話語再正常不過的人,一個科學家的助手。而這次災難的受害者和幫兇,都正是像我們一樣的、大多數的——「正常人」!

唉,可憐的瘋子,可悲的正常人。

(原創於和訊,2005-07-25)



《十二猴子》里可以引人思考的東西有很多,比如宿命論,主觀與客觀,民主與專制等的,但今天想寫的只是電影裡面的時空關係,這也是我最感興趣的:

其實看完這部片子我一直有個疑問,一個是為什麼詹姆士(Bruce Willis)的夢境裡面會出現Jeffrey(Brad Pitt)?在詹姆士的童年,它不可能遇見Jeffrey。Jeffrey明明是詹姆士成年以後,回到過去的時候,才第一次遇見的。

我原來一直覺得這是一個導演耍的小伎倆,目的是轉移觀眾的視線。把十二猴子組織擺在明處,而把那個真正的黑手(教授的助手)藏在暗處。但仔細想來又不全是這樣,或者還有另一種解釋,於是今天又把這個夢出現的片斷又看了一次。這個夢在片子裡面出現過三次,其實每一次都是不一樣的。起碼,不一樣的側重。

不過,在解釋之前,要先明確一下片子的時空關係。在《十二猴子》的時空裡,時間是一條「唯一」的射線,或者說是四維空間的其中一條軸線。就像詹姆士反覆強調的,已經發生的事情是一直存在,不可改變的。要不然他的任務就不該只是作為Information Gatherer 追查病毒的來源,而是直接拯救地球了。換句話說,要是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等於「唯一」的射線中間有了一個節點,而另一條射線從中引出了:


     +----------->全人類安然無恙
      |
0 -----------+----------->50億人被病毒殺死


這在《十二猴子》里是不可能的。於是,引出一個問題:假設詹姆士在199X年出生,2035年接受任務回到過去,1990年第一次遇見Jeffrey。那對於2035年的詹姆士,「遇見Jeffrey」這件事情是發生在「過去」,還是「未來」?可能主觀唯心的人,會說是未來;客觀唯物的人則會說是過去。而《十二猴子》里沒有糾纏在這個問題上,它並沒是否有認其中任何一種觀念,而是僅僅解釋為不同方向看同一個盾牌的問題。其實盾牌只有一個,正面看的覺得是白色,反面看的覺得是黑色。這裡要說下去就偏題到已經討論幾千年的主客觀問題了,還是回到時空關係。

—— 在《十二猴子》的時間緯度里,「一切,都是註定的」!

「詹姆士在199X年出生」是註定的;「2035年接受任務」是註定的;「1990年遇見Jeffrey」是註定的;「錯回到一次世界大戰,腳上中彈」是註定的;更總要的,「1996年試圖改變人類命運失敗(繼而死亡)」也是註定的。

在《十二猴子》這個有因才有果的邏輯時空裡,根本就不存在「詹姆士回到過去,殺死童年的自己」這種斷掉了「始因」的事件。而在這個時空了,時空的受體(比如一個人)是唯一的。不管里穿梭在那個個時間緯度,「你」只有一個。在1996年,有老小兩個詹姆士存在,但他們只是同一個人,同一個時間受體。

說回那個出現過三次的夢。其實在詹姆士童年的夢裡,Jeffrey是不存在的,詹姆士僅僅是夢見了未來的自己給警察殺死了。而第二次,因為從1990年回到2035年的詹姆士已經遇見Jeffrey,所以他的夢境就添加了Jeffrey的面孔,但其實這跟詹姆士童年的夢已經不同了。第三次在1996年,這個夢和時空討論沒關係。純粹是因為遇見了美女博士Dr. Railly,色心一起,才比較清晰的明白了之前夢裡面出現的那個美女就是眼前人。

OK,大致如此,希望沒有把你搞蒙吧。最後附上1995 (68th) 《十二猴子》所獲提名(from Oscars.org):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Brad Pitt
COSTUME DESIGN
-Julie Weiss

這些都僅僅是提名而已,比較遺憾,本片在當年奧斯卡顆粒無收。其實對喜歡這部電影的人來說,能不能獲得奧斯卡提名或者獲獎倒是無關緊要,奧斯卡本來就是一個商業遊戲而已。但失去了這些獎項,一部電影就失去了不少流傳後世的憑據。我最不願意看到的是,這部片子跟許多好萊塢的娛樂垃圾一起,被大家遺忘。人們再記起這部電影,或者只會是因為裡面有個帥帥的Brad Pitt......
 
(原創於和訊,2005-07-29)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