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蘇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

苏菲的世界/Sophie'sWorld

5.8 / 1,980人    113分鐘 | Sweden:107分鐘 | 185分鐘 (4 Episodes)


演員: 安德琳沙特 湯馬士布諾姆森 西莉亞史都斯坦 彼得史卡夫藍 艾立克古斯達夫遜 畢勇傅勞柏格 導演: 艾立克古斯達夫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檸檬樹下的蟹子

2011-01-13 19:16:44

思辨即幸福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們雖然是哲學研究的框架,仍能享受樂趣。」影片的最後,這麼一句話感動著我。
高中時,我看過原著,陌生的題材加上作者非同一般的故事敘述方式把我弄得有些糊塗。怎麼小說的主角又變成了書中人物小說的主角了呢?
直到觀看了這部久負盛名的哲學史小說的電影版。整個觀影過程中,我一直全神貫注,因為交響詩般的音樂,深入淺出的敘事方式和清晰的邏輯思維,使資訊傳達非常明確。
個人認為電影改編得非常成功,導演非常到位的把握了電影這種語言的藝術表達方式,把現實與虛構的關係,甚至一些難以名狀的意象都展現了來。
影片一開始就圍繞著兩條線索:一條隨著艾伯特對蘇菲的「信封式提問與指導」,展開了對世界哲學史的一次回顧和梳理,同時還摻雜著對歐洲歷史重大事件的回顧,另一條線索就是蘇菲和艾伯特從「書中人」變成「真正自覺的人」的過程。最近在讀一本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書中把人的精神層次分為了三等:依賴期-獨立期-互賴期。其中獨立期:即人類著眼於「我」的觀念---我可以自立;我為自己負責;我可以自由選擇。影片中蘇菲一開始和艾伯特一樣,只是少校所創造的小說人物,一言一行都受到限制,隨著劇情發展,十五歲的蘇菲明白了自己的境地,然而她最可嘉的一點就是:擁有連艾伯特都不曾有過的勇氣,要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去試一試,逃離這個虛構的小說世界,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雖然當蘇菲來到了現實世界後,她被殘酷的現實打擊到了,她發現自己和艾伯特對於別人是毫無存在感的存在,永遠沒有交合點,於是影片的最後他們又決定回到自己的世界。
故事發展到這裡,似乎已是終點,然而他們對於人生意義的理解已完全不同,他們真正領悟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即「我們是思想,永垂不朽的形式。」
重點就是「永恆」二字,如果說蘇菲和艾伯特離開鮮活的人類世界,回到書里是某種形式上的死亡的話,那麼導演似乎留給我們一個問題:死亡真的那麼可怕嗎?也許它是另一種永恆?
對於哲學家們來說:「懷疑」就是他們最高的信仰,只要有「懷疑」,「思考」就不會停止,即使看不見存在答案的可能性。這是哲學的絕望所在,也是哲學的希望所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