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王 楊

2011-01-10 11:07:48

躍升的激情和「技術操作」


中國就是缺少這樣簡單的振奮、躍升的激情、落著地給力的電影。丹尼鮑爾在富翁之後敢拍這樣類似小品的片子挺佩服的。這個片子就和主人公在陡壁上的攀援一樣,隨時可能由於處理的方法使得其變的破產。流向任何一種低級的水平。故事的情節本身是缺失的,如何吸引觀眾。如何既探討人生和家庭又不至於成為流俗的美國家庭中心論。

這裡面的細節運用很好,比如陽光穿過來,比如那些閃回。這裡的閃回不是簡單化的,在這樣的片子裡如果導演致力於構建特別完整化的精巧的閃回系統,那麼就失敗了。丹尼鮑爾卻明白絕境之中的人的視角,破碎的、模糊的、含混的。不是僅僅回到對家人的愛和依戀,而是緊緊的扣住對生活本身的渴望。他應該是明白這裡並不是適合說教的場所,這裡就是一個簡單的支點,給它力量,就能翹起一點東西。這個故事的呈現更像是一個寓言。導演知道關於寓言的詩學。不能多一點點不能少一點點。不過還是有紕漏,有些地方還可以再大膽一些。還是壓的稍稍緊了點。不過效果尚可。

這類的生存故事也很多。其他影片要不是紀事風格,要不然是一種哀傷和憂鬱的調子。這個片子的振奮讓人覺得誠實。風格化的使用,對鏡頭語言本身的使用展示都特別有心。那種奔忙,那種無處不在的視角。一開始就是萬花筒狀的蒙太奇,後面漸漸收攏手法變得節制。這或許是一種設問。一個人如何通過命運的考驗,反而有可能全面的超越於時代的假像和繁亂。主人公到了已經被困了兩天了,還沒有完全停止鏡頭語言的絢爛,這是一個過程,漸漸的那種絢爛消失了,變成另外一種。一種更內斂的絢爛。這種風格的流變也和故事的推進切合。

這種風格的呈現過程值得重視,可見丹尼鮑爾多麼會拍。從線索上分兩塊來說的話:第一條就是人物本身的這個過程。這個簡單的故事,簡單的過程是牽動人的。第二條是影片之外的目的,和這種目的在片子中的顯示。大可以將其看做是一個當代的寓言或者啟示。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遺忘,享受,慾望里。茁壯的生命力被時代所圈養和耗損。這些丹尼鮑爾都用語言直接表達,並不存在猜測的成份。然而一個倒霉的人的127小時,卻給出一種一下子從迷霧中走出去的感覺。就好像是駭客帝國的李奧剛剛獲得新的世界觀時的那種感覺。而且這可不是科幻片的想像,而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任何探險者都可能遇到的狀況。這整個的流變,導演不僅僅通過故事來說,也用自己的導演方法說話。風格在流變,語言的演化。

這是關於導演控制手法的最簡潔的教科書。其他的教科書要不是摻雜進文學性或者是文化政治性別等等因素。這個很簡單,導演如何處理題材。該與不該,手法的變化,使用的精準都有了。
也是這個原因,另外鑒於中國電影的長久以來的稀里嘩啦。多給一顆星。中國人拍電影是左右不純粹,總是感覺拖泥帶水著,特別是中國的商業電影。文藝片談一談政治,生命,愛情,憂傷一點憂鬱一些都還正當而且必要。但是有時候也顯得過份的在文化裡面溺著水,故事之外的東西太多腔得人難受。嗆了水,難受起來,咳嗽兩聲。總給人無病呻吟的懷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