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9,036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魚骨天堂

2011-01-13 00:09:51

別讓我沉淪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澳洲的一部低成本動畫。
我想起了所有悲傷的事情,卻感到無比的溫暖。這是豆瓣上某位的影評的結尾。
片子很感人,結尾處,眼淚一直在眼睛裡打轉,但終究沒有掉下來。已經這樣子的狀態很久了,內心波濤洶湧,但是無法外在化。好像自己的內心越來越像一個封閉的空間。有時候,閉上眼睛,看到的卻更多。
回到這部片子來。除了人歸根到底是孤獨的這一永久不變的話題,它更打動我的是關於友情的定位,關於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方式。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這是一個符號化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容易建立聯繫也最易失去聯繫的時代。我和他她它說,我今天看了一部很感人的電影,吃到一個美味的起士蛋糕,我的烏龜變成了乾屍,我在泡澡的時候家裡停電了,最近我吃很多,巴拉巴拉巴拉。這種表達的慾望也許關乎對美的好的事物的分享,也許只是無關緊要的吐槽而已。總是希望周圍有這樣合適的聽眾,以此建立某種聯繫,美其名曰「陪伴」。
也許,你會說,這樣的「陪伴」讓人似乎不那麼孤獨寂寞。
可是,其實,這樣的「陪伴」才讓人更加孤獨寂寞。像上癮的毒藥,最後變成病態的依賴。並且,這種「陪伴」其實並不確定一個明確的對象。你總是在隨著環境的變化變換這個對象,而你一直在變換的過程中其實沒有任何變化。
當然,瑪麗和馬克思的陪伴是不同的。馬克思最後說到: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唯一的朋友。這不僅僅緣於馬克思孤獨的處境,更是緣於他們之間的交往方式。從最開始交往所報的認真好奇渴望的態度,到每次回信時那樣真實的面對自我、甚至揭開埋藏許久的傷疤、不可避免的帶來疼痛焦慮和困擾,儘管時間空間的相隔,但是暴漏給對方的都是卸掉防備偽裝的自己,植根於一種莫名的信任與理解。也許,就是時間和空間的相隔,讓他們不至於停留在每日瑣事的傾吐中,(當然,這樣的吐槽並不是完全不好,只是當一個人習慣性的吐槽後,會無形的形成一種對外界的依賴吧),而更容易接近生命的核心。在漫長的時間裡,兩人的感情經歷了懷疑、背叛等種種任何感情都要經歷的變動,但是,兩人始終被某種無形的東西所牽扯。我更願意把這種無形的力量解釋成兩人內心對美好友誼的渴望以及堅持尋求的決心,是一個靈魂去接近另一個靈魂時所持有的鄭重的小心翼翼的態度。最終,這份美好的感情成為兩人生存下去的支柱,成為內心強大力量的根源。並且,我相信,我相信瑪麗也相信,這種力量不會隨著馬克思的離開人世而減弱消失,因為它已經存在便可以永恆。
我們都有瑪麗的影子,也都是孤獨的馬克思。但是,大多數的我們一輩子的時間都花費在尋求所謂的「陪伴」上,最終變得不相信友情不相信愛情不相信任何事情。也許,不是這個世界太糟糕,只是我們自己不夠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