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gegemoon

2011-01-06 18:20:50

六年過去了,最好的校園片還是Mean Girls——幕後的一些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經常混livejounal和tumblr這些外國妞居多的網站,知道今天她們惡搞的時候還喜歡用Mean Girls的台詞來配圖。最受歡迎的是"how do I even start to explain Regina George"那一段。

首先我要說的是,中文譯名「賤女孩」實在太爛了。Mean Girls裡的mean的意思是刻薄,從電影裡也能看出來,它形容的是這些女孩子嘴巴很壞,背後貶低別人,抓住一點小問題不放。我覺得翻譯成「壞女孩」也比「賤」這個字眼好一點,因為「賤女孩」實在容易讓人誤解成男性罵女性的詞彙。

電影本身我已經看了不下十遍。第一次看,你可能覺得這就是一部普通的青春片。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各種講高中生活的片子層出不窮,Mean Girls仍然有讓人難忘的獨特之處。

電影的班底大概也是校園喜劇這個類別里最豪華的了,如果你除了Lindsay Lohan誰都不認識,那真是太浪費資源了。
編劇Tina Fey,還扮演了數學老師,著名的喜劇演員和編劇,成名於SNL,拿過數不清的艾美,2010年剛剛獲得美國喜劇屆最權威的獎項馬克吐溫幽默獎(每年只有一個獲獎者,不像茅盾文學獎一次發一排)。
導演Mark Waters,之前導演了Freaky Friday,跟Lindsay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製片人Lorne Michaels,SNL的製片人——拍這部電影的時候Tina還沒有離開SNL,所以她利用了很多SNL的資源。
在花絮里Tina也提到跟SNL的同事合作很開心,雖然自己像媽媽輩的人感覺很老,但很有家的氛圍。演Regina媽媽的是Amy Poehler,也成名於SNL,非常搞笑的一個演員。08年大選的時候她和Tina一個扮Hilary Clinton一個扮Sarah Palin簡直是天作之合。
演Lindsay媽媽的Ana Gasteyer也是SNL的演員,還有演校長的Tim Meadows. 看過幾年前的SNL的人都會對他們很熟悉。順便說一句,如果你不知道SNL的來頭有多大,就看看從SNL里走出來的喜劇明星——Sarah Silverman,Chris Rock,Will Ferrel,茱莉亞 Louis-Dreyfus,Eddie Murphy,Mike Myers,Adam Sandler,另外紐約出來的很多喜劇人都在SNL當做編劇,比如Conan O'Brian. Al Gore的女兒現在就在SNL當編劇。
讓我搞不懂的是,Mean Girls是派拉蒙出品的,而不是SNL的東家NBC/Universal. Lorne在花絮里也沒有提到這個問題。
另外,演Lindsay爸爸的是Scrubs和the Middle的主演;演Regina的Rachel McAdams,如果你沒認出來,是the Notebook的女主;演Karen的Amanda Seyfried在演了很多類似的dumb girl的角色以後,通過Mamamia獲得成功。

Tina是一個傑出的女性主義者,她在Mean Girls,30 Rock還有Baby Mama里扮演的角色都是聰明獨立事業成功(在Mean Girls里稍微差點)但卻因為不符合社會性別定位而感情生活不順的女性,以此作為對男性主導的社會觀念的諷刺。在SNL的Weekend Update她走的也是這個路線,一邊提出女權主義的觀點一邊自嘲女權主義的尷尬處境,借諷刺對屈服於男權自甘墮落的女性怒其不爭。大選期間她提到女選民不願投票給Hilary,因為她們覺得她是個bitch(這又和mean girl的意思不一樣了,這裡bitch的意思是與「溫柔嫻淑」相反的強硬難搞的女人),Tina:
"She is [a bitch]. And so am I. Bitches get stuff done. That's why Catholic Schools use nuns instead of priests... At the end of the year you hated those bitches, but you knew the capital of Vermont.「

Mean Girls的構思來源於一本書,Queen Bees and Wannabes,女作家Rosalind Wiseman也出現在了電影花絮里。這本書不是講故事的小說,而是描述分析美國高中女生圈子的小社會,給父母提供家庭教育的建議。美國文化中大眾媒體對女性形象多注重於外表,宣揚相對膚淺的審美觀,對年輕女孩影響很大。高中女生處在成人之前轉型期的尾聲,多數心理傾向自卑,對於自己的定位非常敏感。她們希望成為完美的女王蜂,芭比娃娃,希望從外表上引人注意——很少人理智地思考內在的問題。
然而金字塔頂端的永遠是少數。美國高中普遍存在幾個可以呼風喚雨的「完美」女生,也就是所謂的queen bees,其他女生對她們可以用「羨慕嫉妒恨」來形容。而同時,queen bees也不是完人,她們同樣是有自卑的一面。Rosalind Wiseman和Tina認為,mean girls之所以說別人的壞話,是為了轉移注意,掩蓋自己的缺點,顯得自己比他人要強。電影通過這個故事是想說明,貶低別人並不會讓自己更好,毀掉別人的生活自己也不會好過。

最後分享一些有意思的幕後花絮。
因為分級電影進行了一些刪改。現在的電影成片是PG-13,原本因為含有太多罵人的橋段差點被分到R級。粉皮書里寫到一個女孩made out with a hot dog,原本用的動詞是masturbate. Cady在自己的party上撞見Gretchen和Jason接吻的一幕,原本設計的是oral sex(沒有暴露鏡頭)。
Regina在拉丁語裡是queen的意思。
演Regiona媽媽的Amy Poehler只比演她女兒的Rachel McAdams(她演這部片的時候已經25歲了!)大六七歲。Lindsay比演她同學的Rachel小8歲。
Lindsay看劇本的時候最想演的是Regina,但考慮到公共形象和自己的妹妹,還是選擇了相對正面的角色。
Amanda Seyfried (Karen)本來是Cady的備選,後來Lorne覺得她適合演dumb girl,而她自己也承認有時會問傻問題。
演校長的Tim在拍攝前手骨折了,於是電影開始給他加了一段台詞解釋手上的石膏
聖誕晚會上印度數學男的那段rap是Tina和Amy指導的。
電影裡Cady的媽媽工作的西北大學就是扮演者Ana的母校。
Tina說選演員的時候看中男一號Jonathan Bennett (扮演Aaron Samuels) ,一部份原因是因為他有點像自己在SNL的搭檔吉米 Fallon.
電影裡四個女生的小團體叫"the Plastics"(塑料),她們唱jingle bell rock的時候穿的紅裙子就是用塑料做的,服裝師說這是一種意象。
Tina的角色,數學老師Norbury,是她高中德語老師的名字。
High School Musical的女二號Ashley Tisdale參與過Karen的選角。
Janice Ian的名字是向七十年代歌星Janis Ian致敬。她是SNL首播集的音樂嘉賓,並且她是出軌女同。
Rachel McAdams (Regina)的金髮是假髮。
電影最後的舞會上響起一首歌,Lindsay說I know this song. 那首歌叫Built This Way,創作人/表演者之一是DJ Samantha Ronson,Lindsay後來的同性愛人
Lindsay的角色Cady是一個發音常見、拼法特別的名字(通常類似的名字是Katy或Katie,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總叫錯Cady的名字),這個名字來自於18世紀美國女權主義運動先驅Elizabeth Cady Stanton的名字。(Tina設計的人物名字基本都有特別含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