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納尼亞傳奇:黎明行者號--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The Voyage

纳尼亚传奇黎明踏浪号/纳尼亚传奇黎明行者号(台)/魔幻王国黎明行者号(港)

6.3 / 166,764人    113分鐘

導演: 麥可艾普特
演員: 班巴恩斯 賽門佩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邑人

2011-01-17 04:23:31

再見納尼亞,再見童年


當《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和魔衣櫃》出現的時候,不管帶給別人的感覺是怎麼樣的,對我的震撼卻很大,應為它讓我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一個舊年的衣櫃,從中穿過去,就可以到達一個神奇的王國,而且身處戰亂年代的小朋友還可以在這個神奇的王國里做國王。這一些都看起來那麼的不可思議,也充滿了奇異的色彩。當然,反過來來說,也可以說成是幼稚,不過是低等的想像而已。但是我喜歡,想起小時候,自己對於那些裝滿衣服的衣櫃的好奇感,對於身邊各處的犄角旮旯都充滿了好奇,覺得那是些詭異的所在。而《納尼亞》則告訴人那些都可以是童話,是對於童年孩子來說成為美妙的回憶,也是開發神智與想像力的最好的手段與方式。

 

所以,當《納尼亞傳奇2》上演的時候,我就第一時間去看了。甚至當《哈利·波特》再來的時候,也沒有那麼充滿期待。哈利·波特只是一個別樣的故事而已,而納尼亞則讓人可以回到童年,我沒有理由不喜歡它,但是,像我這樣的人卻並不多,《納尼亞2》悲慘的票房已經證明了一切。而且也讓它的東家迪斯尼徹底進行了放棄。而好在20世紀福克斯接下了這個共有七部成書作品的第三部。於是《黎明踏浪號》還是最終還是被成功地推出了。

但是,市場是無情的,北美的票房給了這部最新的納尼亞傳奇一記重棒,票房狠狠地不給力。雖然這次請來的導演是大名鼎鼎的麥可·艾普特,他曾經指導出過讓人難忘的《礦工的女兒》及《迷霧森林》這樣佳作,還有市場大賣的《007黑日危機》,但是市場就是市場,可能是片子再也無法激起人的童心了,或許是其中的冒險故事已經被拍濫了。電影的投資達到1.55億美元,而在北美公映四週之後的票房卻只有8714萬美元,第五週時候已經迭出了票房前十,票房達到1億就已經成了不可能。雖然,因為了麥可·艾普特,這部新的第三部獲得的口碑還算不錯,但口碑並不能換來票房。那麼,對於精明的投資人來說,第四部納尼亞估計再也不會出現了。可憐的七步曲,就此而停下了腳步。

中國電影引進位度的緣故,這個片子是在北美上映三週多後才引進的,受北美市場及傳媒的影響,也註定了要成為悲劇。這就是不同步的帶來的別樣的悲劇吧,以前《最後的風之子》《極速賽車手 》等片也是因為引進的太晚,而由於在北美的口碑奇差而影響了在中國的票房,雖然在之前大家的期待都很高,但中國的特殊的制度帶來的悲劇,總是已各種各樣的形式呈現著。而《波斯王子》因為同步上演,雖然在北美的票房與口碑都不算太好,但在中國卻大受歡迎,這就是壞評沒有被傳達過來使得這片收益的緣故吧。還有像《羅賓漢》這樣的大片,也因為不同步而淪為了炮灰,雖然它在哪個層面看都不算差。

話扯遠了,回說《納尼亞傳奇:黎明踏浪號》,當它在中國上映的時候,我還是毫不猶豫地就去看了。就算再差,但為了再見,為了揮手,也總是要去看一眼,畢竟,它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自己的童年的一部份。

話說,在現代的家中,牆上掛著的一幅畫,它看起來有些深邃,而且童年的你再看上去,可能就會覺得有些怪異了。這樣的故事,中國也有,《神筆馬良》不都是嗎,即使成年人,不也是有著《畫中仙》這樣可以意淫的想像作品麼,還有《牡丹亭》不也是這個樣子的。而納尼亞的故事裡,四兄妹中幼小的兩位,當他們看著那幅畫的時候,其中的水與船能夠動起來,而且將自己再次帶進神奇的納尼亞王國,這樣的故事,其實沒有哪裡不符合邏輯。不喜歡的人,在我看來,就是沒有童心,缺乏了想像力,可能缺少的還有愛心,缺乏那種對大自然事物應有的關愛之心。埃德蒙與露西再次見到了他們的朋友們,包括勇敢的老鼠勇士,還有力大無比的牛力士,還有各種神奇的遭遇。這樣的故事其實不用多說,童話大概都是一樣的,只要你能看得進去,就是有童心的人。就像喜歡看巨長無比的韓劇人一樣,他們覺得那個世界映襯自己的世界,或者可以將現實中的自己沉浸到一個簡單純淨的故事中一樣。不說誰不好,但起碼我能愛看納尼亞,無論你怎麼去批評它,我還是愛看。雖然童話都是幼稚的,但殘酷的也可以接受,像《潘神的迷宮》,還有《仙境之橋》,這兩部特殊的片子的存在,就是在說童話是不存在的,孩子的想像同樣存滿了悲劇,我也一樣愛看,而且深深為之打動。

但不管怎麼樣,《納尼亞》系列應該不會有了,除非投資人像我一樣喜歡童話,而不是喜歡去掙錢。但這無疑是做夢,不然商人又何以成為商人呢?對於童話,其實,《納尼亞》系列的作者英國人C.S.路易斯已經用他筆下的人物給予了回答,納尼亞中的四兄妹,最大的彼得一直是精神領袖,也是正義的化身。而老二蘇珊雖然在《獅子,女巫和魔衣櫃》與《凱斯賓王子》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是神箭手,但隨著年齡的長大,現實中的蘇珊已經拒絕再回答納尼亞,在她覺得那些童年的幼事是弱智的,一切都看起來太過於虛假。童心的失去就像是這個樣子的,就像蘇珊,就像.S.路易斯所預料的那樣。

雖然,我們都在漸漸長大,漸漸變老,也在漸漸地失去童心,畢竟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彼得·潘,長不大的只能是侏儒,但即使侏儒,他們的身軀與皮膚還有童心也同樣地在漸漸失去。而不願意失去童心的人又有多少呢?無法讓全世界的人去舉手錶決,甚至連身邊的人都不會為這樣的問題而舉手,覺得這太過於幼稚與弱智。好吧,我就是這樣的一個幼稚與弱者的人之一。


納尼亞,再見了;可是童年,不想說再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