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麥齊

2011-01-18 20:14:21

不是影評


       片子最讓人觸目驚心的是自我截肢那段鏡頭,阿倫使用的截肢工具不是鋒利的尖刀,而是產自「CHINA」的一把鈍刀----隨探險頭燈的贈送品,要不說「便宜沒好貨」呢?用這個「贈送品」來截肢更加深了阿倫的痛苦。我想每個人都對鈍刀割肉的感覺深有體會,當然不是割自己的肉,我指的是切菜剁肉。阿倫拿著這樣一把刀來自我截肢,本來可能只需要10刀解決,結果卻要30刀才能完成,血肉模糊不說,那額外增加的疼痛感和延長的痛苦時間就讓一般人承受不了,也正因為此,該片在多倫多影展放映時,由於片中這段鏡頭過於真實和血腥,嚇壞了許多觀眾,甚至有人暈倒。
    有這種山寨品穿插劇情的外國電影我看了不止這一部,似乎中國的山寨產品快成了世界電影製作中的熱門「包袱」,每每成為推動劇情發展的重要道具。說到這裡,我們的大多數人可能都會對國產貨的質量感到羞愧,但我認為這種感覺是不必要的。這要我們從我國的「世界工廠」稱號說起。
    我國之所以成為「世界工廠」,是因為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材料,所以很多跨國巨頭會優先來中國採購,還有很多國外著名品牌乾脆外包生產、代加工,或者收購中國的內地企業。不久前我看過一部美國拍攝的關於中美經濟的紀錄片,其中就講到美國沃爾瑪的很多產品都在中國採購,因此對美國本土企業產生了巨大衝擊,他們要不關門大吉,要不只能將工廠轉移到中國,以便降低生產成本,這又導致美國很多原來有工可做的老百姓失業,這讓那些失業的老百姓對中國的廉價產品心生憎恨,認為這是導致他們失業的緣由。但恨歸恨,世界上所有的老百姓的心理都是差不多的,貪便宜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專利,老美也一樣愛貪便宜,這些失業的人坦言自己還是很喜歡購買沃爾瑪裡的廉價商品,況且金融危機的後續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經濟復甦又不能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現實要求他們必須精打細算地過日子,在這樣的情況下,選購廉價商品不僅是貪便宜心理的自然需求,還是客觀的現實要求,所以他們對中國的廉價產品是既愛又恨。
    此外,從經濟學角度來說,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異的人類勞動。好的東西其投入的人力資本土地等方面的因素多,或者是因為其技術原因使其做工時間長之類的,其個別勞動時間大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其價值高。而價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所以價格高。更通俗點來說:「一分錢一分貨」,你只付了一分錢,我不可能給你十分貨,畢竟我們的企業也要考慮利潤,雖然我們民工兄弟的工資水平低,但總得讓我們中國的企業在不虧本的基礎上留點微薄利潤,否則豈不是白賺吆喝?!所以,在你們只付一分錢的前提下,我們只能給你們一分的貨;給你們十分貨?即使僱工都是智障包身工都不行,除非那個企業主是傻子。當然,如果你們願意支付10分錢,那我們也可以製造10分的貨提供給你們。
    及:我對這部電影主角的真實原型還是非常欽佩的,如果換做我,即使那把刀是正宗的瑞士軍刀,即使刀口再鋒利,我也未必下得了手。所以我雖然一直都很羨慕那些驢友,也經常幻想過到野外探險,但奈何膽量不夠,一想到可能會遇到很多未知的驚險挑戰,甚至還有失去生命的危險,恐懼就向我襲來,直到把我整個人包裹住。嘆口氣後,我決定還是老老實實做個宅男——這樣安全些!既不用擔心突如其來的石頭會把我夾住,更不用擔心買來的廉價商品會要了自己的小命。
評論